世纪老人杨绛的健康长寿经验

2022-04-27 21:47杨吉生
家庭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钱瑗我们仨钱钟书

杨吉生

杨绛,本名杨季康,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逝于北京,享年105岁。她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的夫人。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

杨绛老人经历过很多天灾人祸的变故,但她却总能以一种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渡过难关。1997年3月4日,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杨绛甚是难过。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仙逝。连续丧失亲人的痛苦压向杨绛先生,而她选择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是: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最终的追求。她对生、老、病、死领悟透彻,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语)。半年后,她化悲痛为力量,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而柏拉图这篇描述苏格拉底就义当日在雅典监狱里与朋友们谈话的文稿,谈的正是“生与死”的问题。2002年冬,杨绛定下心来写了《我们仨》,那是一本怀念亲人、回忆亲情的书,她几乎是伴着眼泪写完的。2003年7月,《我们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保持清洁 杨绛爱整洁,阿瑗(女儿钱瑗)常和爸爸结成一帮,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她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她就重新搭整齐。还有心理整洁,陶冶性情,调节心灵,适应环境。只有做到内心纯净,才能带来身心的纯净。

坚持锻炼 杨绛锻炼不辍,持之以恒。她习惯早上散步,做体操,慢慢地完成各种动作。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流连忘返,吸取清爽怡人的新鲜空气。另外,她很注意人格锤炼,使自己既具备理智的情绪调节,又具有正义的感情冲动,拥有身体与心理的和谐。

心胸开阔 此心平静如流水,放眼高空看过云。因为上苍不会让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拥有快乐;拥有的快乐又未必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淡泊宁静 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她曾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有人称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这是她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即使年过九旬,杨绛也为世人呈献了闪耀着她人生智慧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然而,杨绛笑言自己“一事无成”。杨绛先生的低调,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

笔耕不辍 先生小时,父亲有一次问她:“一星期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高一时,国文课本上有李后主的词,杨绛读后若有宿缘,爱不释手。课余,她找来大量李后主的词,以及其他诗人的作品来读。每当她“试图做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就会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她的《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每一部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她写的不是别人,更多的是“自身经历和体验”。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先生,愈加通透。她说:“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新体会。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對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杨绛先生在把钱钟书先生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写了散文集《我们仨》。四年后,她推出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做了一次终极思考。

猜你喜欢
钱瑗我们仨钱钟书
那时候我们也经常被同一个蚊子咬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我们仨
女儿的感恩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Education from Role Models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相信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