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石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专注力等相对较弱,因此阅读学习的难度也就相对较高。语文教师应当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等,选择一些趣味化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教学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一般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WW【2021】GH00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90-03
低年级小学生本身年龄偏低,他们天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同时自我控制能力、自律能力等比较差,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这就给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时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快乐地进行阅读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从而获得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基于此,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趣味教学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益。目前,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科目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运用、认知体悟等方面的能力,趣味教学法通常具有动态、灵活、多元化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成为课堂主体,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有助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趣味教学中的“趣味”,通常展现的都是人类个体在面对生活、生命时的积极态度,对于唤起小学生对生命的美好体验有益。最后,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低年级小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不足,因此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常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他们好奇心强、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趣味教学能够迅速抓住其眼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化阅读教学实施注意事项
(一)以小学生为主体
趣味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应当坚持“以小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确保其实施效果。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设计相应的趣味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让趣味教学贴近实际,真正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应当注意凸显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小学生自主参与到趣味阅读学习中,借此提升教学效果。
(二)趣味教学要适宜
趣味教学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有趣还要有料、有效,不能只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硬塞入很多对阅读教学有效开展无甚意义的游戏与活动,这样的趣味教学有本末倒置之嫌,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确保趣味教学的适宜性,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依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一些对阅读教学有益的趣味活动。此外,趣味教学应当与整个阅读教学流程有效衔接,这样才能锦上添花,发挥趣味教学的真正功效。
(三)做好教学控制工作
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同时也容易让其处在一种情绪兴奋的状态,而低年级小学生本身缺乏纪律意识,教师稍不注意就容易让課堂陷入混乱状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对教学进度乃至于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动态,做好教学控制工作。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活动之时,要制定好必要的活动规则,并且将其提前传达给小学生,还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机制来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趣味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引发好奇
兴趣是最佳引导者,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引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求知探索欲,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悬念的设置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实施,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题目、内容等,提出一些低年级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其通过阅读课文来探索问题答案,从而解开教师设置的悬念。以《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引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小学生:“同学们都认识很多植物,我们知道植物都是有种子的,而这些种子就是植物妈妈的孩子,当种子成熟之后植物妈妈就要把它们送到某些地方去生根发芽,但是植物妈妈既没有脚又没有翅膀,大家觉得植物妈妈是怎样送走它的孩子们的?”通过这一问题给小学生设置了悬念,小学生为了解开这一悬念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阅读教学效果自然也就随之提升。
(二)巧借外力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让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长时间地维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巧借外力创设情境,借此将小学生拉入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并且利用教学情境的吸引力让小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尽量保持阅读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情境。以《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具体可以参考课文内容制作动画视频,然后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将小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当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每讲一段课文,就播放一段相应的动画视频,这样可以让低年级小学生始终保持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让其注意力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在阅读学习上,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三)结合难点开展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不仅思想不够成熟,而且还好玩、好动,所学知识难度稍高他们就容易分神,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趣味教学时,可以适当结合教学难点,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这也是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以《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虽然比较短,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是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他们在背诵课文时经常会出错,特别是在背诵“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句话时,更是错误频出。究其原因在于,低年级小学生虽然见过这些小动物,但是他们的观察并不仔细,对这些小动物脚掌的形状并不清楚,自然也就搞不清为什么小鸡画竹叶而不是画别的叶子,背诵时也就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准备这四种小动物的脚掌模具,带到课堂上让小学生观察,并且准备一些沙土,让小学生看一下这些小动物的脚掌踩出来的脚印是不是像课文中说的那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背诵时就不容易出错,阅读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四)巧用插图激发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最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象思维以及感官思维,他们更加擅长和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图画、动态视频当中获得有效知识。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插图资源,语文教师要学会巧妙利用这些插图资源来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当然,教师还可以从绘本、互联网等资源当中搜集更多的图画资源应用到阅读教学当中,这样也能吸引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以《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个故事,之后再让其将自己编的故事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能够加深其对课文的印象。当然,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数量相对较少,单凭这些插图让小学生自行编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找一些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主题的绘本,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绘本中的插图播放给小学生,并且让他们将课文插图与绘本插图相结合,讲述一下插图中的故事。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益。
(五)角色扮演引发热情
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表现自己,而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够让小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游戏,因此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引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角色扮演之时,小学生想要扮演好某一角色就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对该角色的话语、行为、动作、想法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因此,角色扮演能够诱使小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以《狐狸分奶酪》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中有很多对话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提前布置好角色扮演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熊哥哥、熊弟弟、狐狸这三个角色,还有一名同学负责旁白,让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课上抽几个小组进行现场表演。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表现欲比较旺盛,他们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该活动当中,并且为了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与赞扬,他们会非常认真地阅读课文并进行排练。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对该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都将有效提升,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了基础。当然,为了确保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下排练环节可以给予小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其明确各个角色在说话时应有的语气、表情等,让其表演能够更精彩,同时也能增强其对角色扮演的兴趣。
(六)信手涂鸦放飞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生动有趣的故事,而小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经常会有将所读所想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愿,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语言表达或者是信手涂鸦。信手涂鸦就是将自己的所讀所思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既锻炼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小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小学生绘画完成后,教师还可以让其将所画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于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益。以《乌鸦喝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小学生信手涂鸦,结合课文内容并发挥自身想象力将乌鸦喝水的过程绘制成一幅小的连环画,绘制完成后可以让小学生相互交换作品,看一下别的同学都是怎样画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教师甚至可以让小学生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讲述的喝水方式,乌鸦还能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并将自己想到的方法画下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该课文的学习兴趣,为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当然,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绘画环节可以安排为课后作业,让小学生在课下画好之后带到课堂上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画来复述课文,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基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想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要“以趣为引”,利用趣味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在实施趣味阅读教学之时,教师应当注意以小学生为主体、把握好趣味教学的度、做好教学控制工作。而在趣味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巧借外力创设情境、结合难点开展教学、角色扮演引发热情、信手涂鸦放飞想象等方式来提升趣味教学的效果。当然,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继续摸索更多有效的趣味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到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样才能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春燕.为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注入趣味[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60.
[2]王晓慧.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教学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7.
[3]王文晶.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华夏教师,2019(30):64.
[4]刘颖欣.浅谈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102.
[5]赵静.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革新方式分析与研究[J].才智,2018(9):64.
[6]陈红.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15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