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童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和商务合作的加速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就业市场着重强调商务从业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农林院校商务英语口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基于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型教学的可行性,并结合院校特色提出相应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行动导向 任务 商务英语口语 农林院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77-03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我国对外贸易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旨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语言人才。学习者不仅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商务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对外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们国家,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和教材在课堂的中心作用,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输出。此外,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老师和学生都十分看重考试成绩。大部分的语言考试也倾向于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强调读写,严重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也一直以来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诟病,适应不了时代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行动导向的英语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提升职业行动能力。这一理念符合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英语相关专业,而大部分院校的培养模式又缺乏职业特色,英语专业毕业生当前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和压力。在此趋势下,农林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凸显专业优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抓住农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培养涉农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界兴起了行动导向型的教学研究,提出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一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育的引导者和辅助者。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结果,而是个体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在“建构—重构—解构”的循环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断促进书本知识向工作技能的转化。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将基础知识与职业内容深度融合,学生将在课堂上主动地、有意识地完成任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巩固和扎实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指导思想,在很多具体的教学法中都有体现,其中一种行之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倡导“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这也是语言教学一直以来突出强调的理念,在交际活动和任务中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发展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能力。通过完成具有真实交际目的、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主题任务,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此过程中,语言不再是枯燥的单词和语法的堆砌,而是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近年来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国际商务人士的语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倍受重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各类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英语交际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行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当前的教学现状却不甚理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模式:传统的语言课堂依然是以老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的知识讲解模式,过分依赖课本,强调单词、句型和语法的积累。学生在口语课上也是沿袭之前的听课模式,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无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也渐渐对语言学习缺乏信心和积极性。部分老师仍然坚持低效的口语训练模式,让学生机械性地朗读、跟读、背诵或模仿复述语料,或是局限于简短的一问一答形式,没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会话情境和协作环境,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无法正确流利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教学内容:受专业知识的限制,部分英语教师还在使用传统英语语言文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这远远无法满足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一般的口语教学,商务英语口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再者,部分老师即使意识到要加入商务内容,也是生搬硬套,将商务和英语知识割裂,分开传授给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生无法将二者做到有效融合,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形成全局性和系统性;此外,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材料局限于一本教科书,未能结合当下商务活动的发展作出及时的更新和改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采用外贸会话教材作为核心教材,这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务英语的范畴不断拓宽,不仅涉及到外贸领域,还覆盖到其他主题,如企业文化、市场营销、金融管理等。所以,仅使用外贸会话教材会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形成片面化认识,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未来就业的多样化需求。
教学考核: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语言教学的考核普遍使用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在商务英语口语中通常是学期末让学生自行搭档进行对话展示或主题演讲,老师根据考试标准依次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具有唯一性、片面性和偶然性,无法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部分学生在临场发挥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口语表现不甚理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针对口语这种输出性的技能考核,只依赖最后一次的考核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应采用多元多向的考核方式,结合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老师评价,在每一次的小组任务中进行多方评估。这既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樹立自信心,又能帮助教师形成学生口语档案,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和反思。
三、教學实施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基于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运用到当前的农林院校商务英语口语课堂中。以农产品贸易谈判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咨询:课前老师将学生分组,选定组长。教师可以结合农林专业的学习内容,选取典型话题如绿色经济、土地保护、传统茶学文化等,创设真实具体的商务交际场景,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学生在课前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或书籍资源,学习并熟悉该场景的语言知识、商务术语、农产品专业知识和相关目的语文化。通过信息的检索和收集,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林知识的储备,提升语言学习的兴趣。
计划:小组理解指定的商务情境和任务内容后,组长应根据组内成员的专业特长,给组员分配子任务。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语言水平和性格特点,老师应该辅助各小组进行任务分配,给出相应建议。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人价值,树立自信心。小组长在统筹分配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与组员之间的交流,锻炼其组织协调和领导策划能力。
决策:组员进行头脑风暴,锻炼其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确保所有同学都能有机会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创设出真实可靠的交流环境。经过组员之间的讨论交流,选出最佳的谈判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内部磋商和信息交换,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此时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启发者和引导者,需要鼓励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培养他们辩证思考、主动探索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学生在完成农产品贸易谈判任务的过程中,要将所学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专业内容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并在口语交际活动的反复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运用和输出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虽不作过多干涉,但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以便适时引导和帮助。
检查: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不同的农产品贸易谈判场景,在完成之后提供生生互动环节,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公开展示环节,帮助学生克服紧张胆怯的心理,培养口语的自信心和任务的成就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还会锻炼学生的非语言技能,如谈判技巧和话术,培养职业行为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展示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整个口语课程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结合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老师评价,在每一次的小组任务中进行多方评估和反馈。这既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又能帮助教师搭建学生口语档案,形成动态记录,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和反思。
四、教学相关问题
将行动导向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农林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语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以任务为驱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整体行动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交际活动,形成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内化语言、商务和农林专业知识,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口语活动的主题内容应该以培养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职业技能为目标,将商务知识、语言教学和农林专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院校优势,语言教师应该和农林专业教师、相关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紧跟市场发展的、适合农林院校商务英语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此外,需要合理安排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部分基础课程应该设置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之前,如基础口语、农产品贸易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扎实功底、树立信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和技能输出。
教学任务:交际任务的设计应当真实有效、注意逻辑合理性和连续性。首先,语言输出需要基于真实的话语情境和交际目的,所以任务的主题应紧扣现实工作或生活场景,这样才能满足语言运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在设计交际任务时,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符合学生语言和技能水平。行动导向性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但是对于部分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技能框架。所以,教师在知识结构的搭建上需要充分考虑严谨性,工作任务的难度应依次上升,交际活动的内容也要有连续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教学秩序: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的口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口语交际任务开展教学。这种多维互动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变成一盘散沙,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驾驭能力提出较大的挑战。所以,在课堂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明确强调课堂纪律,并在讨论期间认真观察学生表现,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保证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和心理,加强小组内部管理,确保小组长能够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有效维护组内秩序、把握节奏。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语言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优化教育手段和内容。口语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限制,积极运用以主题任务为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会话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农林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更需要利用好自身优势,结合校本特色,着重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涉农领域外语人才,以此凸显专业办学优势,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J].英语广场,2020(5).
[2]程晓堂,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3).
[3]丁利英.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东华大学学报,2008(3).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温宝阳.对行动导向教学的理性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9(8).
[6]杨继红,孔永红.“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7]Carless, D. Student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task?鄄based classroom. ELT Journal, 2008,62(4).
[8]Nunan, D. Task?鄄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