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文
【摘要】高三复习课时间紧张、要求高,践行情境化的问题发展课堂的深度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笔者在高三生物教学中践行情境化的问题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事例论述一些看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问题式教学;深度学习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学校开展了“基于三先一测的双主互动、问题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教师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去学习;然后,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概念与知识建构,在学习过程中阐述思维过程;接着,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追问或学生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学习,通过双主互动的课堂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后,通过5分钟的小测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教—学—评”一体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从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到学生“何以学会”。因此,高三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生物概念和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转移到解决实际生产、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下面以高三的生物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活化高三的情境化的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情境化的问题式教学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自主投入学习,运用学科知识方法自主构建学科体系,并能做到情境应用和迁移实践。但这并不等于学生无师自通,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创设的情境的真实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学生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强的组织能力。
二、情境化的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做好课堂设计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做好全面规划,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基于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进行教材分析;二是根据学情确定概念教学目标;三是接着创造体验式情境引入概念;四是利用課程资源搭建认识支架,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形成新概念;五是利用类比方法,使学生掌握找新概念关键词的方法;六是利用问题串,矫正概念的错误领会,强化概念;七是精选当堂检测题代替课后作业,应用巩固概念;八是反思如何利用所学概念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问题。
例如,学生比较难理解高中人教版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这节内容,因为很多激素在内环境起作用,具有不可感性,没有明显应答情况,学生很难理解激素调节。首先,笔者通过情境设计—突然用书重重地拍了讲台,使学生受到了惊吓,让学生真实自己体验被惊吓的感受来导入激素调节概念,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把课后拓展题的有关肾上腺作用的题目作为知识补充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给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再次,利用课本肾上腺素和前面已经学习过的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搭建认识支架,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深入理解激素调节概念;利用类比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酶和激素对比,利用酶概念学习的关键词找激素调节的关键词。接着,通过设置问题串进行追问,挖掘学生的思考潜力,如“激素能由外分泌腺分泌吗?内外分泌腺的区别在哪里?内和外分别指什么意思?激素都能口服吗,为什么?调节等同催化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并以小组讨论、归纳填表等形式,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答案,强化理解概念。最后,精选情境高考题当堂检测,应用巩固概念,并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就能在热烈的讨论中真实、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情境化的问题式教学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情境教学必须有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介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实地学习,深度地学习。例如,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学生在分别向处于冰水、温水及沸水中的试管滴加1~2滴碘液后,有不少同学只有冰水颜色变蓝,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样。学生分析了实验过程,认为实验方法、原理、步骤都是合理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显然,学生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思维探讨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笔者继续引导他们做探究实验:探究究竟什么温度碘液和淀粉混合会变色。设计了以100℃为一个温度梯度,继续做实验,结果发现0~500℃水浴中变蓝且不褪色,60~700℃ 使试管变蓝,但很快褪色,80~1000℃不变蓝。为什么这样呢?笔者让学生继续在课后查资料得知道原因之一:直链淀粉的分子在常温下呈空间卷曲状,在卷曲的中心可以容纳碘分子,从而显示蓝色,但是在高温下,淀粉的分子卷曲结构破坏,失去原来那种类似络合的结构,所以显示原来的本色。一旦温度降低,淀粉分子又可以回复到原来的卷曲状态,所以有显示蓝色。原因之二:温度太高碘易升华,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得出结论: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沸水的试管得等到它的温度下降到500℃时才加碘液。
在一个真实、丰富的科研实践教学情境过程中,学生真正获得了具体生活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懂得怎么样运用科学方法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的具体问题,培养出严谨、扎实的科学思考态度,让他们强烈的自主创新探索意识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四、生成的情境化问题有助于拓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
在复习植物激素调节时,笔者首先拿了一棵含羞草让学生去体验含羞草的运动,让学生比较分析向性运动和含羞草的感性运动的刺激方向、运动方向不同以便他们掌握向性运动的特点。这时有的学生发现:含羞草被摸多了就不再产生反应。这是为什么?笔者把该学生的问题给大家讨论,同学们燃起强烈探求欲望,认真地讨论起来,并结合资料得出含羞草感性运动的机理:小叶合拢是叶枕上面细胞比下面细胞失水多造成的,而连续的刺激使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消耗完,得不到及时补充。其次,笔者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什么条件影响气孔开合,与必修1教材的光合作用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改变了课堂的时空结构,拓展了学生的深度和宽度,克服了高三“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激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真实的情境教学,有利于检验并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应当按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究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2]顾晓芳.谈生活情境促进物理习题课的深度教学[J].华夏教师,2020(12).
[3]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