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探析
——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给青年群体回信的文本研究

2022-04-26 07:24冯金钟尹俊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群体时代

冯金钟,尹俊芳

(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信件往来是我们党历代领导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式。毛泽东曾指出,要把切当处理人民来信“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以书信为媒介同社会各界频繁交流、密切联系,成为治国理政的一大特点和亮点。这些信件有相当一部分是写给青年群体的,科学梳理回信内容、准确把握其思想精髓,对于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对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的系列回信(以下简称“回信”)进行文本研究不仅必要而且极为重要。

一、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回信的文本分析

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宝库。以该数据库为信息来源,可查得2013年至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社会各界的回信中有45封涉及青少年 (回信对象明确为某一青少年群体或回信内容提及青少年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青少年”的界定,学界尚无统一认识。发展心理学把青少年分为少年期和青年期两个阶段,“少年期也就是生理上说的青春期阶段,一般指11、12岁到15、16岁的时期”,“青年期大约在16—18岁,属于青春发育末期”[2];而在社会学研究中,“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对象群体界定在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的青少年”[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将共青团员规定为“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则将青年年龄范围限定为14—35周岁。由于概念不统一,不仅给研究者带来不便,实践操作中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为便于研究和更好地从整体上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本文拟从广义上界定“青少年”,就回信对象而言,既包括各类社会青年,也包括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一)基于回信对象的文本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青年,时刻关心关注着青年的成长成才,这从回信对象的广泛性上可以得到充分印证。从回信对象的群体分布看,既包括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各行业的青年才俊,也包括各类先进模范以及部队官兵等青年群体;从回信对象的国别情况看,既包括国内青年,也包括留学生乃至国外青年。

在众多的回信对象中,在校大学生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仅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复旦大学《共产党员》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以及北京大学的留学生回信,为大学生指引前进道路,摹画美好未来,并提出殷切期盼。这种回信的密度、范围的广度足以说明青年大学生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分量。

(二)基于回信频率的文本分析

从时间向度看,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类回信可以发现,给青年群体的回信从未间断。从本文研究的45封回信文本的年度分布情况看(见图1),总体上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视不仅始终如一,而且日益增强。特别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给青年群体的回信数量创历史新高。

图1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给青年群体回信次数统计(2013-2021.06)

(三)基于回信时机的文本分析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文书,特别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回信因出场情景不同,所传递的信息则大不相同。梳理回信时机,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的回信呈现如下规律性特征。一是适逢重要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往往会以回信方式与青年群体交流互动(见表1)。二是重要活动举办、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是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的高频时点。2013年以来,在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全国青年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首届亚非青年联欢节、“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举办时,习近平总书记均以回信的方式祝贺或予以勉励。三是对某一问题比较关注时,习近平总书记也会通过回信对青年群体表达关怀或提出期望。比如,在全民战“疫”的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点赞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交出了合格答卷”,“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4]。

表1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纪念日给青年群体的回信情况

(四)基于回信“热词”的文本分析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主体对事物或问题的关注点和侧重面。进行“热词”分析是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内容及其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主要使用图悦“热词”分析工具对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的45封回信进行文本分析(见图2)。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青年”“人民”“学习”“事业”“精神”“伟大”“贡献”“青春”等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回信中使用的“热词”,较好地体现和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图2 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回信热词词频图

二、回信中彰显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及特征

回信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记载,也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素材和宝贵文献。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通过认真研读原文加“热词”分析可以发现,回信中所体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呈现以下基本逻辑特征。明确青年地位和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青年问题、谋划青年工作的逻辑起点,教育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精神内核,鼓励引导青年勇担全球之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丰富拓展。

一是明确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将青年视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5]这是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面对中国留学生所作的精彩演讲中的金句和深情期盼。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机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青年问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多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6]。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将贯穿于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也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7]将青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赋予青年群体更多国家和民族价值承载,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恢宏的出场语境。

二是确定人生航向:树立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最大希冀。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8]314青年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永远为人民服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9]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和形形色色的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关键。

三是强调立德修身:砥砺磨炼高尚道德品质。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10]人无德不立,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核心、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的道德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关乎民族希望和国家未来。高度重视品德锤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一贯鲜明立场。在给青年群体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勉励广大青年“修品行”“砥砺品格”“锤炼意志品质”。“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8]337。对新时代青年而言,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必须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在勤学、慎思、明辨、笃行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本禹志愿服务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复旦大学《共产党员》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优秀青年志愿团队学习,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四是指明成才之路:奋斗拼搏中练就过硬本领。任何使命担当、梦想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会唾手可得,需要经过不懈努力和拥有过硬本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习近平总书记深谙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用自己的青春故事和人生启示给青年提供“成才指南”。首先,要有奋斗精神。“青年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其次,“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早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情叮嘱:“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1]51在给青年的系列回信中,“刻苦学习”“好好学习”“坚持学习”“努力学习”“勤奋学习”“认真学习”等比比皆是。再次,就是要坚持实践锤炼,自觉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4]。

五是勉励勇担全球之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之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青年回信,特别是给留学生或国外青年的多封回信中寄语新时代青年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更大贡献。首先,推动中外双边关系友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在于青年。如,给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贺信中指出“中越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两国青年身上”,“希望两国青年争当中越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生力军”[12];复信美国高中学生时提出“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来,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努力学习,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13]。其次,寄语青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上的贺词中提出“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14]。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希望中外青年“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5]。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青年发展主题。研究始于问题,思想源于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最大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科学阐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从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及青年工作新特点,围绕青年理想信念之夯实、高尚品德之培育、综合素质之提升等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思考,提出科学论断,实施伟大部署,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青年及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全方位、一体化推动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基础性的突出位置,仅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例,通篇提及“人民”达86次,人民至上的理念跃然纸上。仔细品阅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群体的回信,“服务人民”“为人民奉献”“造福人民”“胸怀祖国和人民”“人民的幸福”“同人民一起前进”“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等与“人民”相关的词句同样不绝于耳。由此可见,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最亮底色。“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理应厚植爱国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将“为了人民”作为价值追求总目标和奋斗实践原动力,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守护好红色江山。

三是彰显系统观念, 协同推进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系统思维方法,认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6],并将其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始终,在其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中也深有体现。从青年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特点,提出青年人不仅要不负韶华、勤奋学习,求真知、得实学,还要锻炼和培养坚强意志与高尚品德,励志做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有志青年,系统科学地阐释了青年成长成才过程“德”与“才”、目标方向与实践路径、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关系等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充满着系统思维观念的智慧。

三、回信精神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回信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光辉文献,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一)善用关键时间节点,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年、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纪念日或重大活动举办之时,也就是在一些关键时间点,习近平总书记通常都会寄语青年,点赞青春、表达祝福或提出期望,每一次的回信又都会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热议和强烈反响,使广大青年思想接受洗礼、情感得到升华。重要时间节点或重大活动因其承载的特殊历史记忆和彰显的共同价值追求,往往更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认同和行为养成。而且“重要时间节点的活动往往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而非单一活动,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载体、途径和方法”[17]。由此,便可有效地吸引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多元主体的教育作用,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1]165。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需,也是育人方式方法创新之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对学校而言,还需要用好校庆日、开学季、毕业典礼等自身专属的具有育人价值的重要时间节点,适时开展有思想高度、情感温度、育人效度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坚持一体化推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在宏观层面上,就是要进一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中观层面上,就是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同频共振;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指教学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课程的建设同样需要按照系统观念一体化推进。从横向上看,“要完成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8]332,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纵向上看,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8]331-332来抓,进而形成横纵严密、交融有序、无缝对接的全程式立体化育人新格局。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8]。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革,青年的思想认识更加多元、价值追求更显多样,认知方式和接受规律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及青年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新要求,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创新发展。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回信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特别是经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或播报回信原文、或以优美图文展示、或组织青年诵读等,每一封回信都变成一场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实践课。信件往来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联络方式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深刻地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顺势而为,也要因势利导,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思路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以及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优化创新,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总书记群体时代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总书记的告诚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