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价值、困境与突围

2022-04-26 12:02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理念院校

陈 晶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 常州 213000)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学改革改什么、如何改,成为高职院校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新理念,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应充分理解“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探寻教学改革的突破进路,以解决传统教学表现出的诸多问题。

一、“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一)“适合的教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

根据《纲要》的精神,我们可以明确得知,“提供适合的教育必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换言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就是适合的教育,其明确回答了“何谓‘适合’的原则”这一问题。鉴于此,高职院校提供“适合的教育”应秉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原则[1]。首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概念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有“最近发展区”,且不同学生的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最近发展区”也不相同。因此,提供“适合的教育”应当让学生处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发挥学生潜能,超越当前并转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走向成功。其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着眼于学生的“多元智力”。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是高职院校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其倡导差异化的智力观、多样化的人才观、平等的学生观、个性化的教学观、多元化的评价观,意味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二)“适合的教育”是体现公平公正思想的教育

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他强调教育对象没有差别,其思想实质是每位学生均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2],此思想准确地回答了“何谓‘适合’的根本”这一问题。当前,“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高职院校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根本在于公平公正,即适合的教育是体现公平公正思想的教育。由此,从教育对象的个性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进行学情分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最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从教育对象的共性来看,适合的教育不仅要尊重差异和个性,更要兼顾所有学生的需要[3],在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等方面,使每位学生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真正使教育覆盖全员、不漏一人。

(三)“适合的教育”是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教育

近年来,江苏走“适合的教育”之路,已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文章,认为适合的教育就是要适合学生[4],明确回答了“何谓‘适合’的主体”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提供“适合的教育”,首先要明确“适合谁”这个关键问题。诚然,教育要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但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理念与“适合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禀赋、兴趣爱好、素养潜质、学业基础、求学诉求,“一树一策、一苗一案”制定教学方案[5]。由此可见,两者虽表述不同,但内涵一致,“适合的教育”也是“以生为本”的教育。

二、“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教学手段重整,形成“适用性优”的教学手段

“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心理学依据,树立“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6]。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禀赋、兴趣爱好、素养潜质、学业基础、求学诉求重整教法,构建“适合的教与学”新型关系,从而提高各教学环节的适用性,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学生观,要通过教学手段的重整,促使学生受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更为公平公正。由此可见,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改革,能够形成“适用性优”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成”。

(二)有助于教学内容重构,打造“衔接性高”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探索和实施“适合的教育”,首先要适合学生成长,关键要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其专业对接行业,学科对接岗位,只有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契合,才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企业实践的强化等方面入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教学内容重构,以行业结构调整为导向,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以企业技术革新为导向,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真正打造出“衔接性高”的教学内容[7]。

(三)有助于教师角色重塑,建设“创新性强”的教学团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担负着“教”的职责,学生担负着“学”的职责,教师与学生处于“不相容”的分离状态,教与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离痕迹。高职院校探索和实施“适合的教育”,要求教师打破界线,通过教学手段的重整、教学内容的重构,构建“适合的教与学”新型关系,促使双方地位的转换。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紧贴学生需求,紧跟时代步伐,革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与教师合作、与课堂合拍,提升学习效果。综上所述,践行“适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角色重塑,建设“创新性强”的教学团队。

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适用性差:教学手段运用与学生发展匹配不够

刘景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什么都变了,就课堂还是老样子》的文章[8],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纵观各高职院校教学实际便知,以教室、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现象依然存在[5],教学手段适用性差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濮德锁认为,“适合的教育”必须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适当、师生关系融洽的“适合的课堂”[9]。从教师层面来看,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仅仅运用在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公开课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众多教师仍采用如“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教与学的分离,教师陷入自身的“教学思想圈”中,而学生则处于另一个圈层中,双方无法有机衔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学校层面来看,众多高职院校积极贯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探索并实施了分层分类教学,但正如学者周思所言,“适合的教育”需要理性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必须要适当且科学[1]。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分层考试办法较为“简单粗暴”,仅凭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这种不理性、不适当、不科学的“假分层”教学,显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理念。而部分高职院校至今未推行分层分类教学,或只有个别课程推行了分层分类教学。

(二)衔接性低:教学内容选择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

高职院校推行“适合的教育”,培养适合的人才,要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10]。壮国桢认为,高职院校实施“适合的教育”亟须补齐企业“缺位”、企业人员“进不来”和学校教师“出不去”的短板,没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适合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始终与企业需求、岗位内容等保持一致,但对企业进行人才满意度调研时不难发现,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学内容衔接性低是导致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衔接性低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选择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层面,虽然国家政策已要求从企业招聘教师,但这部分教师占比较少,绝大多数现任教师来自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行业经历、企业经验和专业实践,对企业需求把握不准;二是学校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虽然也会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进行论证,但其话语权较少、参与度不够,导致作用发挥不足,未能将企业需求充分融入相关标准和方案。

(三)创新性弱:教师角色转换与时代发展步调不一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学创新的核心力量,“适合的教育”最终的实施者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将此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9]。赵峻岩教授也认为,“适合的教育”需要教师完成,成为一名“适合”的教师在实现“适合的教育”中至关重要[1]。因此,“适合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成为紧贴学生需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非主导者,并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对教学进行革新。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性弱,教师角色转换与时代发展步调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方面,部分教龄长、资历深的“老教师”虽经验丰富,但思想较为滞后,难以快速与时代接轨,而部分“新教师”缺乏经验,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把握不足,对“老教师”的指导过于依赖,这就导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依然传统,教学改革创新滞缓。第二,在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方面,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或忙于繁重的课务,不重视企业实践,不了解企业需求,直接影响教师“双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较弱。

四、“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突破进路

(一)构建“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促使教学改革“动”起来

适合的课程是“适合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是“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落脚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于“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和“公平公正”思想,探索并构建“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促使教学改革“动”起来。

第一,“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目的,旨在改传统教学的“大锅饭”为创新教学的“自助餐”,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点菜吃饭”[1]。以笔者所教授的计算机课程为例,从消费者(学生)、经营者(教师)、商品(课程)三个层面,探索构建“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如表1 所示)。(1)消费者(学生)层面,体系的构建要尊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诉求,关注个性化培养;(2)经营者(教师)层面,体系的构建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强调多样化发展;(3)商品(课程)层面,自主性选择是“课程超市”的明显特征,海量信息、丰富多样、结构差异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强调知识模块化、能力结构化,以此满足学生自主化、差异化、泛在化的学习需要[7],更体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表1 “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以计算机课程为例)

第二,从“自选式课程超市”的运行过程来看,“课程超市”具有开放性、丰富性、自主性的特点,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课程开发较为复杂、教学实施较为困难,教师易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教学改革进程缓慢。如何确保“自选式课程超市”运行顺畅?一方面,要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软实力。高职院校要统筹做好教学改革的正确引领,完善教学改革的奖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在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岗位定级、师资培训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建设,强化硬实力。高职院校要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企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以在线交互和远程教学为主要手段,构建共享方便、学习自主的系统平台。同时,高职院校也可构建区域联盟,将区域内的院校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系统平台,共享资源和师资,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二)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促使教学改革“专”起来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质上是为行业和企业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当前,校企共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没有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教学改革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校企深度融合,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促使教学改革“专”起来。

第一,高职院校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要依据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岗位发展的要求,基于高职教育“三对接”理念[11],采用“企业需求—人才定位—人培方案”“岗位职责—职业标准—课程内容”“工作过程—生产规范—教学过程”的校企共育“三对接”模型(如图1 所示),从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过程三方面,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改革。

图1 高职院校校企共育“三对接”模型

第二,高职院校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要打破企业与学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将企业由辅助方转为参与方,双方联合办学。一方面,引企入校、进企合教,学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学院,共同培养人才,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进驻企业,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引企入研、进企合研,学校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新技术、新技能研发,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进驻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研发工作。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高职院校可以真正与企业实现深度融合,推行“适合的职业教育”,实现“适合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推进“创新融合型师资”培养,促使教学改革“实”起来

教师是“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学创新的核心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创新能力,直接影响“适合的教育”理念的落地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创新融合型师资”的培养,多举措、全方位地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促使教学改革“实”起来。

第一,从教师层面来看,转变观念是关键。教学改革随之带来的是教师角色的认知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动向,以观念的更新带动行为的转变,要由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者变为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者、由“自我陶醉”的知识讲授者变为“激情睿智”的指挥者、由“后应试教育”的伴随者变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引导者;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观念的更新带动行为的转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根植“适合的教育”理念,彻底抛弃“填鸭式、灌输式、满堂灌、照着讲”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匹配、与企业需求对接、与时代发展步调一致。

第二,从学校层面来看,强化培养是核心。一方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决定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共育”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人才互培、人才互通、人才互管”,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打造“创新融合型”师资队伍[1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聘请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到校对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将“适合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培训促使教师更新观念,从而带动教学行为的更新,全方位打造有效课堂。同时,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鼓励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高校访学、学历提升,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总之,只有教师“新”起来,教学改革才能“实”起来,学校人才培养才能“实”起来。

(四)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型,促使教学改革“活”起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的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笔者认为,探索构建基于“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型(如图2 所示),是检验教学评价改革成功与否、教学内容适合与否、人才培养适合与否的关键[13]。

图2 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型

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究竟谁应该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采用双向性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对“谁来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一方面,教师、学生毫无疑问应该作为评价主体。从教师主体来看,可实施教师自评、教师评学、教师互评;从学生主体来看,可以实施学生自评、学生评教、学生互评,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双向性评价。另一方面,行业与企业亦可以成为评价主体。行业与企业参与教学评价,实现教师、学生、企业多主体评价,能促使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的人才,与“适合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适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完全吻合。

第二,评价标准多元化。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但源于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还应源于现实的需要[14],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才适合?采用弹性制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对“评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教师既要坚持客观的评价标准,还要保持其开放性,打破传统教学中“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实施弹性制评价,对于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其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发展,实施差异化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第三,评价方法多元化。究竟怎样的评价方法才适合?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对“怎样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教师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袋中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如成绩单、作品、活动记录等,并以积分的形式作为过程性成绩。总而言之,教师要摒弃“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的形式,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开展终结性评价。

五、结语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根本目标。围绕根本任务和目标,将“适合的教育”理念根植于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探索构建“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推进“创新融合型师资”培养、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适合的教育理念院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