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熠 李晓林 彭郁霖 周标 肖春华 陈娟(贵州省六盘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袁晓娟(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尧贵(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吕延辉(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971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首次在英国被发现,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危害严重。特别是对哺乳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跟养殖场规模化发展有紧密关系,如果养殖过程中存在饲养管理不合理现象,导致养猪场发生该病,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猪规模化养殖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率逐年提升,集约化养殖也为猪流行性腹泻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且发病季节性逐渐淡化。该病对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潜伏期一般为5~8天,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经排泄物、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等传播该病。病毒还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方式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呈地方性流行,不久便可传染到整个猪群,造成5~8周龄仔猪的断奶后顽固性腹泻。
病猪最先表现出来的是呕吐,常见于吮乳以后(图1)。1周龄新生仔猪在腹泻3~4天后会出现脱水情况,最终导致死亡(图2),死亡率可达50%~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略高,精神不振,不食,身体消瘦。断奶仔猪、母猪通常表现为无精打采、食欲减退和持续性腹泻,时间持续大约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只表现为呕吐,重者水样腹泻,一般3天即可痊愈。
病死猪的尸体脱水消瘦,眼球深陷,皮下干燥。解剖后,胃内有大量黄色血凝块,肠管膨大,肠壁严重充血,淋巴结肿大。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小肠绒毛缩短,小肠壁明显变薄,内充满黄色液体,少数甚至发生肠套。肝和心肌等部位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情况。
猪流行性腹泻可通过观察病猪脱水程度、体温、精神状态、食欲、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如需进一步确认,可采用实验室诊断。
1.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直接荧光抗体法、双抗体夹心ELISA、血清中和试验、间接ELISA。主要通过荧光抗体法、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检测猪流行性腹泻抗原,此法能直接从粪便中检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使用血清中和试验、间接ELISA试验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到猪流行性腹泻特异性抗体,从而确诊该病。
2.分子生物学诊断。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在含有病毒的粪便或组织内提取病毒核酸并扩增,通过扩增结果确诊,此方法灵敏度高,临床上较为常用。
目前对猪流行性腹泻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有效且可靠的方法,为提高疫苗抗体水平,可连续7~10天饲喂黄芪多糖。对于8~13日龄的呕吐和腹泻猪只,为确保不脱水,每天给予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或诺氟沙星4~5次。如果病猪腹泻情况比较严重,可通过肌内注射猪干扰素或白细胞介素进行治疗,合理控制腹泻。停止饲喂饲料,多喂清洁的饮用水,并且在饮水中加入糖和盐,对猪群补能量和盐,防止因腹泻而脱水,这对减少哺乳仔猪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图1 仔猪腹泻、呕吐
1.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哺乳仔猪通过吸吮母猪初乳获取免疫因子,因此,提高母猪母源抗体水平可以提高乳猪抗体水平,可使母猪反饲感染病毒后产生相应抗体,哺乳仔猪通过母乳获得免疫母源抗体的保护。
2.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清洁,每日定时清理粪便,观察猪只健康状况,填写养殖档案。改善猪场消毒系统和制度,定期对猪场外环境、猪舍内环境及猪只进行消毒,降低猪只感染病毒的概率。若需从根防止该病的感染,建议养猪场自繁自养,若必须引种,在引种前要对猪群进行检测,引入后进行3~4周隔离,观察确诊为健康猪群才可混群饲养。
(1)猪群管理。在平时饲养管理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和维生素,以补充营养,预防霉菌毒素中毒。幼猪管理需要做到以下方面,对其生长环境包括器具用具早晚消毒,保证产房通风和消毒,保持猪舍干净干燥、增温保温。在幼猪抵抗力差时,建议幼猪和母猪分开饲喂,避免因抵抗力弱而感染病菌。母猪方面:猪舍环境也要保持干燥,产床要全面清洗消毒,母猪未分娩前应勤洗母猪乳房、外阴等部位。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在平时管理中,应观察母猪和仔猪的基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特别是粪便颜色和形状。发现猪患病后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及时隔离和淘汰病猪;二是做好紧急接种,使用灭活疫苗对所有健康猪只进行紧急接种,有效控制发病率;三是减少非必要人员的接触传播,特别是有症状的仔猪;四是7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高,治疗效果不佳,会增加其他猪群感染病毒的风险。
◎图2 仔猪脱水
3.免疫预防。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疫苗是传统的组织灭活苗、细胞灭活苗等,新型疫苗虽然还存在各种缺陷,但它不仅不会向环境排毒,而且能通过载体高效表达抗原蛋白。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疫苗的高效免疫,随着社会发展,新型疫苗将会越来越有优势。此外,有外国学者在猪中发现黏膜免疫对预防猪肠道疾病起作用,初乳和母乳中的SIgA及PEDV中和抗体滴度可能与PEDV的保护性免疫有关。因此,研发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黏膜免疫疫苗,可以为仔猪提供更好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养猪企业通过防范非洲猪瘟病毒,生物安全水平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临床上检测率仍然很高,并伴有多种其他病原体(病毒、细菌等)共同感染的情况。由于猪腹泻病病毒具有高变异特性,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地区、不同场的免疫效果不同。因此,在该病的防控工作中不能光靠疫苗预防,还应注重平时的饲养管理,注意猪舍环境卫生及保暖,其次才是做好科学免疫接种,减少病原对猪群的威胁,增强母猪抵抗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