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2-04-26 14:09乔海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6期
关键词:颅脑磁共振检出率

乔海舟

(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影像科 北京 100020)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家庭用车的数量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颅脑损伤作为车祸撞击后常见的外伤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外伤疾病同时存在[1]。根据人体脑部结构可划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种。患者在外部暴力撞击下,脑组织受到损伤,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障碍、烦躁、胃肠道反应以及瞳孔变化[2]。如在疾病早期未得到及时的诊疗,将会出现颅内感染和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诊疗手段为核磁成像技术(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以上两种检查手段有各自的优势,但临床目前并没有两种检查技术哪一种更适合进行急性颅脑损伤疾病诊断的研究。文章选取在我中心检查的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检查的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断法,实验组患者给予磁共振成像法。以上两组患者的具体信息详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所有入选受试者的临床症状均与国家有关急性颅脑外伤诊断标准一致。经临床检查被确诊为该病症;③相关临床资料完善且具有真实性。排除标准:①合并既往患有严重心脑血管以及严重脏器损伤的患者;②精神状态严重不稳定,不能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③患者护理依从性低,在试验中途由家属签字退出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具体检查流程如下:本次试验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为美国GE Revolution螺旋CT。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平躺于检查床上,将头部先入床,双手放于肢体两侧,摆正患者体位。设定扫描仪参数、管电压以及矩阵。

1.2.2 实验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并且给予相关抗感染、脱水、减低颅压以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直接进行CT检查,实验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核磁成像检查。核磁成像检查具体检查流程如下:本次试验所用核磁成像仪为美国GE公司生产提供的GE SIGNA Creator(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前期准备工作与CT检查一致,其次告知患者家属,将患者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取下,由家属保管。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安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病情,如患者血氧饱和度过低,需要在氧气支持下进行检查的患者,可携带足够的氧气袋,由医护人员陪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检察时的扫描顺序为横轴位到矢状位,扫描患者颅脑病灶,设置TE为106 ms,间距0.00 mm,TR=9 000 ms,层厚为5 mm,矩阵282×242。

1.3 观察指标

通过后续检查收集两组检查手段的准确率;回顾性收集以上两组患者各类疾病的检出例数,与后期检查结果相比,对比两组检查手段的疾病检出率;分析两组诊疗手段的成像区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疗方式的准确率比较

实验组诊断技术的准确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疗方式的准确率比较[n(%)]

2.2 两组诊疗方式的检出率比较

经后期临床检查证实,实验组颞叶损伤的检出率为33.33%,额叶损伤的检出率为26.67%,额颞叶损伤检出率为20.00%,顶枕叶损伤的检出率为13.33%,总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16.67%、16.67%、23.33%、16.67%,总检出率为73.33%。实验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诊疗方式的检出率比较[n(%)]

2.3 概述两组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

(1)在以上60例受试患者中,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颅骨骨折,在核磁上显示患者的颅板骨发生断裂,T1和T2呈低信号影像。在CT检查过程中,颅骨外板和颅骨内板之间呈断裂状,在CT成像中骨折处出现凹陷的为颅骨凹陷,同时线样骨折的患者颅骨板也变现为不连续的影像。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CT检查中可看见游离状的碎片骨。

(2)针对颅内出血患者,在两种检查方式中成像情况也各不相同。在磁共振成像中,颅内出血患者的血肿位置与脑组织之间会间隔一条黑色的圆形弧线。当患者颅内血肿量增加时,核磁成像显示T2加权像与血肿量成正比。

(3)在患者出现脑部神经损伤时,核磁成像是由T1、T2两种信号提示,而CT检查则会在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的皮脂界出现片状的密度影降低情况。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疾病。一般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以及其他暴力事件导致。可根据受伤的程度分为3种类型,头皮损伤即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即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即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其中脑损伤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4]。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可将脑损伤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5]。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大部分的患者会在伤后出现短暂性的意识丧失,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可表现为嗜睡、浅昏迷或深昏迷。伤后患者也经常伴随着胃肠道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颅内血肿引起。伤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瞳孔变化,不同的变化提示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脉搏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如果患者在早期没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将会延误患者病情,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7]。因此,在早期使用合适的检查技术,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给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争取到最佳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8]。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可以多角度查看器官和病变的关系[9]。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技术作为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可以准确定位患者颅脑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可以在疾病早期快速反应患者颅脑损伤范围,颅骨骨折、颅内骨片以及颅内积气,因此,在临床急性颅脑损伤检查中较为常用。但在检查时,容易将骨折线与骨缝混淆。当患者不具备典型症状时无法确定患者的临床征象,对病灶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并且CT扫描带来的危害也必须引起重视。CT主要的危害来自射线源,高能射线源能对人体组织及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即使是医用的X射线CT,多次的累积使用,X射线依然会对患者被照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还有另外一种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利用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10]。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核磁成像技术可以克服CT检查存在的缺陷,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成像技术,对病灶的敏感度也相对较高。并且核磁成像技术的组织分辨也高于CT检查技术。各种参数都可以用来成像,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使得医疗诊断更加准确[11]。通过调节磁场可自由选择所需剖面。能得到其他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对于颅脑检查,可作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成像,可以看到神经根、脊髓和神经节等。不像CT只能获取与人体长轴垂直的横断面。并且与CT检查技术相比,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12]。在磁共振成像中,颅内出血患者的血肿位置与脑组织之间会间隔一条黑色的圆形弧线。当患者颅内血肿量增加时,核磁成像显示T2加权像与血肿量成正比。在患者出现脑部神经损伤时,核磁成像是由T1、T2两种信号提示[13]。因此,核磁成像更加具体化。

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诊断技术的准确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后期临床检查证实,实验组颞叶损伤的检出率为33.33%,额叶损伤的检出率为26.67%,额颞叶损伤检出率为20.00%,顶枕叶损伤的检出率为13.33%,总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16.67%、16.67%、23.33%、16.67%、73.33%。实验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核磁成像技术可以清楚捕捉对患者大脑皮层的异常信号。与传统CT成像技术相比误诊率更低。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检查诊断,核磁成像技术与CT检查技术相比,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颅脑磁共振检出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基于同伦l0范数最小化重建的三维动态磁共振成像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