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山海来

2022-04-26 03:43:12撰文小云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厦门航空 2022年2期
关键词:正山小种大红袍

撰文_小云 图片来源_品牌提供

福建靠山临海,物产丰盛。这一期我们挑选了一些来自福建的风物,让大家随着香味、色彩、触感,去享受这片丰土的赠予,让游子们带着家乡的记忆,奔赴前路。

舌尖上的云雾山水

+ 华祥苑 国缤茶小蓝罐大红袍25g

如果说每个福建人手中都不会缺一把茶壶,那茶壶里就绝对不会缺了一泡大红袍。它是来自武夷山的馈赠,因为馥郁高香的口感,加上美好吉利的寓意,也被誉为“岩茶之王”。

要体会大红袍的美,喝上一杯胜过千言万语。小蓝罐中的大红袍,干茶条索紧结壮实,叶底油润匀亮。茶汤橙红明亮,“岩韵”显著。多泡以后汤色杯底仍有余香,回味隽永。

+ 元正 正山小种特级茶叶金丝蕊礼盒250g

中国的红茶,曾在300 多年前由荷兰人带往欧洲,当即成为风靡欧洲皇室的“奢侈品”。这个风靡整个欧洲的中国红茶,就是正山小种,是业内公认的“红茶始祖”。

如今,正山小种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丝蕊礼盒严选“雨前茶”,经制茶师傅世代传承的制茶手艺制作而成。干茶条索黑黄相间,金毫显露,茶汤蜜香馥郁,甜润柔滑。呷一口茶,仿佛置身武夷山水间。

器物上的记忆脉络

+ 陈慧敏 建盏七贤杯

建窑,位于如今的建阳市,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其所烧的建盏,亦是被宋徽宗著书认证过的宋代第一茶器,黑瓷中的巅峰之作。

建盏如人,生来便有千姿百态。入窑一色,出窑千变。七贤盏正是以潭阳七贤作为文化背景,结合国家非遗建盏烧制技艺而烧出七种颜色釉面的建盏。与良友相聚,同捧七贤杯,轻嘬品茶香,在追寻宋代饮茶风雅之尚之时,亦将圣人先师的谆谆教诲铭刻于心。

+ 大润窑 鱼悦开门红茶具套组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到欧洲。欧洲人称之为“中国白”,他们视其为“中国瓷器之上品”。

这套白瓷茶组,以手工描金的方式,将鲤跃龙门的意象融入其中,常用来祝愿地位高升或事业成功。作为年礼体面又喜庆。

+ 福州非遗软木画 安隅

一块平淡无奇的木头,也可以幻化成松林巨石,亭台轩榭、孤山洲影。它被称作刀锋上、木头里的丹青。“软木画”也是“即将消失的福州记忆”,列属国家级非遗技艺。

玻璃后面,是楼阁树木、山河白鹤。如果凑近看,枝叶纤细,造型崎岖,虚实相衬,真正的做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如同一个微缩的世界,方寸之间生出了花草鸟兽,自成一处仙境。

+ 酒狐 13 年窖藏原浆红曲米酒

福建闽西一带,从宋代开始就酿红曲酒。客家地区还流传着一句谚语:蒸酒磨豆腐,矛(无)人敢称师傅。千百年炼出的酿酒手法,少有人能够企及。「十三年窖藏米酒」,寻访始于宋代的福建乌衣红曲,柴烧火酿 ,采用闽西特有双酿技艺,冬酿出一脉温淳甜柔的红曲米酒。山阴腹地封存窖藏,十三年开坛,自是风雅无限。

美食里的千般乡愁

+ 海文铭 福州佛跳墙礼盒六人份1440g

佛跳墙,是闽地的特色名菜,常用来作为饭桌上的压轴大菜。

其妙处在于,虽有着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食材,却可以做到各自鲜美。福建大鲍鱼、海参、猪蹄筋、深海花胶、花菇、走地鸡、番鸭、上排、筒骨——天上地下,一同煨于一坛,微火慢炖,荟萃成一锅至鲜之味。

+ 守食 砂锅姜母鸭

如果你也到过厦门,那你一定在某条大街或小巷里闻到过这样一种味道:

麻油烘烤浸泡着老姜片,二者同时被激发出高香,烘托出鲜嫩肉质的鸭子味。门店里的小师傅时不时用木勺搅动锅内,让每块肉都裹上姜母和麻油味,砂锅里窜出滋滋的油气,无论是谁都会驻足几十秒呆呆地品。

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闽地代代流传。在一代代厦门人的味蕾记忆中扎根。日常烟火气,其实最是抚人心。

猜你喜欢
正山小种大红袍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正山小种精油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与机械(2020年6期)2020-07-26 08:49:34
大红袍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6
大红袍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19:52
年际间干旱对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2017年4期)2017-08-09 01:18:38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2017年1期)2017-03-02 09:15:51
韩城大红袍花椒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9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作物学报(2016年10期)2016-10-19 04:14:09
“大红袍”鸡血石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38
山药多糖复配正山小种红茶饮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