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经济增长建设放缓,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交易总体呈现放缓发展的状态。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长久且复杂的。幸运的是我国某些领域产生了规模的效应,故此存在很大的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我国的外贸发展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乐观的情景进行论述,预测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信心,对外贸长期的看好,基于我国“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我国外贸企业必定会借此为契机,正视困难中的正面影响,适时迎头面对困难,从经营思路及策略方面做出相应改变,在困难中找到机遇。
关键词:疫情影响;经济放缓;外贸发展;经营思路;外贸企业;消费转型;经济机遇
本文索引:梁震锋.<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8):-130.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4(b)--03
1 当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争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全球蔓延,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正当此时全球经济也面临总体放缓的趋势,无论是与周边国家间的互联互通,还是与全球的经贸合作格局,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当然,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滑都不能逆转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也不能改变中国稳定发展的大局。鉴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互联互通”本质,依托这一平台,我国与周边国家结成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改善沿线国家地缘经济条件并优化贸易模式,坚持集体行动的逻辑以共同应对各类重大挑战,这也成为中国维护国家地缘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
2 外贸企业经营现状
2.1 众多外贸企业受到出口停顿的冲击
如今大多数的国家总体消费低迷,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外贸出口影响严重,特别是民生消费品企业。从2021年3月底开始,很多外贸企业公司不断接到取消订单的通知,就算生产了也被需求方取消发货,既承担了人力资源成本,又承担了生产资源的成本,使企业处于困难
境况。
2.2 外贸企业资金短缺
外贸企业既要生产或组织存货,又要负担经营发展,资金周转周期短,外贸现付现结,国内销售存在赊账问题,资金压力加大。国内的正规融资也受到固定资产无法抵押,企业正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2.3 促使部分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部分外贸企业转战国内市场,企业积极配合国内的需求更新生产线,并且利用直播平台带货以弥补传统渠道的销售。外贸企业更加重视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实体店销售,推出适合国内消费者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
不少外贸企业预判转战国内市场能使企业“挺过去”,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苦练内功”,增加核心竞争力,存量求质,这也折射出我国外贸企业随机应变的思路。
3 对外贸企业产生的正面影响
3.1 推动消费方式改变
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人们的消费理念,以及购买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就算很多实体店的大门紧闭,但并不影响居民的生活消费,多数的购买只需要动动手指在电商平台的App上下单就行了,这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电商平台无论价格也好,还是方便的程度,其优势都高过于实体店。可展望,往后人们已经养成了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的习惯,人们对电商平台的消费,将会产生更强的黏性。
针对居民家庭的生活和消费面临挑战与变革,外贸企业对此新的经济形态和消费形态就应该重视起来,争取发展的机遇。
3.2 推动营销渠道变革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营销行业的影响一目了然,企业现有的营销渠道在大环境改变的前提下凸显了不合时宜,迫使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或拓展新营销渠道,或把原有不适合的渠道做出改变。
敏感意识较强的外贸出口商通过借助数字商业平台的保障下运转如常,疫情反而倒逼外贸制造商们也在用数字化的营銷思维,拓展外商多元化的渠道,如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网上展会,或者直接分出大部分精力瞄准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疫情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一股“平台直播”的迅猛革新,经营渠道生态随之向数字化营销转变,不放过任何线上的机会弥补原有渠道受阻带来的损失。
疫情加速营销变革,针对原有的渠道大部分依赖中间商的情况,在经济环境越发严峻的大环境下,更要摆脱中间商的制约,努力走出自己经营特色的道路。
3.3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3.3.1 观念创新
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外贸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最大障碍,正是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影响,很多企业意识到必须把自身的观念创新,特别是人才资源方面的观念。重视人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同时使先行一步的企业尝到了甜头。
3.3.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促使外贸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信息通信等环节均加大了力度。
3.3.3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恰恰解释了企业具有的一种核心能力,它体现在企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和长期不断获利的能力。外贸企业更应在大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优化制度、优化生产流程、节约生产经营费用等方面培养更好的意识,从而提升了企业对外的核心竞争力。
4 对外贸企业经营思路转变的建议
4.1 产品更新换代精准投放
4.1.1 技术创新智能制造
近些年,各企业体验到技术创新带来的优势后,对科技愈加重视起来,并意识到技术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最新科技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这也向外贸制造型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像往常一样依靠人口红利和大规模生产来获取外贸的竞争优势了,而是需要通过应用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来整合生产要素,发展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智造。一方面,要加大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投入,从产品、工艺、流程、材料等多个方面加强技术集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另一方面,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4.1.2 瞄准“宅经济”等细分市场
(1)瞄准“宅经济”需求
《疫情后,中国“宅经济”及家庭生活趋势研究》报告指出,疫情带来家庭文化的变化趋势,“宅经济”等对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有较大的影响。其实不仅中国,全球均普遍存在此情况,“宅经济”将成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经济形态之一。外贸制造企业更应顺应“宅经济”的需求,制造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目前,我国消费互联网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基本形成了对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全场景覆盖。随着“宅经济”内涵的不断拓展,其商业模式会日渐走向成熟,带来更多生活方式和居家消费的变革。
(2)专注做精品提升品牌附加价值
本次危机的到来使企业认清了高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到来,未来的市场需求是向往更高品质的产品。企业要更多考虑怎么集中精力,怎样把本源的东西做好,特别是提升品牌附加价值很有必要。有相关专家建议企业做减法,把所有资源聚焦在一个企业最有优势和最有竞争力的领域上,不断做大做强,争取把产品做到极致,成为精品。
品牌附加价值高的企业就能够获取更多资源,包括信用贷款、政策倾斜、民众接纳等。况且这类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强,竞争成本低,未来也只有这种具备“软实力”的企业才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4.2 依托信息化手段服务消费者
后疫情时代,如何吸引外商关注中国制造产品,成为外贸企业的难题。企业应以信息化手段服务外商,利用各种网络展览迎接客商。快速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向对方推出体现华人文化、历史,习惯、风土人情等的创新产品。
数字化向生产端渗透。一方面,加速链接生产制造企业,各类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社群运营、流量创新等多种方式获取消费者需求偏好,引导制造企业设计、研发和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将用户个性化需求处理后形成标准化订单分发给智能制造工厂,快速订制爆款、热销产品,满足外商及国外消费者个性需求。
4.3 优化产业结构
疫情同时导致房租、劳动力等成本的下降,原辅材料价格下降,无形中缓解了外贸企业的部分压力。其实中国的基本面还是向好的,外贸市场未来可期,现在伴随着大量的成本下降,也带来了外贸企业的扩张转型的好机会。
在经过经济危机的大面积洗牌后,只有资金实力雄厚,“现金流”好的企业才能活下来。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有舍才有得,让企业专注更合适的事情,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未来外贸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同时需要建立一系列应急的措施手段、固定软硬资产、理念制度等来保证企业安全性。
相关专家认为,外贸制造型企业需要做6个重新:重新梳理发展战略、重新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新审视企业的安全性与抗风险能力、重新认识未来全新的国际化和智能化,重新界定企业投资者、經营者和员工的关系,重新明确企业的价值导向。唯有这样,企业方可化危为机,锻造出一个有质量、有价值、有生命力、有荣誉感的企业。
4.4 寻求更适合的外贸国家市场
4.4.1 关注地缘政治冲突较小国家的市场
在疫情紧张、股市不稳的情况下,地区间的地缘政治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了,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地谋求自身的利益,打压对手。我国外贸能力处在逐年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规模化起到很大作用。世界贸易占比在不断地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打压,这些国家为了抑制中国的外贸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使出了一系列的手段,妄想阻碍我国外贸的发展。
我国外贸制造型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应该把经营对象做出相应的改变,从部分地缘冲突激烈的国家向冲突较缓的国家转变,尤其是与我国在贸易上长期合作的伙伴,争取在这些地区投入资源开拓发展,这也不失一个很好的机会。
4.4.2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投入
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后,立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的规划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大大推动沿线各国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
这对我国外贸企业是一个良好的商机,沿线国家均不同程度地与我国在外贸方面有长足的发展,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企业在市场投资开拓方面带来的好处,对我国企业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在疫情及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希望我们的外贸制造型企业能够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外贸渠道上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5 结语
近来外贸企业的经营遇到很大阻力,如汇率方面的压力、消费降级、运力得不到缓解、政治经济风险、原材料紧缺、融资困难等因素普遍存在,目前中国的PPI在短期内有下行压力,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流动性能力会受到压力,期待政府通过相关的补救措施来进行舒缓。
根据最近疫情防控与股市等向好的变化,经济有开始向上缓解的迹象,这正使得外贸制造型企业看到了一线生机。相关数据显示,展望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的有效部署,及部分国家增加财政预算,全球经济会逐步得到显著改善。经合组织发布最新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GDP增长率会在5.5%,2022年为4%。
外贸数据再超预期,表明国外的贸易需求还是旺盛的。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外订单转移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国,加上国外“宅经济”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外贸出货量猛增。机构指出,进入2021年,航运的需求侧在不断改善,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有望更频繁,大宗商品、工业制品的货运需求预计会显著上升。
参考文献
刘斌.支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2020(11):55-57.
葛婉玲.新形势下中小外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1,34(3):102-104.
山巍.“質量提升”促外贸经济转型升级[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0(11):17-18.
沈静芳,孙弘.外贸经济转型升级问题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4):65-66.
普晓华.我国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6 (4):94-95.
徐晓辉.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11):105-106+110.
张钰,梁四安.“云广交”视角下中国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北方经贸,2021(8):137-139.
陈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跨境出口电商业务的SWOT分析[J].今日财富,2017(19):196-197.
Suggestions on the Change of Operational Way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LIANG Zhenfeng
Abstract: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and the slowdown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ina has been hit heavily in terms of economy. In particular, foreign trade transaction, one of the driving forces, has generally slowed down.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China’s economy is long-term and complex. Fortunately, some areas of our country have produced substantial effects, so there are great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economy and trade theory of American economist Krugma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will usher in bett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narrates from an optimistic scenario, predicts economists’ confidence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y are optimistic about foreign trade in the long run.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14th Five-Year Plan”,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will definitely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face up to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difficulties, to face the difficulties head-on, to mak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operational ways and strategies, and to find out opportunities in the difficulties.
Keywords: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economic slowdown;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perational way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ption; economic opport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