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朗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22-04-25 01:23成少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彩课堂学生

成少杰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相当重要,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美妙,从而陶冶美的情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善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朗读得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成就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感情朗读;课堂;精彩;学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而刚入学的学生,对朗读抱有极大的兴趣。只是让他们自己读却不那么令人满意。于是,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喜爱,悲伤、高兴、感激、同情等各种各样的感情。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童话故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用一段欢快的音乐来导入故事,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创设森林里动物聚会的情境,为了与学生融在一起,我也扮演发一个小动物,与学生一起去体验,通过各种辅助手段,我将学生带入了文中的童话世界。课堂上,学生真的把自己当成林中的小动物,朗读得十分精彩。

二、吃透教材,指导朗读

于永正教师说:“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有法”。只有教师准确解读了教材,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才能很好地创设教学情境、调节师生的情感状态,为指导感情朗读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每一课之前,笔者都要反复阅读教材和教参用书,结合课标精神,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领悟情感,在读中感受语言之精妙。

三、感情范读,培养语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教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通过范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笔者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做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都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四、多元朗读,丰富情感

(一)想象朗读

朗读,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珍珠泉》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描写了珍珠泉水的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那样清,清得能倒映……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了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笔者又创设了让学生给教师介绍珍珠泉的水有多美的环节,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笔者也是采用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二)配乐朗读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但是小语课文类型不一,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指导朗读《夜书所见》一文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致的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人叶绍翁孤独、郁闷、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而悠长的曲调一响起,我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仿佛进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分角色朗读

纵观整个小语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要涉及多角色对话的课文,课后多数做出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可见,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小语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到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再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在读中体会铁罐的自以为是和陶罐的宽宏大量。

五、尊重差异,读出个性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朗读水平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因此,有感情朗读的处理形式也就各具特色,如果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六、智慧评价,促进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不乏竖起大拇指,夸“你真棒”“大家拍手表扬他(她)”,还有夹杂英文的表扬方式等外在的评价方式。评价还应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有针对性地评价。如当学生把《猫》一课中写猫勇猛的句子读得有滋有味时,可真诚地夸奖:“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只勇猛无比的猫!”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用语。如在教学《猫》一课时,部分孩子在读猫胆小的句子声音洪亮,没有表现出老舍先生家的这只猫胆小害怕的性格,可先表扬学生说:“孩子们的声音真洪亮!”然后说:“但听了你们的朗读,我觉得老舍先生家的猫胆儿挺大的。”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会都恍然大悟,再让他们读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朗读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引导学生角色移位。根据学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参与朗读。如教学《称赞》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獾对小刺猬说的“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句话时,可边点评边引导:“你这只可爱的小刺猬心情怎样呢?”朗读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就是小刺猬了,说:“我的心情高兴极了!”“那能把你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吗?”这位学生自然会用高兴的语气把小刺猬说的“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读出来,这种角色移位后的朗读更具真情,更有情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为读而读,读之无心,这种朗读收效甚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指导学生朗读,善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朗读地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从而成就课堂的精彩。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罗雪珍. 谈小学语文“有感情的朗读”[J]. 吉林教育,2017(34):86.

[2]杨作森. 感情朗讀小学语文的技巧初探[J]. 新课程(上),2015(09):150.

[3]张永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方法[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Z1):65.

猜你喜欢
精彩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