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审题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25 21:32谢婉娥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

谢婉娥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习惯,让学生形成审题思路,掌握审题方法与技巧。文章分别从如何参透作文题目的内涵及关注作文题目中的副词两个专题,简要地介绍笔者在初中作文审题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品质,强化学生的审题思维训练。

关键词:审题步骤;审题方法;初中作文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作文的审题能力,既包含学习方法和习惯,又涉及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途径。为此,笔者专门开设了一系列作文审题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对审题的把握能力。

一、如何参透题目的内涵

这一专题课以“如何参透题目的内涵”为教学的重点,教给学生三个锦囊妙计。笔者以命题作文为例,介绍审题的步骤与方法,帮助学生打开参透题目内涵的思路,逐渐揭开题目内涵的面纱,命中作文的靶心。

(一)找准中心词,明确写作内容

找准中心词,有助于防止学生在审题时出现偏题或离题的现象,为下一步的选材做好准备。中心词一般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即主谓宾三大成分。找中心词的规律:(1)一句话的中心词是动词+名词(动宾短语);(2)一个短语:动宾短语的中心词是动词,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是动词或名词或形容词;(3)一个词的中心词是整个词。如本专题课训练的题目《那天,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它的中心词是终于翻越了那座山。

(二)重视修饰、限定词,定重点,明选材

这一妙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在审题时出现重点不明确、选材错误现象。作文题目中有些词语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强调中心词所写事物的特点,这是写作时要重点描写的内容。又有些词语对写作内容的选材范围做出限定,如限定程度、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如果学生在审作文题目时,忽略这些修饰、限定词,就会出现审题偏差,导致所写的文章不符合要求。

以《那天,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例。

1. 修饰动词的作用:暗示情节的曲折变化或情感的起伏变化。

题目中的“了”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饱含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而“终于”一词用在动词前,意思是“到底,最终”,表示几经周折后,之前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因此在写作内容上,要寫出故事的曲折变化。如果删除“终于”一词,就会导致故事缺少曲折的情节变化,也没有起伏的情感变化,偏离题意。

2. 修饰名词的作用:起限定作用。

题目中“那座”一词,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替换法、删除法来感悟其作用,使学生体会到“那座”一词限定了写作范围,假如替换成其他词语或删除则会导致写作对象发生改变或偏题等问题。

3. 修饰句子的作用:起限定作用。

《那天,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中“那天”表示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限定了时间。

(三)挖掘深层内涵,深化文章主旨

挖掘深层内涵,深化文章主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着重分析题目中心词中的名词和动词的含义,准确把握题目的立意方向、参透题目的深层含义和判断材料的详略安排。写作时,若要作文的立意有深度、有新意,学生就必须读懂动词、名词所隐藏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仍以《那天,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例。“山”,不仅可以指自然界的山(表层义),也可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挫折、失败等,或比喻要赶超的目标或人。“翻越”,不仅有超越、赶超的意思,也可指成功解决困难或战胜挫折。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山”和“翻越”的深层内涵,提升文章立意的深度。

这一专题课中三个妙计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降低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为学生进一步构思作文做好准备。

二、关注那些不起眼、却有大作用的副词

副词,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中屡有出现。副词,初看不起眼,却有不容忽视的修饰、限定作用。若忽略了它的作用,审题时就会出现偏差。那么,在审题时,学生如何弄清楚这些副词的作用呢?

(一)准确分析副词的含义

每个词语都有其独特含义,副词也不例外。例如“门其实开着”“     其实很快乐”,这两个题目中的“其实”不仅表示“是实际情况、实在、确实的意思”,而且包含“承上文转折”的意思。恰好“承上文转折”这一表述是使用“其实”这个副词的关键。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暗含对比手法,学生在行文时必须交代清楚误会的生成和误会解开的过程。同时“其实”也限定了行文中要略写误会的生成,详写误会解开的过程。学生在审题时,若是不能准确分析副词的含义,审题出现的偏差,就会导致选材上的偏差。

与“其实”在题目中起类似作用的词语还有“原来”“才”“依然”等,如《原来这么简单》《如此拼搏,才是青春》《我依然不改初心》。笔者在训练学生的时候,有意识地将含有同类型词语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当学生再遇到同类题目时就知道如何审出题目的内涵了。

(二)运用删除法和对比法,推理得出副词的作用

如果教师只解释副词的含义,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副词在题目中所起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用删除法和对比法推理得出副词的作用。例如“我最好的朋友”这个题目。其中“最”是表示程度,相当于“极”的意思。我们把意思代入题目后,只知道是“我极好的朋友”,但出题者在题目中所隐藏的“门槛”或“陷阱”,我们无法读出来。

此时,不妨使用删除法和对比法。将“我最好的朋友”和“我的好朋友”经过反复对比朗读后,你会发现要写出“最”,没有其他内容作为比较陪衬,是无法突出“最”的内涵。所以在这个题目隐藏了“对比手法”,只有比较后才能确定为什么这一个好朋友是“最”,而不是那些好朋友是“最”。行文中,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而“那些”要略写,“这一个”要详写。

运用这两种方法,学生能准确地找出题目中所设的“门槛”或“陷阱”,从而对选材与详略安排、写作手法的选用有准确判断,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准备。

总之,在考场中想要写好作文,审题是第一关键。审题就是对题目思考和领会的过程,这为接下来写作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取,布局的谋篇,手法的使用,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品质,强化学生的审题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陈其佳.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

[2]张宝明.初中作文审题指导的要点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45).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
打开思路 放飞个性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初中作文分层教学初探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学生写作情感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