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2-04-24 02:29郎倩倩袁梅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谱系刻板自闭症

生 辉,郎倩倩,袁梅玲

(1.乐山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南京 210038)

行为问题一直都是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由于心理或生理的限制,特殊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适应自身及环境需求,由此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比如:自我伤害行为、攻击行为、刻板行为、干扰行为、发脾气行为、注意力分散行为、不顺从行为、冲动行为、进食问题及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等。[1]这些行为问题在对儿童自身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给学校、社会及家庭带来挑战,不仅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阻碍了个体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也造成了教养上的困难。[2]由于特殊儿童及其行为问题的复杂性,有效干预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往往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逐渐成为教师及家长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行为问题及其相关理论提出干预策略,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成效。基于此,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作者和机构的发文及合作情况、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总结梳理,以为后继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聚焦于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采用主题搜索方式对中国知网2005—2019年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将各类障碍儿童与“自我伤害行为”“攻击行为”“刻板行为”“干扰行为”“发脾气行为”“注意力分散行为”“不顺从行为”“冲动行为”“行为问题”等随机配对作为主题词,剔除关联性较小的文章,共得到可用文章166篇,其中硕博论文43篇,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8篇。发表在《中国特殊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核心刊物的文献11篇。

(二)分析工具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6R2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CiteSpace是由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可通过“科学知识图谱”进行文献的共引分析、引文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及其他知识单元间的共现分析,用以进行相关知识领域的趋势与动态识别。[3]

二、结果分析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分别从文献的发表数量、研究作者与机构概况以及行为问题干预现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献发表年限分析

从时间和数量来看,相关文献的发表主要集中在2005年以后。由此可见,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近十几年才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多,平均每年发文21篇左右。尤其自2015年以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呈大幅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最高值。详见图1。随着家长和教师对行为问题的重视、相关干预策略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完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在对象、行为、策略等方面不断丰富。

图1 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二)研究作者与机构分析

1.作者分析。对从事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运行CiteSpace程序,对发文频次>2的作者进行显示设置。结果表明,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仅有2位。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肖艳林,共6篇,其主要基于行为问题的功能分析,分别对自闭症儿童攻击、干扰、自伤等行为进行干预研究。从作者合作情况来看,多呈独立分散状态,相互合作较少,主要合作网络仅有1个。

2.机构分析。对开展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相关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运行CiteSpace程序,去重后共得到107个机构,包括高校41所,特殊教育学校52所,普通小学4所,医疗机构8所,儿童福利院及安养机构各1所。对发文频次>2的机构进行显示设置。结果表明,发文2篇以上的机构共8所,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其中高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机构合作以同地区的高校与特校合作为主,其次为高校与高校间合作,此外还有少量医疗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以及同一医疗机构内部不同科室间的合作。

(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高度凝练,透过关键词可以较好把握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4]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兼顾信息的完整性及图谱的可读性,设置频次≥6的关键词在图谱中呈现(见图2)。图谱中圆圈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重要性,线条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其粗细则说明共现的强度。由关键词共现图可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在干预对象上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主,在干预行为上刻板行为居多,在干预方法上多采用积极行为支持策略。为进一步了解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现状,以下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图2 关键词共现图

1.干预对象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本统计,筛选干预频率≥2的特殊儿童,并整理成表1。由表1可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占所有干预对象的67%。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感觉低注册、感觉寻求、感觉敏感和感觉回避等问题[6],为满足自身感觉需求会产生一系列不恰当行为;社交沟通障碍限制日常生活中思想与需求的表达,亦容易使个体产生情绪行为问题。除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外,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也得到较多关注,占到所有干预对象的15%。其他障碍类型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则相对较少。

表1 行为问题干预对象统计表

2.干预行为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本统计,筛选干预频率≥2的行为问题,整理成表2。由表2可知,干预频率较高的三类行为问题分别是课堂干扰行为、刻板行为及自伤行为。课堂干扰行为在所有行为问题中得到的关注度最高。从现有干预研究来看,课堂干扰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且普遍存在于各类特殊儿童中,不但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同时对教师教学及其他同学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是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刻板行为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往往难以被普通人群理解及接纳,被家长视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干预他们的刻板行为逐渐成为教师及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7]鉴于其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威胁[8],特殊儿童表现出的自伤行为也被认为是危害性较大的一类行为,成为当下亟需介入的行为问题。

表2 特殊儿童干预行为统计表

3.干预策略分析。为了解现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策略研究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5—2019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关键词时区图,从时间维度上探讨相关干预策略。为保证干预策略的全面性与清晰性,对得到的图谱进行调整,保留出现频次≥2的干预策略及干预行为相关关键词,并对干预对象等关键词进行隐藏,得到图3。由图3可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策略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图3 关键词时区图

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干预方法。功能性行为评估和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均于2007年被首次施用于我国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之后应用逐渐广泛,成为各类行为问题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被认为是解决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9]两者均强调行为问题的功能性及目的性,并着眼于在此基础上发展有效的支持策略,从根本上解决行为问题。“功能本位,预防为主”的个别化支持策略在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或医学领域的相关干预方法。随着“医教结合”“教康整合”等理念的提出,沙盘游戏、艺术治疗、园艺治疗等心理学及医学领域的相关干预方法也逐渐应用于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这些干预方法以相关媒材为载体,帮助特殊儿童进行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宣泄[10],同时培养规则意识,加强沟通能力,提高注意力。对知觉、动作能力的训练也是特殊儿童行为问题解决中应用较多的干预策略,具体包括感觉统合训练、知觉-动作训练、体感游戏等。现有知觉-动作训练形式内容不尽相同,有效性亦有待验证,但其关注到特殊儿童生理层面的需求,旨在透过知觉动作这一基础能力的提高,改善个体外在表现出的的行为问题,亦是行为问题干预的一个重要侧面。

符合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录像示范法、社会故事法、结构化教学等常见的教学方法均在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中有所体现。其中图片兑换沟通系统旨在通过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与途径的拓展,改善相关行为问题[11];录像示范法意在通过正确行为的示范、提示及强化,塑造个体符合规范的行为[12];社会故事法则结合个体具体的行为问题,借助视觉化、规范化的文字或图片进行适当行为的学习,进而替代个体的不当行为[13];结构化教学多针对特殊儿童的刻板行为,通过结构化的环境调整,帮助其理解并预测发生在身边的事物,促进日常活动的丰富化和规律化,进而改善刻板行为[14]。由图谱可知,教学方法在行为问题中的应用开始时间较晚,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更广泛的应用和成效还需更多探索和验证。

三、反思与建议

(一)树立功能本位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理念

行为分析理论认为,行为是有功能的,相较于行为的外观形态,行为的功能对解释行为的发生及其干预可提供更多有用信息。[15]实践表明,后果本位、非功能性和消除型的行为问题处理方式,即在行为问题出现后不考虑其原因与功能便施予负向结果以迅速解决不当行为的处理方式,虽然能够达到立即成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行为问题,甚至会引发新的不当行为。注重行为问题的功能分析,了解行为的产生原因,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行为问题。基于此,家长及教师在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处理中,相较于行为问题本身,应更多关注行为本身的功能。

(二)重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干预研究

在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中,就干预对象而言,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受到较高的关注,占所有干预对象的67%,可见其行为问题的普遍性。一方面,“社交技能不足”“行为兴趣异常”“感知觉异常”等均会对其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课堂参与行为问题、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自身及他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亟需进行干预。

(三)加强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合作研究

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基因、环境、心理、生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行为问题也需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基于各自专业视角进行行为问题的解释,并以此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干预方案。而现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多以独立研究为主,不同作者与机构间合作较少。因此要加强彼此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准确掌握行为问题产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康复、技术与资源的整合,更多面向服务于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在注重相关专业服务人员的合作外,还应重视家长的参与。一方面,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风险因素,父母在养育儿童过程中由于不良的行为示范或缺乏亲子关系技能可能助长其行为问题[16];而另一方面,在一定专业支持下,家长干预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往往又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17]。重视家长参与、积极开展相关合作是改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研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行为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第二,干预对象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主,智力障碍儿童次之,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干预行为中课堂干扰行为是学者关注较多的领域,刻板行为、自伤行为等严重影响自身及他人学习和生活的不当行为也是研究的热点。第四,干预策略以积极行为支持策略为主,心理学和医学领域干预方法、特殊儿童教学方法近年也在尝试与探索中。基于此,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应当秉持功能本位的理念,同时加大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注,加强合作研究,全面提升干预的效果。

猜你喜欢
谱系刻板自闭症
神族谱系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中性自由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