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鹏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各行各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需要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目前经济形势发展的人才。
技工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技工教育也能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提升和提高国家竞争实力给予更加有力的支撑。
技工院校的目标是要培育出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新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人文素养即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2]一个人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就是人文素养的基本定义,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恰当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人文素养的内容也体现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当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人文素养是在学习和生活感悟当中,通过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知识当中,不断挖掘出人文素养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个人的文化和精神修养。
技校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培养理念过于注重技能的偏差,导致忽视人文素养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必须得到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缺失会是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文素养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能力,学生才能在职业环境中展示出更高的观察、总结和分析等方面能力。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一味发展专业技能而忽视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的话,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提升学生文学素养。[3]因此,技校语文教学同样具有人文素养的功能,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仍需在教学当中不断探索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中提取出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内容。在课堂中,教师以个人的教学方式传播学生知识,传播正确的人文素养修养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2.1 语文课程的定位。语文作为一门知识性课程,赋予语文课程功能是能够发挥出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学科发挥的特点,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4]不断深化语文课程的功能性作用。
2.2 技校“重实践、轻人文”的传统。在技校中语文课程的现状中,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相比于其他实训课程而言相对较低。深究其中做造成的原因,技校本身是偏向于技术实践,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功能是偏向于工具性功能,主要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语文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往后就业过程中,也同样其中深远的影响。
2.3 学生基础薄弱,积极性低。技校学生的理论水平大部分是处在较低的水平阶段,可见于学生在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技工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往往表现出比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会认为现阶段读书主要是为将来出去社会工作服务的,而语文慢慢就成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枯燥的课程,他们逐渐失去学习和钻研兴趣。要打破技工教育语文教学的桎梏,提升语文课程的地位,需要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不断为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而努力。
3.1 探索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不同教师在课堂中所展示出的专业技能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对于语文学科有不同的认识,基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展示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魅力,通过不断探索语文学科中,每一学习章节学习内容中,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广东省技工院校教材《语文》的前言就表明,在技工院校教学当中,语文是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文化基础理论课,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基本素质的整体提高,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教师探索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的能力,影响到学生在基础理论课学习当中的人文精神体会。
以课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为例,课文内容开头以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从而提出论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论点。文章中以几件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读懂在今时今日拥有高尚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每个人所应树立的正确人生观,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论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是本文的重点,笔者认为,对文章的讲解,最终应该回归到“如何成为大写的人”的升华,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高尚人格有更加深刻认识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文章中,作为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先生给新入学的学生看行李,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学者,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是校长而忽视学生的小事情,看行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季羡林先生非常认真并且负责任地给做到最好,从这些小事情上,以小见到。作为一名学子,更能够通过发现原来在开学当天帮自己看行李的居然是校长,学生的心情能够更加深切感受到,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作为文章的作者,白岩松也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格的看法,认为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中,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且不懈坚持下去。解读课文,挖掘出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秀人格品质,从许多位世纪老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从而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构建自我价值体系。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教学内容当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教师要在这些文章中,不断挖掘出值得反复推敲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能够直接传播知识,能够直接把教师个人的观点传播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能够探索文章中人文素养的精华,从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炼出精华,传授知识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人知识面。
3.2 增强语文学科中趣味性内容。语文作为技工教育中必修的基础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相比于专业课,存在感是非常低的。学生往往会走入只需要学习好专业技能即可的误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学生认为语文不是技能考核科目的一部分,从而导致语文学科缺少趣味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内容,必须通过更加合理、科学的课堂内容安排,通过挖掘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积极性。在课堂当中,以比较新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课堂阅读兴趣,甚至学生能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去发掘文章内容的趣味性。
以课文《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例,文中以一名十八岁的少年出门远行所遭遇的一系列事情为背景,笔者认为,以文章中“我”出门远行之初的兴高采烈的心情为基准,探究学生初次出门远行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青春是美好的、热情的,也让学生感受到处于人生的发轫之初的朝气蓬勃。通过文章内容,学生能够自述个人成长经历中的趣事趣闻,同时学生描述个人对青春的期待以及憧憬,感受青春的旋律,感受生命的多彩,感受青春的蓬勃张力。
文章小说情节篇幅较长,小说语言新奇独特,在文章知识点内容挖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以文章主人公心情变化为例,不断去归纳文章内容,通过文章主人公的探寻,学生分享个人的读书感悟。
成长过程中,青春悸动的心情,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以及无奈。挫折和失败每个人的青春都会遇到,引发学生对生存困惑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活动之后,每个学生有自己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姿态,感受青春的张力,实现精神成长与人格丰盈。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也将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以及能够及时反馈教学的效果。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学生得到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教学评价表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评价表如下:
表1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语文课堂评价的标准,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都应体现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样才能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3 延伸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对于技校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是“中考”或“高考”中分流而出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于学习可能具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惧怕感,而在现实中也可能更多体现为一种情绪上的不安,更多注重于实践技能而来自人文素养的培育并不看重,这往往导致他们可能培养了一技之长,但是由于忽视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却无法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发展。鉴于此,技校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努力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向学生充分展示,由此耳濡目染间,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三观”。
以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为例,文章开头就指出“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引出每个人内心世界存在巨大差异。笔者认为,文章内容当中,在举办的世界名画展览时,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聚集到北京的事例。引出每个人在生活都有窘迫的阶段,但即使处于这个人生的迷茫阶段,也应该保持自己的向上和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利用炒作、伤害他人的利益等等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样的成功,并不会丰富我们的灵魂生活。文章中“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珍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引导学生深思我们生活中该如何追求高贵的灵魂?什么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什么是内心世界的丰富?通过挖掘文章的道德因素,让学生引发对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深思,从而达到对文章进行升华。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应当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技工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普遍体现在学生人文素养意识不足、教师在教学当中提取人文素养知识点不够充分等特点。在目前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同样存在人文素养渗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找更高效的路径,并发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