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初探

2022-04-23 12:44:19邓嫦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幼儿教育

邓嫦媚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也在不断被引进,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三孩”政策落地实施后,国家对幼儿教育更加重视。微课堂、多媒体、小程序等信息技术都要融合一起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爱上自主、趣味、创新的学习,帮助幼儿提高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灵活巧妙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激发幼儿在教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技术;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被重视运用,幼儿园的大、小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新颖的方式而又有激励、挑战的教学手段,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多媒体形式为主要的辅助教学,在制作课件时用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画面与美妙动听的音乐相结合,进一步为幼儿创设趣味性、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综合有效的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在幼儿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一)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来源于学习,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对没有操作过、玩过的东西都会好奇,会去探索,求知欲高。那么,多媒体实用性、多功能性强,在课堂中能较好地使用,在视频、音频、有动画的图片,深受幼儿的喜欢,吸引幼儿的视觉、听觉,能很快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游戏,沉浸于学习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播放一段小青蛙在池塘边自由自在跳跃玩耍的画面,轻快柔和的音乐,小青蛙轻轻跳跃的脚,跳过荷叶、小石头,时快时慢。幼儿看到这画面,注意力都会非常集中,思维活跃,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跟着画面轻轻地抬脚、跳跃,随着画面中的小青蛙移动身体。如此,结合动画视频和音乐,感受小青蛙的跳跃,更进一步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在记忆中留下青蛙的形象。在播放其它视频时,幼儿也会很快地被视频中的动画或事物吸引,慢慢地观察视频中的事物,探索、模仿视频动画中的各种角色,学习其中的对话和表演,使得課堂教学变得活泼、有趣,这正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减轻教师的困惑

传统的教育活动大多是以说为主,以看图说话为例,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特点的教材,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同时,还要考虑怎样能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画面去有效操作,而且还要花长时间去解说这图画,使活动不能得到预设的效果。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时期,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师只是一直说,幼儿不可能全程都听得进教师的讲解。因此,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困难。但在采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融入后,幼儿对多媒体中的视频、动态画面感兴趣,通过认真观察了解内容,查看、阅览到更多的知识,与之前的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的多功能、广泛性能给予活动上的补充不足,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例如,在科学《太空与星球》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发达先进信息技术,教师在七大恒星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中的展现,让幼儿能一个一个更清晰地去观察、探索、了解恒星的组成和种类、各个星球有什么样的作用,使幼儿把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容易学,容易懂,让幼儿在教学中通过游戏,学中带玩的方式去学习,就能接受更多的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的各个领域给幼儿创设更多有趣味的事物形象,把信息技术和游戏结合,运用动画和声音的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有能积极有兴趣地参与到各种不同的游戏中。

(一)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的应用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以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动静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喜欢语言活动的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大胆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幼儿能积极、健康地学习。例如,在语言活动《春天》中,笔者采用了动画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把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来,让幼儿更有兴趣地学习,自主地讨论,加上教师的引导,能尝试创编歌曲,比传统的教学解说更使幼儿更快地接受、易懂。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幼儿营造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产生积极主动性,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的应用

信息技术把音乐中的视频和音频相结合,呈现出美妙的视频效果,幼儿们会非常喜欢,激发了幼儿对音乐律动的联想和共鸣,在活动中学习到音乐的知识,感受音乐的素养,培养欣赏美、感受美、艺术美的艺术情操。

例如,在表演区,以往我们都是播放CD机、录音好的音乐给幼儿,让幼儿进行表演。现在笔者都是采用视频投大电视,给幼儿直观展现各民族的歌曲、舞蹈、服饰,让幼儿在区域中了解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幼儿们穿着漂亮的服装在小舞台上表演,体验音乐歌曲、舞蹈的美。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活动的应用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学习数学的活动本身就枯燥无味,数学的活动都比较抽象、空间逻辑思维要转得快,慢了有时就跟不上,所以,幼儿对数的概念各有差异。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理解抽象的数学,笔者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多角度观察、判断的形式进行探索、观察、认知、进行思维的训练,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数与量的计算能力等。例如,数学活动《小小侦探家》中,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判断、推理破解指纹,找到小偷。在游戏中用多媒体设计了情境闯关的过程,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操作、手指可以点击视频中的屏幕扫描物体上的指纹,根据实际情境判断、推理是谁留下来的指纹,在操作中加以验证,提高幼儿的思维开发,给更多的时间让幼儿自主地观察、操作,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的应用

常识活动的教学中,很多相关的知识都很难看得到,讲解得清楚,无法让幼儿能理解、体会到重点、难点。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能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例如,《小壁虎的尾巴》中,认识小壁虎的外形和特征。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能力,有断尾逃生的本领,培养幼儿知道关心爱护动物。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制作课件,在大屏幕上把小壁虎的再生尾巴一一呈现出来,幼儿就能更理解了。幼儿通过自己视觉上的观察,丰富了他们对小壁虎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喜欢探究的精神。

(五)信息技术在美术活动的应用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用范画进行讲解,忽视了幼儿的想象性和创造性,出现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单一、优秀作品数量不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上网查找优秀教学资料,把图片和声音进行整合制作后展现,能生动直观地帮助幼儿观察、探索、联想出其它的事物,创作自己的作品,还可以随意切换图片,有效地扩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美术活动《蝴蝶采花蜜》中,笔者采用多媒体制作动画视频,通过生动直观的动画形象和美妙的配音,让幼儿看得入迷,对活动感兴趣。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特征、采花蜜时的形态,蝴蝶飞的动作,再组织幼儿模仿蝴蝶的样子,分组情境表演,让幼儿对蝴蝶的形象有深刻的認识和感受,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学习,大胆联想、概括,再自己创作绘画,从而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中,科技电子产品也不断地更新,人们通过网络、微信、抖音等各种互联网平台来获取最新的消息、新闻事件等。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和谐沟通,达到家园共育。通过开展班级微信群、校园微课掌上通、安全教育平台,把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上传,分享幼儿每天的学习活动的相片等。

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线下活动都改成了线上活动,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图片、视频、音频都用幼儿园提供的各平台上进行传递,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使班级创建的各个平台成为与家长沟通的最佳天地。还可以传递幼儿日常活动和学习的状态,将有效的实施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理念传递给家长,做到更有效的科学家园共育。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能间接、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中有着可喜的变化。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也给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去学习、想象、创新,从而提高了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用信息技术还大大提高了家园共育的工作,把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综合利用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黎琪.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1).

[2]李蕊.在幼儿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幼儿教育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27:21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6:37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