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琴
摘要:以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对教材资源二度开发的能力,能站在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使用教材,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做实“言语”训练。
关键词:整体意会;借图突破;层层推导
新的教材体系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具备对教材资源的深度开发能力,有效融合多种语文要素,而不是将“教课文”变得乏味、简单,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言语”训练扎扎实实。笔者通过深挖语文教材,指导学生的学习表达,希望对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有所启迪。
一、探寻奥秘:练中强化整体认知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中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实施,往往是一脉相承的。教师需要逐步、逐段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以“提取课文主要信息”训练为例,低年级学生往往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读课文后以串起的一个个词语来整体意会内容。
教学片断1: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
师:雾到底在哪里呢?
生1:雾在海上。
生2:雾在岸边。
生3:雾在天空。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师:雾先飞到了海上,又来到岸边,接着躲在城市的上空,最后消失不见了。不同的地方,淘气的“雾孩子”都说了些什么?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师:尝试画出“雾孩子”说的话。
学生自主学习。
师:放下笔,与其他学生交流你都画了哪些句子。
生4: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生5: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生6: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生7: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生8: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真是火眼金睛。这片雾哇,一会儿藏大海,一会儿藏天空连同太阳,一会儿藏海岸,最后要把自己藏起来,真是太淘气了!
【评析】走进课堂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往往因为缺少整合,所得知识容易显得零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的认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低年级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丰富、思维感觉不敏锐,需要采用适合其学情的方式突破难点,强化这一能力的训练过程。在主要问题上,教师可以结合画面想一想,尝试答一答,围绕主要问题读一读、画一画,借助填空说一说,将相关内容连一连,等等。看似简单的训练,因为有明晰的指向,会使整个过程更加扎实、有效,学生也会在多重训练、多维思考中,架构起文本的整体框架。
二、牵发动身:借助思维导图突破
中年级语文教材的部分课后思考题,往往是学生可以寻找依托的支撑点。因此,教师要相机指导,借力达成。
教学片断2: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
教师挑选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刚才这名同学在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思考下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9: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师:这句话总起这一自然段。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总体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
教师随机出示课后练习“填一填”部分。
师:大家一起来看思维导图,谁能借助它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中的哪些声音?
生10:课文写了大自然中风、水和动物的声音。
师:借助思维导图,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看到,作者围绕声音分别从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三个方面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学到这,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了。
生: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师:是的,这句话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评析】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螺旋上升的能力达成。以“自然篇”课文为例,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编者结合精选文本特质,根据文本呈现的鲜明构段方式,在课后练习中有机衔接语文要素训练点——提取课文主要信息,依托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阶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步步引导中达成目标。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结合文本和学段要求有效落实。
三、铺面落点: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高年级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言语关键素材中去寻找、建立其中的逻辑关系。
教学片断3:教材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
师: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出示阅读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画出关键句。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教材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时就知道: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刚才你们在交流时提到了几个句子,究竟哪一句话是作者得出的结论?默读第9自然段,仔细想一想。
生11:是“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句。
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5 ~ 7自然段的关键句。这三个自然段讲述的都是移居话题,为什么要分三个自然段来讲呢?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2:第5自然段是提出问题,第6自然段是分析问题,第7自然段是提出设想。
生13:“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关键句。
教师板书:无法移居。
师:有时候,一个关键句可能关联几个自然段。像这样的关联段落在前文中还有,请同学们到前文中再找一找、看一看。
生14:第3、4自然段是要告诉我们资源有限。
教师板书:资源有限。
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这个结论的呢?谁能用一个或几个关联词、关键句连起来说一说?
【评析】《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需要承载的单元语文要素使命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在课后练习题中,也提出了训练要求: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结论的。在这一课时,教师将这些目标的落实分解为“圈画关键句—整合观点—结论推导”这几步。在提取自然段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将相关联语段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在提取关键点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层层推导。教师的“教”时刻为学生的“学”服务,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向纵深处探寻,求索的过程充满了快乐。上述教学片断较好地体现了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过程,也化解了课后练习题的认知難点。
综上所述,教师要精准把握统编教材,融合阅读与表达多种要素,让学生的学习更扎实、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冉晓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1).
[2]谢智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J].学苑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