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文 刘盟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一、前言
国家在十四五远景规划中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不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不利于學生的长远学习,应当寻求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趋势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新的课堂互动方式不断萌生,什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合适而有效的,我们应当静心思索。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选取所在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6个班级共计18个班级,依据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法,调查了解当前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发现师生互动优缺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理论依据进行探讨,进而寻求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通过与学校各年级多位数学组教师沟通交流,依据访谈法,从不同班级不同情况出发,感受各种互动策略的实施,分析其中优点与不足。依照对话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中分析提出对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指导性思路,据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并运用至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校正。
(二)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发展提出了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维度的要求,而这些目标的完成离不开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种准确、高效的互动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的高效性。同时,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种润滑剂,是一个个关键的转折点,常常一节课程不止一个点存在,而应是多点协调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还应当是易于转换到其他类似课堂的。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需要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组织合作调整,两者相互碰撞出产生。
二、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一)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长处
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是比较积极有效的,而且大部分老师注重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新课教学和题型讲解时,学生均能合理思考得出相应结论,并配合老师进行课堂互动,教师能及时给予有效反馈,促使学生知识再整理。
老师在学生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点拨、引导,会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得出答案。学生的互动态度很好。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开放性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合适或不太准确,老师让大家继续阅读文本、思考答案时,大部分学生会认真阅读、思考,在互动过程中做得很好。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与一位同学互动时,其他大部分同学会认真倾听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有时鼓掌赞同,有时举手做出自己的见解。
(二)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短板
互动差异较大。在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时,不同班的师生互动水平和状态参差不齐,好的班级能迅速准确回答,互动效果良好。层次差点的班级有的只有很少同学反馈甚至集体沉默。在同一个班级里面,学生也会呈现出少数现象,有的学生不愿意互动。
学生互动基础薄弱。不同班级和班级内不同学生的课前准备以及知识储备各不相同,总体上呈现出互动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当堂课内容没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样会造成互动效果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
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在互动时,有时候会没有层次的随意发问。学生个体差异大,会导致很多学生云里雾里,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青春期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高中学生会刻意隐藏自己的言行。例如,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向老师主动提问,发表自己观点,只有少部分很自信的学生会积极配合。有时听课和自己上课时也会遇到,要求学生质疑发表观点时,学生会沉默,继而转成那我来问大家这种互动。这些都进一步导致课堂互动效率低
(三)数学课堂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依据上述问题分析总结,目前师生互动存在以下问题:互动意识不强、互动氛围不浓、文本重视不够、互主体性欠缺、学生发展特点参差不齐。
三、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一)构建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模式
新的教育观告诉我们,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集体教学,对课堂进行高管高控,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转变教育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新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新教育观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
讲授法作为一种最高效、最便捷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这不禁让我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呢?于是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我逐渐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合作解决问题,以达成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为了鼓励或要求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相互配合、积极工作的指导方法。
讲解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时,教师在与同学们何做引入幂函数概念后,分小组对5种常见幂函数进行图像性质的讨论总结,而后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自主探究,加深概念性质理解。对同一题型或者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能碰撞出新的思路。
(二)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桥梁,师生关系的类型会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行为上的倾向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的冲击下,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日常教学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在这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会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和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学习行为,更能理解学生的所想所感,與学生共情。
根据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理论,教师和学生应当构建和谐向上的伙伴关系,共同成长。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自身情况向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会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学习经验给老师和同学,分享身边事情给教师,这便是一个双向奔赴,共享智慧的有效互动。
(三)提倡开放式的提问,层层递进
教师问学生答的启发式教学仍是课堂的主要互动形式,应当多进行开放性提问。教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其实是作为“脚手架”一样的存在,通过一个个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一步步沿着“脚手架”朝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迈进。而封闭式的回答会限制学生思考的范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而不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封闭式问题。学生的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提问时也需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关联性、有效性。
(四)创设开放的课堂互动氛围
开放的课堂互动氛围是有效师生互动的黏合剂,当课堂的互动氛围是开放且宽容的,学生身临其境会感觉到自在,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表达的愿望。学生的积极表达同时也助推课堂的互动氛围,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样一种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互动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互相了解,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感。
在讲解完难题后,用幽默话语进行气氛调节。讲解立体几何三视图时,有的老师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进行引入。引入当时热点词汇,丰富课堂,吸引同学,拉近距离。
(五)掌握机制巧妙地回应策略
教师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学生回答的回应也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不应该简单落脚于对错之分上,还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溯源分析,理清楚学生的具体思路,才能明白每个学生在具体的哪一步骤出现了偏差,也就理解了每个学生思维模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
(六)实现师生双向的互动评价与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总结课堂互动的优劣,形成长期的反思和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从外部了解自己,同样的,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妥当。双向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每一次活动都有获益,成为一个互相促进的闭环,而不是仅仅教师助推学生的单线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胡桂锬,罗琴,王绪朗.关于师生互动状况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研究,2006(11).
[3]乔梁,李晓雨,黄柏汉.简述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30+32.
[4]孙泽文,孙文娟.互动教学的历史演进与当代研究述评[J].教学新思维,2008(12):35.
[5]张豪锋,王小梅.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02):46-50.
本文系2019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课题名称:数学文化视域下的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实践研究(课题编号:川教函【20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