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云
摘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正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重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在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物实践教学中,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研究更为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更多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探究实验;小组合作
前言:
生物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创新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物学科的知识都相对抽象一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其中的一些生物知识无法更加深入地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加以正确指导,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采取探究实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教学效率及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使自身的教学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
一、探究实验及小组合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运用探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初中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教师如果一直无法创新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出现很多困难及阻碍,因此,教师运用创新型的探究实验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是十分有利的,将知识转化为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生物学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增加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及相互配合,并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将所学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2.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更好的理解
生物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探究实验的形式,以促进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让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教学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在小组探究合作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在理解所学生物知识的同时,学会对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并做到灵活运用,以激发自身强大的潜能,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进一步的应用,以发挥其行之有效的教学价值及重要意义。
二、探究实验及小组合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将自身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同时,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及配合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需将讲解生物知识的时间压缩一些,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和时间,并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其积极而正向的引导,教师应时刻将学习方向加以准确把控,并运用自身较强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体的结构》相关实验课程时,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及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且进一步学习如何绘制细胞结构图。然后就本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植物体的细胞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实验开始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显微镜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形态进行观察,然后,学习对制作植物细胞的相关结构图,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对实验得出结论:和动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细胞拥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是与动细胞的不同之处。合作探究过程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并在合作过程中就问题展开讨论及交流,促进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探究实验的小组合作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一新型技术也已广泛应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同时,教师应加强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思维理念不断丰富及知识层面进一步拓展,运用各种动态化的教学课件让实验操作过程变得更加生动,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通过大屏幕将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讲解,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进入实验的实际操作环节的时候,学生操作起来也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程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如何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视频,学生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得到有效增强的同时,学生也会产生对生物实验课的更大兴趣,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专注力也会更强,从而使自身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不断增强,形成在生物实验探究中的更大动力。
3.在探究实验教学的小组合作中学会发现问题
初中生物的探究实验首先考虑的是就所探究知识提出相关问题。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相关课程时,让学生在进一步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多角度分析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鼠妇更愿意呆在潮湿的地方生活?鼠妇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为什么他们见到人就喜欢跑?为什么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其通过仔细观察及自主思考,并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鼠妇的认真观察及做出详细记录,对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知识加以掌握,并促进学生交流及合作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教師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引导其学会爱护自然界中的小动物。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教育创新需要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的反思,并将一味地讲解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更符合新课改需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使其带着更强的积极性去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并将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继福. 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9):94-94.
[2]邓纪勇. 在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2):61-62.
[3]韦梅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课外语文,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