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双减政策成为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举动,它的出台极大地改变了当前教育生态,对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以语言性和文学性为核心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基于双减背景,全面优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俨然成为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读写能力;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出台了旨在减轻青少年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双减”政策,对于学科教育来说,它的目的主要是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最终通过教育使人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而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学科教育的“領头者”,基于双减政策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成为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一个高效率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首先要做到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阅读和写作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一方面,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认为语文只是说和写的工具,没有看到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过程不够深入,方法不够先进,致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不尽人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加快读写一体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写认知,在不断地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从而为其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将从“以读促写,提高阅读能力、以写促读,增强写作能力、读写活动,养成读写习惯”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以读促写,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根基。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愉悦,而且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阅读教学的单一性,从指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方法入手,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写作能力的发展做到实质性铺垫。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从学生阅读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的手段,以该课文的动画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再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出示任务情境,引导学生采取精读法,通过精读去感受课文的故事语言,回答课件中的问题,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以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上下功夫,让学生在阅读其他神话故事的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从而有效锻炼读写能力。
二、以写促读,增强写作能力
写作是对阅读理解的有效输出,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具魅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需要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核心。因此,在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精力集中到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并把丰富阅读量当作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钥匙”,从而初步形成读写结合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故事新编”这一课习作内容时,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突破点。一方面,教学应以旧知识作为导入,出示教材中学生学过的故事或者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故事内容,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之后,创设合理的想象情境,让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某个点进行改编,比如,从故事中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入手,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掌握行文的思路和写法。另一方面,教应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阅读意识,从阅读中不断去掌握不同类型写作的写作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读写活动,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发挥其潜力;同理,开展丰富的读写活动有利于学生摆脱学习过程的枯燥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活动教学的积极意义,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考边写作,切实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魅力,并自觉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从开展读写活动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丰富的读写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发现生活”的写作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记录生活,不断增强生活认知能力,同时,了解生活的同时,不断去阅读,从而为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读写能力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引导学生以读写为核心,自主展开活动,最后,在教师的总结中升华活动感受,逐步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形成良好的读写能力并不是达到目的一劳永逸的静态过程,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优化教法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共享课堂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研读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法,指导学法,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郝同英.“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01):38-39.
[2]刘俊丽.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8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