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04-20 16:43:07李洪涛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予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分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参照组(45例)及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研究组(45例),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每组手术指标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更低于参照组(P<0.05);每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经皮椎间孔镜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原因较为多样[1]。患者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候,其腿部与腰部均会出现疼痛感受,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行走能力。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程均较长,且在患者时疼痛感较为强烈,且易复发。目前,在临床上,针对该病症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疗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骨科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5例,对该组患者的年龄分析可知,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9岁,年龄均值在(46.20±5.52)岁;男女比例为23:22。参照组:45例,对该组患者年龄统计可知,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6岁,年龄均值在(47.28±4.55)岁;男女比例为26:29。本研究所抽取的这些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纳入分析。

1.2  方法

参照组(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常规麻醉后,在患者腰部后侧正中位置做一个手术切口,并将患者患侧的椎旁肌进行分类,在上椎板的下边缘位置进行开窗,使黄韧带的上边缘充分暴露,再将一部分黄韧带进行去除,使神经根及硬脑膜充分暴露,对神经根进行有效保护,最后摘除髓核。

研究组:(经皮椎间孔镜):常规麻醉后,利用C臂机,选取合适位置作为穿刺点,并使用椎间孔镜从穿刺点位置进行穿刺,穿刺期间要对患者的穿刺侧神经功能进行检测。穿刺至合理位置后使正位透视的针尖处于上下椎弓根中心点的连接线上,使侧位透视镜的针尖处于患处空间后侧1/3椎体处。调整视野的分辨率,并将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取出,最后进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各组手术指标情况调查: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实际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评估。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

各组治疗效果调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偶有腰痛、腿痛不适,恢复正常生活;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稍有不适感;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得数据进行评比时,通过SPSS 20.0统计学的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t值为检验计量资料(手术指标)时的数据代表,其结果为(x±s)标准,卡方值为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时的数据代表,其结果为百分比,针对组间数据是否存在差异时,主要以P值为基准,其临界值为0.05,当P<0.05时,则代表该数据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手术指标调查评比,见表1

2.2 各组治疗效果调查评比,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处于腰椎之间,其主要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其主要作用为降低摩擦对椎体产生的伤害,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易复发及病程长的特点,一旦患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皮椎间孔镜得以广泛应用,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将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常规治疗方案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将结果数据统计表明,各组手术指标评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各组治疗效果评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5.55%更高(P<0.05)。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对其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够充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晗.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健康大视野,2021(13):205-206.

[2] 覃海能.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癥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7):85.

作者简介:李洪涛(1981.1-)男,汉族,黑龙江木兰人,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骨外科,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效果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2:54
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9:01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治疗及护理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7:3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25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使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7:31
小切口治疗阑尾炎病人的应用与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6:25
胃溃疡通过西药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7:00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