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和教学也在进行着变革,在新的《新课标》中,针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内容,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高水平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地建设有效的小学信息化课程。以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案例,探讨以“自主探索”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室建设问题。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前言
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并不被人们所看重。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老师和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语文和数学。不过现在观念在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要进行变革,信息技术的来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过这门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思考,因此,这就要求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应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其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得出自己的判断。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1.任务驱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在小学信息化课程中,教师要运用任务驱动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并运用多种计算机技术进行问题求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探究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充分认识和思考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将课堂作业动机的科学化、理性化,并根据教育需求向他们提问,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思考。
通过采用该方法,既可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比如,在教授有关绘画的知识时,老师可以指导孩子们使用不同的绘图工具进行画画,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画作做成PPT用来展示,配合着美妙的音乐,让孩子们对计算机绘图的快乐和魔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作愿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动手式的探索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安排绘图作业,既可以有效地锻炼和锻炼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技能,又可以有效地刺激他们的求知欲,让小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中,以达到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教学效能,从而建立起一种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创设教学情境,凸显学生主体性
俗话说,学习最好的教师就是有兴趣。在小学信息化课上,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必须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上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在小学,孩子们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让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从而达到有效高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比如,在PPT的教学中,老师会先给大家做一些简短的说明,然后再由同学们进行小组的互动,再由两三个学识扎实的同学充当“小小老师”,进行小组指导,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探索的作用,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使课堂上的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和探索中。
3.融入游戏元素,营造良好氛围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大多数老师都会先把有关的内容告诉他们,而当遇到具有吸引力的计算机内容时,就会被老师所讲述的有关知识所影响。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往往会产生一种超乎寻常的亢奋感,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练习作业问题,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老师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并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游戏式的课堂教学,通过将知识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使其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从而达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例如“查文档”,老师在开始一项教学活动前,就把事先制作好的一款查找演示程序放在了学生的计算机中,并清楚地告诉同学们,要在这堂课上进行这个比赛,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计算机里的游戏程序。这时,怎样才能找到游戏软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对这款游戏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这些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好奇心来主动地参加新知的学习,从而真正地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室。
4.改变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自主评价意识
就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业上渴望被给予赞扬,只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他们才会更愿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努力。因此,老师们在平时讲课时,要特别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评估,老师的个人吸引力也会使他们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老师应该多倾听同学们的意见,能够从他们的反馈中反思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好。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也必须注重这样的交流与展评,让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提问,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需求,只有如此,老师们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结语
总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必须通过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探索精神。提高大學生的逆向思维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建设有效的小学信息化教室。
参考文献:
[1]谢如.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100-101.
[2]马随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9):97.
[3]戴朋利,徐水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0):47-48.
[4]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5]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小学,2014.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