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愈加频繁地应用于各个学科课堂中,不仅给教学带来诸多便捷,也丰富了教学形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它现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冀能在该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其物理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物理教学;意义;策略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职业教育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物理学涉及万事万物的自然现象,还有诸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和原理,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畏难心理,如果学生一直带着抵触心理去学习物理,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物理学也有许多有趣的知识,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教师如何将这些知识的趣味性展现给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生动直观地展示物理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求知欲。例如,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们对宇宙中的神秘事物,产生一种对物理学、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乐于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不知不觉中,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变得更加强烈,对物理的理解也会随之提升。
2.丰富实验的教学方式,灵活课堂
突破了过去只能在现场进行实验的限制,让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观看和模拟进行各种实验。一些实验设备体积大、不易移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物理实验教学更加灵活、新颖、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的局限。同时,它也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课堂创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相适应。
二、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引”模式
导引环节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物理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开启良好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投入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后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应用语言式导入和演示导入。但长期以来,两种方法一直都是一成不变的,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为了突破这种陈旧的导入模式,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课堂导引”课堂教学不失为一条良策。
例如: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语言导引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通过“课堂导引”的微课,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有关于惯性的现象,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生活现象来证明“在开车时,司机突然刹车,乘客身体前倾”,“短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多跑一段距离再停下来”等。然后提出问题:“有人认为‘有力量作用于物体,物体才会运动,在未施力的作用下,物体会静止,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理由’,大家认为这句话正确吗?”在这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选取一名学生作回答。然后,教师可以使用小车进行实验:用力推一辆车轮朝上的小车,小车移动并保持移动,撤去推车的推力,小车立即停止运动。指导学生结合现象思考以上观点是否正确。然后,我们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并探讨了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最后发现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这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课程内容,不但浓缩了知识点,使之直观简洁化,还调动了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引发他们主动探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借助微课堂,明确物理教学的难重点
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今学生接受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微课能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物理概念定义、原理等知识点以直观形象化呈现,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视觉等器官的需求,降低认知的难度,使物理课本中生硬死板的知識点变得简单易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大幅度地提升物理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应注重微课的应用,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仔细分析物理教材的难点,对比性、综合性地设计课程内容,有效地突出物理教材中的难点知识。
例如:学习“摩擦力”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前精心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微视频,有关典型的动摩擦的案例,以及不常发生的静摩擦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摩擦现象,在观察过程中,激起学生的思考与疑惑,待微视频播放完后,鼓励他们对“摩擦力”进行概括和归纳,试着对“摩擦力”下定义,这个时候,学生对摩擦力的知识有了初步的学习,也依托原有的生活经验与实例,开始对摩擦力现象有所思考和探究。最后,通过课上笔者的讲解与举例,进而学习摩擦力的性质、分类、计算方式等。这样,借助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做足充分的预习,往往能够获得事半倍功的学习效果。
3.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仿真式的物理实验
通过仿真模拟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以往物理实验条件、仪器条件差,实验操作中存在着安全隐患,限制了学生的实验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试验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电流和电源”一课时,在以前的实验中,老师要经常提醒同学们要时刻留意电流表,不要把正极和负极接错,这样就会让同学们产生畏手畏脚心理,而不敢动手实验操作。而通过仿真实验,模拟灯泡、电线、电流等实验全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可以随意操作,既能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信息化的普及,它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教育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它对优化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信息化教学视角探讨了职业教育物理教学,教师要结合职业学校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发掘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效突破教学难重点,最终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林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37):210-211.
[2]姚富华. 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202):16-17.
[3]余军宏. 中职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与实践[J]. 文渊(中学版), 2020, (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