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鑫涛
摘要:在高中美术学习阶段,学会美术鉴赏是所有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美术能力之一。只有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才能够更加关注美术学科,其鉴赏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学习阶段;美术鉴赏;主观能动性
引言:
在高中美术学习阶段,很多高中生把学习重点倾向了文化课,忽视了美术课。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取得更高的高考文化分数才是更加紧要的一件事。这种学习心理比较偏激,而且它违背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育要求。新时代、新要求、新人才。素质教育是新时代的教育潮流,它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能够发展,并且美术是美育教育的组成内容。
一、关于高中美术阶段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因的分析
1.1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价值
主观能动性可以理解为主动性,它是指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和喜爱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心态符合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能够巧妙的转变学习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并且积极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学习心态对学生来讲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们主动与教师交流,发现学习问题所在,并且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提高学生们对美术学科的关注
很多高中学生过于看重文化课,因而大部分的高中生并不是十分看重美术都没学科,而走美术艺考道路的学生则需要注重学习美术学科。无论学习美术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不感兴趣,他们还没有发现美术学科的价值。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的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关注。对于学科教学来讲,只有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心态能够提升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要求掌握美术学科知识和自主探讨美术学习方式。
二、关于高中美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具体手段的探讨
2.1高中美术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在高中美术学习阶段,美术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固态教学观念,努力迎合新时代的教育潮流,找到新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课堂说教的方式,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名画鉴赏,讲解教学的方式。比如,美术教师可以以毕加索《格尔尼采》为例。首先,美术教师需要先向学生们讲解一下画家毕加索的生平经历和《格尔尼采》的创作背景。然后,美术教师可以就这幅画中的人物形状,身体分布位置进行讲解。最后,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总结这幅画的主题: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让学生们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美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找出相同主题的美术作品,然后对其进行美术鉴赏,并说明自己的美术见解。对于鉴赏不到位的同学,美术教师可以指出不到位之处,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同时,美术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指导语气和表情,努力营造较为轻松的美术课上课气氛,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放松心态。
2.2举办美术鉴赏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美术世界
学习美术的场所不应该困于课堂上,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学习美术的更好方式应该是走进生活。美术教师应该明白这一点。比如,在学习鉴赏米勒的《拾穗》的时候,如果正值合适的季节,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察农民收稻谷的场景。这样做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农民收割稻谷的辛劳,感受画家米勒作画时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多多举办美术鉴赏活动,带领学生们前往当地的美术馆,讓学生们多多感受真实且全面的美术鉴赏意见。美术教师可以用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体会这些作品背后的画画技巧、人物表达情感和背景故事。
2.3机智应用多媒体,创造具体的美术图画鉴赏情景
随着时间的飞速流逝,多媒体已然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新型手段之一,它具有广泛的教学资源,因而美术教师可以把它用在美术鉴赏中。比如,在学习用心品味周围建筑之美章节的时候,在教学导入环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天安门、北京故宫、长城等等。然后让学生们思考这些建筑普遍具有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总结。美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课下各自查找一些自己心目中有名的建筑图画,并且查找这些建筑背后的创建者,建设故事。学生们可以分别组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进行美术鉴赏表演,小组代表需要向全班演示自己的美术鉴赏过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所选图画的感想。
结束语
迫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所有的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学会能够发现各种美。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应该得到变革和创新,以便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张梦星,刘苗苗,高班.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8):66-67.
[2]吴凯,李鸿浩,王一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J].中国艺术教育报报刊,2017,(13):58-59.
[3]姜乐虹,李明天,王一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06):13.
[4]江苏州,李白白,刘艺阳.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研究[J].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报报刊,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