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写作教学衔接策略

2022-04-20 07:10王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谋篇初高中逻辑

王琳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作文的评价体系越来越贴近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方向,基于言必有物,文必有法的思想,形成了以端正文风、理顺文脉、蓄养文气为重点的务实性写作评价方向。基于此,初高中的作文衔接教学的重点应该关注学生作文的文风、文脉、文气。其中文脉则为文章的结构逻辑。初中生更多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于议论性文体的写作显得手足无措,作文教学以此为目标突破口能降低升学陌生感,提高适应力。

关键词: 写作教学;衔接策略

一、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对写作表达逻辑的要求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注重“语言实践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证意识,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做到“在表达时,讲究逻辑,注重情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生动”。这对学生的逻辑清晰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初中教学更多侧重在形象思维,而高中更多在逻辑思维。所以在制定策略之前,语文教师需要摸准高一学生写作中的“逻辑结构”盲点,以便于在教学之初进行必要的重温、补充和提升。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策略

1.调查了解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

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摸底高一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些文章的构建逻辑和初中的议论文篇目来理顺逻辑思路。也可以通过比较课标要求和教材单元任务以及拓展性研究来思考明确,对于文章内在逻辑性的思路和结构方面的内容,初高中的要求难度不尽相同。在一线教学尤其是衔接年级如初三、高一的语文教师应基于对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逻辑线性表达和思维提升层面的精准掌握,并在以这样的熟悉为基础的前提下精准备课,抓住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以及针对学情的学案,才能让使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真正服务于作文的衔接教学。

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破解,通过跟踪教学及反馈的情况,了解了高中阶段的新生针对写作的问题的集中在不知何为结构逻辑,不知何为横纵向表达,更不知何为有效论證。我国现代教育的课本上,初中阶段的多以记叙性文学作品为主,散文居多。形象性思维的表达较多,对于文理的疏通和把握又没有写在教学课标上,有相当大部分好的范本篇目逻辑建构教学利用率不高,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在写作中将文脉清晰作为写作目标,老师也很难将其作为评分和修改重点。大部分同学在作文写作中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并且写作能力也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初中阶段,作文的要求相对简单。教师的评语大多集中在“字、词、句”的运用上,很少引导思考成文逻辑和顺序方法。所以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习惯于“金句名言”的堆砌、修辞手法的滥用、华丽辞藻的积叠以彰显其文采之斐然。但其实这样的方法和作文习惯是及其错误甚至危险的。很有可能会落于一种脱离实际抛却逻辑的空谈。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尤其初步接触议论文之时,很多学生甚至是初中的作文尖子生在写作中往往面对着不知道怎么开头,更不知道从何处找切入口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高中的作文题目类型、作文成文要求和作文的阅卷标准都仿佛断层似的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学生在面对题目的时候已经是“雾里看花”,下笔的时候更是“摸不着头脑”。而构段谋篇的能力就是在作文写作时最需要先有的思路,能让孩子在写作时找到突破口和思路框架,但培养孩子构段谋篇又是个缓慢的过程,骨架未定,皮肉焉附?这就需要我们的衔接教学中一定要有一些提前的意识引导和深层的思考和实践。

2.研究初中教材,利用迁移效应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写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文体骤然变多,基于此,高中老师在做构段谋篇的文体性写作教学时,一定不能全然割裂,要从初中教材中去寻找学生熟悉的可供教学的篇目和记忆点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树立学习信心和兴趣。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去熟悉初中教材,这样做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不断提高他们写作、创作能力。

例如,学习《拿来主义》时,高一学生的文章艺术手法学习难点集中在“驳论文”这个议论形式上,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驳论结构“以退为进”“先否后肯”地让学生明白,驳论的实质是先树靶子,批驳完成后再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在文法上的教学重点就得到了突破。 教师若能调动学生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便能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被激发。当然了,相应的衔接教学工作初中老师也必须承当任务,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思维思路的探究训练当成课堂的一个重要记忆点进行强调。

3.多途径构建作文成文的构段谋篇框架

(1)梳理文章文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高中语文教师要梳理出相应文本的思路,根据横纵细分,由讲到练的思路来教学,精细组织教学内容,并精心设计写作训练,可以进行微写作,仿写作等多种方式来组织作文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为贯穿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到文章的文理之美,逻辑之美。

例如,笔者是这样讲授《师说》这篇课文的议论思路的:明确认知议论文行文成文思路的重要性,这里引用初中课文《散步》中对于事件描绘的一个旨趣写法:五笔法加以佐证,让学生更加明白行文思路的重要性。给学生传达清楚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特点,理清思路。将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熟知知识点,如段落的中心论点、论证方式、论据支撑等并做好笔记。在学生尝试得出文章结构导图成分时巡视了解学情并及时进行辅导。明确划分段落结构:如《师说》第一段的纵向结构,第二段的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举例论证。开展仿段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写出一些简单议论句,再结合《师说》的具体内容来进行仿段练习。针对本科进行初高中的篇目联读得观点回看,如进行总结分析。笔者这样做能使学生对作文结构这个知识点产生较为系统的认识。在后续教学中,笔者会不定期地开展强化训练,以使学生有效掌握这个方法。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笔者还开展了培优教学,即补充讲解了文法文理的适用思路和恰当思路。这样做既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让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相当大的发展。

例如学生有仿《师说》作的《美说》:

众人之心必向美,美者,所以正心健体愉己助人也。人有生而美者,亦有后而美者。孰与高低?美而不自知者,其为美也,终不觉矣。皮相美于吾者,固以相为能,终有色衰,吾不羡也。心美于吾者,其闻道受业定高于吾,才学德业与日俱佳,吾心所向也。吾向美也,故不能为相所惑而失其本也。是故美人在骨不在皮,美亦恪心不劳形。

在创作这篇仿写文时,该生作为一个初次写作议论文的新手,通过熟悉教材文法能写出如此作品,令人十分惊喜。此段不仅做到了观点明确、结构井然、甚至还采用了文言文形式。实属写作教学之喜。

(2)将构段谋篇的文脉训练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从现实角度出发,作文构段谋篇的教学训练并非由知识基层上升到迁移训练层次井然的构建过程,先教再习的程式化教学方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要让学生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把握基础内容、厘清成文思路、概括思维要点,一定是基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贯穿扎实的语法知识教学以及进行即时升格的点拨。引导学生运用有效思路、紧扣的逻辑来解决实质问题。

例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属于一篇典型的时评文,所以我们在进行课文本身的分析解构之外,还要利用已学知识来进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现象级话题的解读分析,可以有机结合初中篇目《马说》,其针对当时社会中人才与伯乐的关系进行阐述的时评结构进行合作分析。再例如,《劝学》中的主体段落:“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包含非常巧妙严谨的议论问题段落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说明+层次递进+结论阐释),若能在日常教学中就注意到这个层次的教授和分析,就能让学生的日常课堂学习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成长在学习的道路上,往往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文教学本就是一个“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过程,策略十分重要。时代在进步,人才的定义也由从前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化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逻辑思路。面对新的教材改革和新的学科要求,语文人一直在上下求索,尤其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前路是光芒万丈,道路却可能曲折幽深。在作文教学的这条路上,做好了语言逻辑内在结构的衔接教学,就是为学科正名,文学是充溢着逻辑之美的。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衔接教育中感受到文本的寻微探幽之美。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代同步,走在教材之前,把握学情不仅只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了解学生的过去,担当学生的未来,吸收先进的理论方法,为其终身发展奠基。通过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进而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獻:

[1]莫培玲.出版时间2013年34期.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0450-9889(2013)09B-0037-01.广西教育.

[2]朱清.落实写作“可教” 细化过程指导[J].中学语文,2021(22):28-31.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民办学校初高中一贯制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谋篇初高中逻辑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实施“全阅读”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