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共青团:书写美的故事

2022-04-20 21:13:32胡同洲
中国共青团 2022年6期
关键词:淮安

胡同洲

清晨,倘若你在清江浦楼下读书,依稀可以听见青砖湿瓦里回荡着的周总理的童音。

傍晚,倘若你在里運河文化长廊上散步,恍惚可以看到灯火阑珊处闪烁着的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韩信、枚乘、陈琳、梁红玉、吴承恩、关天培……

“淮郡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说的是她壮阔绮丽之美,“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说的是她包容天下之美。

淮水安澜,润泽两岸。

仿佛错位了时空,我站在淮安洁净的柏油路上,一种恍若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一面面农家的外墙上,一幅幅水墨绘出乡村振兴之美。淮安共青团带领团员青年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火热场景扑面而来……

淮安,是革命老区、红色之城。

淮安,是新四军的重点活动区域和华中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新四军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与淮安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抵御外辱、共赴国难,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和无数革命奇迹。新四军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铁军精神”早已根植江淮大地。

如果灵魂有颜色,那淮安的魂一定是中国红。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小朋友节日快乐。

6月1日,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恩来社区“青年学习社”开展“童心向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活动,激励社区广大小朋友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做新时代爱国奋进的好少年。这是淮安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一个缩影。

团淮安市委组织全市各级团队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运用红领巾宣讲、寻访、研学、英雄中队创建等形式,引导队员学习党的历史,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塑造美丽心灵。

淮安市少工委副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许长春说,“回信记心间,争做好队员”活动,已成为淮安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抓手。

“主题会”上学党史。开展各级各类专题座谈会、学习会等,依托市、县、学校三级“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在全市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中广泛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新旅历史和党的历史,让“校园有宣传、课堂有内容、师生有演讲、学习有征文”,促进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研学路”中学党史。组建红领巾寻访小队,常态化开展“党的百年足迹”红领巾寻访、研学活动,开展“学习新旅光辉历史·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实践活动,把“行走的队课”开设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学习参观亲身感受10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

“诵读声”里学党史。以“诵读红色经典,学传百年历程”为主题,开展中小学生诵读大赛,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在红色场馆内设立“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岗位,持续开展“红领巾接力讲党史”活动,让少年儿童广泛参与、沉浸其中、深受教育。以独唱、合唱等方式,唱响少先队队歌、新旅团歌,录制展示“我唱队歌给党听”快闪视频,用少年儿童清脆的歌声,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少先队学重要回信精神、学党史是团淮安市委分众化教育的一个方面。

团支部方面,淮安9947个团支部以入团仪式、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团课、专题宣讲、实境教学、征文演讲等各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特别注重加强对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团支部整体活跃度100%,参与团员 148 万余人次, 在全市团员青年中掀起学习热潮。

此外,“信仰公开课”成为全市大学生的“必修课”。“号手岗队”“企业青年匠星”等品牌活动成为职业青年的“领航标”。“诵读学传”“翔宇青年说”等活动,让青年感悟身边榜样“青力量”。

2021年11月20日上午,团淮安市委在红色苏皖边“青年学习社”举办淮安各界青年代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活动。活动中,全体人员参观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深入了解了苏皖边区政府带领边区人民建设和保卫边区、巩固翻身果实、建设崭新的人民政权和为人民谋福祉的辉煌历史。学习交流中,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团淮安市委宣传部部长金婧介绍说,“青年学习社”建设是团淮安市委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团市委充分利用淮安本土红色资源,以青年视角、青年语言设计推出“一群小好汉的革命之旅”“铁军之路”等9条特色线路,通过实境团课、红色小剧场等形式,把线路建设为入队入团教育、社会实践的必选项,成为青少年喜爱的“打卡地”,盱眙县“铁军之路”青年学习社线路还获评江苏省省级“青年学习社”线路。

同时,组建百余人的青年讲师团,200场次走基层集中宣讲,成为广大青年在基层学习践行新思想、提升文化素养的特色平台。

在淮安,网络化引领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我把青春献给党”全市青少年新媒体竞赛展演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有220部新媒体作品、134个线下竞演节目报名参赛,覆盖青少年20余万人次。广大青少年结合淮安本土红色资源,通过情景剧、音诗画、情景舞蹈、原创说唱、快闪、MG动画等多种表演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讲好党的故事,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

团淮安市委书记何喆表示,团市委把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长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机制保障,着力实现共青团组织党史学习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

“一天的行程让我充分见识到了淮安近几年来的发展成就。从规划到建设,我看见淮安正向现代化都市大步迈进。‘雁归兴淮、共向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一位在外学子的青春诺言,淮安的今天我们看得到,明天我们来打造!努力求学,家乡的未来,我们使命在肩!”苏州大学学生戴飞宇说。

2022年2月11日,为帮助淮安籍返乡学子切身感受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团淮安市委开展了大學生看淮安——“雁归兴淮”专场活动,将红色记忆、产业图景、文旅项目串点成线,带领大学生沉浸式感受家乡蓬勃发展态势和历史人文底蕴,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团淮安市委书记何喆介绍说,“雁归兴淮”是团市委积极参与“双招双引”工作大局的一个战略安排。团市委通过这一战略和淮安籍在外学子保持紧密联系,建立“雁归兴淮”高校青年人才联络站,使“信息流”得以畅通,常态化联络淮安籍在外学子,市县联动组织700名大学生开展“暑期实习”,组织1000名大学生“看淮安”,让他们了解淮安,爱上淮安。同时,积极承办中青企协来淮考察交流、省青商会企业家县区行等活动,配合有关县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相对于“雁归”,团淮安市委还设计了“留凤”工程,打出“情感牌”,积极承办首届淮安大学生“520集体毕业典礼”和“929集体开学典礼”,打造“920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缘聚青春”青年人才交友联谊品牌,围绕“大学生留淮就业”“大学生创业扶持”等六方面,发布大学生“留凤”工程综合服务礼包等,吸引本地大学毕业生留在淮安工作。

不仅大学生就业的安排周密严谨,青年创新创业政策也是丰富多彩。

团淮安市委推进市县两级青创阵地建设,完善优化市青创空间功能布局,面向青年广泛宣传“淮安人才8条”和青年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针对在淮高校开展“直播荐岗”活动7场次,提供各类岗位6000余个。围绕市“333”主导产业发展,开展“一线有我,号队出列”主题活动。

“本次培训班内容全面,信息量丰富,指导性极强,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无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本次学习的知识为抓手,勇于实践,大胆尝试,走出一条创业创新的新路子。”盱眙金田源火龙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锦志无限感慨地说。

2021年5月18日至21日,团淮安市委承办由团省委举办的2021年“新农菁英”训练营(第五期)暨省“青马工程”农村班集中培训,来自全省各地的110名农村青年前往淮安恩来干部学院参加训练营。活动中组织学员参观了“淮味千年”旗舰店、涟水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红窑瑞丰农业、红窑裕淮菇业等4家优秀农村青年创业企业。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现场参观和实地交流,了解了最新的农业政策、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发现了新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

组织开展农村新农菁英人才培训班,是团淮安市委实施的“新农菁英”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个计划包括,举办乡村振兴网络直播大赛淮安地区赛,发放“新农菁英贷”超3亿,组织开展农村新农菁英人才培训班,培训200余人。优秀的创业青年人才被不断孕育出来,盱眙县也获评团中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重点县”,是江苏省唯一一家。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美丽的梧桐树,团淮安市委已早早种下,越来越多的凤凰正在聚集、归巢。

“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敢为人先,实干求真”……一幅幅清新靓丽的主题墙绘作品呈现在淮安老乡们的房屋墙上,一幅幅贴近乡村的墙绘作品为老百姓生活增加不少色彩。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手绘乡村的活动,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为家乡发展助力,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当地百姓看着墙绘的欢声笑语,使我更加充满力量,一点也不觉得累了。”满身油彩的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朱文龙激动地说。

2020年,全国持续8年的脱贫攻坚画上圆满的句号,乡村振兴掀开新的篇章。这年的9月28日,由共青团淮安市委承办的江苏省“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活动,在首批江苏全域旅游示范区金湖县荷韵小镇启动。

一幢幢联排低层住宅前,整齐划一的两层楼房,配上精致的小院,白墙黛瓦倒映在清澈的荷塘中,荷韵小镇就像荷花一样,清新美丽。一进小镇的大门,就看到迎面墙体上的巨幅荷花水墨熠熠生辉,与荷韵小镇融为一体。

团金湖县委书记杨阳介绍说,团金湖县委积极融入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以“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引导青年志愿者用指尖上的笔墨绘出会说话的美丽乡村,真正把主题墙绘融入到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之中。团金湖县委高质量完成金湖县荷花荡社区400余平米墙面的绘制,拉开了“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活动序幕。

金湖县的“手绘乡村”代表了淮安的特点:助力农房改善工程。

淮安所在的苏北地区很多农村住房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时间长、居住环境差、布局散乱。不少农户都有住房改善的意愿。2018年8月,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启动了苏北农房改善项目。2019年初,江苏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三年改善30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目标,并且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原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了。

为让村民有直观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墙绘志愿服务按照宣传告知、民意调查、优选设计、组建团队、保障实施等工作流程开展。

在前期,当地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宣传,并通过沟通互动、走访调研、实地察看,在尊重村民民意、征求村委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墙绘具体地点。

低矮的墙体相对简单,志愿者们和青年艺术家按照设计方案调色勾勒、挥笔涂绘,一幅栩栩如生的荷塘山水跃然于墙上。

高的墙体还需要搭起架子,整个团队的配合就显现了出来,有的志愿者在架子上挥笔作画,有的志愿者在地面矫正方位,还有的志愿者调配色彩,为作画做好准备。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房祥莉老师说,同学们在“手绘乡村”实践中发挥了专业特长,为美丽乡村作出了贡献,也得到了成长中的锻炼。

“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重点突出了“三个美”:一是以小见大,提升乡村“处处美”:围绕农房改善这一现实需求,大学生志愿者、有艺术特长的团员青年、新兴青年群体用巧思妙想把一些可以墙绘的农房连成一道道乡村“美景”。二是因地制宜,彰显乡村“特色美”:志愿服务团队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村庄特色、发展特点,注入生态保护、历史民俗、文明乡风、红色文化等元素,以水墨之力绘出乡村振兴之美。三是内外兼修,带动乡村“内在美”:结合活动契机,青年志愿者通过深入乡村参与水源保护、水体污染危害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文环境提升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1日,第二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淮安地区推介会走进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及部分在淮文化创意公司。第一届“青绘乡村”比赛淮安参赛队伍有3项参赛作品获得省级奖项,团淮安市委社会联络部负责人侯秉树介绍说,“手绘乡村”是在房屋墙体上作业,给大家带来视觉上的直观体验,而同为“青年风尚进乡村”的“青绘乡村”则是对乡村环境改善、建筑性能提升等提出综合设计方案。今年的青绘乡村比赛共有30支淮安队伍参赛,期待他们获得更好的成绩,也期待各位来淮的青年设计家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笔触,与美丽淮安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团淮安市委书记何喆说,团淮安市委积极响应“凝聚青春力量,助力美丽江苏”专项行动的号召,推进实施“青春新风”共创文明江苏、“绘美乡村”增彩生态江苏、“河小青”助力水韵江苏三个版块的活动,引领广大青年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手绘乡村”主题墙绘志愿服务活动就是“绘美乡村”增彩生态中的子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团市委会一如既往地为地方发展、为民生改善贡献青春力量。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话道尽了改革的精髓,也指明了改革的方法。正如对于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淮扬运河来说,如果没有吴王夫差为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而进行的开凿,就没有淮扬运河的前身——邗沟的存在。

所以,改革是美的,美在改革前的宏伟蓝图,美在改革期间的奋斗过程,美在改革后的累累硕果。

2019年10月,经党中央书记处同意,团中央直接推动20个县(市、区)开展了首轮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取得了一批重要工作成果。

2021年6月,为进一步增强改革举措的适用性、普遍性,经商相关地方党委、省级团委审核推荐,团中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确定了619个县(市、区、旗)参与本轮扩大试点。

盱眙,作为淮安市唯一的团中央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盱眙经验”。

“盱眙经验”主要实现了“四个全”:全流程规范团干部选用、全领域覆盖团组织建设、全方位加强团员发展管理、全要素保障改革落实成效。

团盱眙县委书记朱超自豪地说,2021年度,盱眙县共青团工作综合目標考核在全省96个县市区中位列第2,在淮安市县区中位列第1,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全市,我们坚持大抓基层工作导向,不断深化团的自身改革,建强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团干部队伍,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在全市所有镇街实现‘青年之家’全覆盖,建立91个‘联青服务站’。”团淮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严文说。

为进一步有效服务青年,团市委建立“联青服务组”机制,团市委书记室和各部门联合54个市直单位和学校团组织,建立9个联青服务组,围绕6大主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定期下基层、广调研、听意见、送服务,提升上下级团组织协同发展效能,提高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021年,累计下沉走访32次,收集并解决青少年及青商企业等问题需求49条。

与此同时,团市委加大了基层团组织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推进智慧团建。推行“团支部工作清单”制度,进行对标定级,整顿软弱涣散团组织974个,清理“空心”支部 413个,实现了基层团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工作机制。派发部门基础工单,镇街、机关、学校及行业团工委工作指引,落实项目化运作机制。完善青年典型选树培育机制,面向基层一线选树更多履职担当、爱岗奉献的青年典型。

继续深化少先队、青联、学联改革。编印《少先队员成长手册》,这在江苏省是唯一的。开展分批入队,构建红领巾奖章激励体系。深化“双积双评”入团制度,严格规范团员发展,团员先进性不断展现。优秀青年团员推优入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团淮安市委书记何喆表示,我们将勇立政治引领的“潮头”,激发追逐梦想的“劲头”,满足青年成长的“盼头”,形成融才汇智的“势头”,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扛起“淮安城市复兴梦想”的先锋使命,为“美丽淮安”办成更多党政关心、青年关注的好事实事。

猜你喜欢
淮安
淮安清江浦区专委牵头 遇事不愁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2
基于LBS应用的淮安美食推荐类系统的研究
天下水工看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2:00
梨园寻梦淮安缘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0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