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特色实践;思考
摘 要:文旅融合开启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篇章。文章以杭州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特色实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3-0007-03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旅融合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动能和新趋势。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结合旅游元素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提升旅游品质,为旅游发展注入文化灵魂。杭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拥有西湖文化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大运河及良渚古城遗址等重要旅游名胜古迹,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基于此,杭州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大篇章中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
1 杭州图书馆文旅融合工作的特色实践
1.1 旅游特色资源建设
“声音图书馆”是杭州图书馆依托“作家公社”平台,为进一步丰富多媒体服务模式、延伸扩展阅读服务内涵而特设的文学性选读和音频推送栏目,目前有“西湖传说”系列15辑、“西湖名胜古迹”2辑、“杭州历史文化主题”2辑,2008年“西湖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15年,杭州图书馆陆续建设了介绍杭州景区的石刻造像数据库、杭州建德市建德乡土建筑与民俗文化数据库、良渚文化特色数据库等,其中良渚文化数据库收录论文765篇、专著45本及器物图片3,000余张[2]。2017年,该馆建设杭州地方文献数据库,主要收集杭州旅游文化、水系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从古至今杭州城市发展情况和杭州历史文化[3]。
1.2 休闲文化公共空间建设
1.2.1 “图书馆+景区”。杭州植物园位于美丽的西湖边,是一座具有公园外貌兼具科学研究功能的植物大观园,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访。2017年4月,杭州图书馆与杭州植物园合作建立杭州图书馆自然主题分馆,面向公众开放。自然主题分馆拥有包括自然绘本、园艺种植养护等1,700余册科普读物,同时围绕“自然”主题组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引领公众感受自然之美,倡导自然生活理念,激发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4]。2018年12月,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在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慈母桥村正式开馆,所藏5,000余册图书基本都与茶文化相关,公众在这里不仅能看书,还能参加各类茶文化主题活动,如体验茶制作、观看茶艺表演等。茶文化主题分馆以茶为介,以书为媒,传播、传承、发展茶文化,用茶的语言讲述杭州故事,讲述中国文化。
1.2.2 “图书馆+酒店”。旅游六要素包括“食、宿、行、游、购、娱”,食排在第一位。为此,杭州图书馆特别开设了李白诗词文化主题分馆,该主题分馆是杭州图书馆首次尝试与酒店餐饮业合作,将文化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而建的24小时营业图书馆,在极大方便酒店旅客和周边居民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和酒店餐厅的知名度。美食与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使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体验精神大餐带来的愉悦。
1.3 特色文化活动
1.3.1 文化旅游讲座沙龙。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文化旅游讲座,不仅能够丰富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内容,拓宽大众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还能够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基于此,杭州图书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杭州宋韵文化、历史故事、文物遗迹、艺术留存等讲座活动,传播历史文化,宣传杭州旅游资源,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助力。
1.3.2 开展人文走读体验活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图书馆积极与杭州各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合作,扩大文化旅游服务的地域范围,制定特色旅游线路,把图书馆嵌入景点和历史建筑当中,以“阅读+行走”的形式开拓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文化旅游生态圈[5]。例如,杭州图书馆将“文澜大讲堂·走读杭州”系列活动引入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低碳科技馆;将“走读东南佛国”系列活动打卡虎跑公园、净慈寺、灵隐寺;与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云文武杰太极禅等合作组织“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阅·动·历史建筑,助力文化自信”文化体验之旅活动等。“图书馆+运动+旅游”的人文走读体验活动模式突出文化特色,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直观感受,使市民和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有效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情感体验,是杭州图书馆文旅融合创新服务的生动实践。
1.3.3 参与大型文旅体验活动。2021年,“宋韵杭式生活节”在杭州孔庙开幕,杭州图书馆积极参与并打造了“宋韵书房”展示体验区。“宋韵书房”围绕两宋文化配备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市民和游客在图书馆员的导引下品读杭州地方文化特色图书,观看杭州图书馆自制的“一舟品书”微视频,了解活色生香的两宋文化历史。
2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顶层设计缺失
当前,文旅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因为国家层面还没有针对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出台相关文件、办法等,公共图书馆缺乏参与文旅合作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规划与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因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足,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合作多以自发性合作居多,且文旅服务质量欠佳。
2.2 图书馆资源储备不足
公共图书馆资源储备不足包括以下两点:一是缺少对服务对象的调查研究,没有充分掌握服务对象的喜好、需求等。二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服务存在缺乏运作经验、服务质量不高、品牌影响力弱、复合型人才匮乏、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
2.3 主题图书馆文旅融合矛盾突出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当前杭州图书馆已建立20余家主题图书馆,打造了一艘品质化、社会化、标准化和融合化的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航母”。主题图书馆在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公众个性化、专业化的阅读需求,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图书馆+酒店”作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探索的创新模式,以书为媒,让阅读融入生活,但在旅游旺季或就餐高峰期酒店空间会异常嘈杂拥挤,游客与读者的空间利用矛盾突出暴露出来。
3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思考
3.1 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文旅融合是一项长期建设任务,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行政管理制度及城市规划等将深刻影响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走向,“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总思路为公共图书馆指明了方向。公共图书馆应认真学习当地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文化政策导向,加强文旅融合意识,树立文旅融合理念,通盘考虑顶层设计并制定本馆文旅融合实施策略,在经费分配、业务培训、营销推广、人才储备、业绩考核等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文旅融合服务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依据馆藏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与学校、旅行社等建立合作机制,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以阅读为切入点打造研学游服务。
3.2 加强数字文旅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应坚持注重地方特色,从广度、深度、高度挖掘地方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开发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特别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群体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提供精准服务;另一方面可将纸质文献资源转换为数字资源,借助VR、3D等技术展示名胜古迹、壮美山河,让大众可以直观感受图书馆的数字便捷服务,构建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新业态。
3.3 探索主题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
特色化和专业化是图书馆在面对旅游市场主体时的竞争力所在[6]。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开放夜间市场,发展夜间经济。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夜间经济的一部分,公众的需求倒逼图书馆的文化空间和服务功能向夜间延伸。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与公众实际需求,在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水平、环境条件和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特色主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可以根据其运营的灵活性把服务维度向时间维度延展,在旅游旺季延长开放时间和服务时间,同时开展图书馆夜间文化活动,打造24小时不打烊主题图书馆,探索主题图书馆文旅服务模式,满足公众需求。
3.4 组建文旅合作联盟
文旅融合给公共图书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公共图书馆既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创新服务,又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更多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列入法律条款,从设立主体、享有权利、扶持政策、参与方式等层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给予支持。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寻求与旅游景区、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展览馆、美术馆、摄影协会等组织和机构的合作,组建文旅合作联盟,制订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协作带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参与、举办与文化旅游有关的国际会议、节庆活动、展览会、交流会等,扩大和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陶琳.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创新非遗保护工作之探索:以杭州图书馆对国遗项目“西湖传说”的保护为例[J].图书馆,2020(11):83-87.
[2]良渚文化特色数据库[EB/OL].[2021-10-28].https://www.hzlib.net/szzytszy/161.htm.
[3]杭州地方文献[EB/OL].[2021-10-28].https://www.hzlib.net/szzytszy/2518.htm.
[4]杭州图书馆自然分馆[EB/OL].[2021-10-28].https://www.hzlib.net/fwwd/4142.htm.
[5]石璞,沈艾,王諾.打造展示文旅融合发展的“杭州窗口”: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4):25-31.
[6] 双林平.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20-28.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