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文 童学林 李永兴 王孝东 陈书鹏
(1.云南驰宏锌锗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2.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掌子面是矿山生产的第一现场,直接关乎着矿山的生产量,但通风是一个困扰各矿山多年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风量低、污浊空气停滞等一系列通风问题,严重危害工作面人员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1]。目前,掌子面通风主要采用局扇接风筒的形式,利用计算公式,根据巷道的断面积求解出巷道的风量,得出通风布置参数的最优值,通过各通风参数优选出局扇与风筒[2-7]。很多矿山与学者针对此类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没有取得有效成果。因此,需对掌子面的通风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本文以云南省某矿1175 m分段掌子面为研究对象建立多个通风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出最佳方案。该矿采用下向进路式采矿方法,通风距离长、温度高、湿度大且通风困难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8]。分段沿脉总长265 m,共3条出矿道,1#出矿道长度为93 m,2#出矿道长度为120 m,4#出矿道长度为120 m,掌子面至回风井最远距离分别为245、150、210 m,施工断面积8.37 m2(3 m×3 m)。采用一次起爆,每炮装药量20~30 kg,炮烟排放时间为20~30 min。据现场情况,采场通风主要分为“掌子面—沿脉”与“沿脉—回风井”两段,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1#出矿道与2#出矿道接风筒至出矿道与沿脉交汇处,污风通过沿脉局扇抽到分段回风井,4#出矿道采用局扇接风筒的形式将污风抽到回风井,两部分属并联关系。出矿道抽出式局扇吸入口距工作面约6 m,型号为JK67-1№4.5,沿脉局扇型号为JK67-2№4.5,接直径400 mm柔性风筒,如图1。
1、4、7—掌子面;2、3、6—出矿道与沿脉交汇处;5—分段回风井图1 分段通风及设备布置现状Fig.1 Current status of segmented ventilation and equipment layout
1)风速风量低,温度高。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20规定,作业面最小风速为0.25 m/s,温度不得高于27 ℃。分析表1,掌子面风速风量实测值与标准值比值为0.32~0.48,达不到通风要求;3个掌子面温度分别为28.4、28.6及27.8 ℃,均超过标准值。
表1 作业面通风参数
2)通风设备选择不合理。经计算,出矿道选用1台7.5 kW局扇接直径400 mm柔性风筒,需克服的通风阻力为3 665.84 Pa,风量为3.01 m3/s;分段沿脉选用1台11 kW局扇接直径400 mm柔性风筒,需克服的通风阻力为4 568.41 Pa,风量为6.27 m3/s,所选局扇无法满足通风需求。
3)风筒漏风严重。如图2、图3,现场调查过程中,局扇与风筒接口不严密,风筒破口或裂缝。
图2 风筒破口Fig.2 Breaking of the blower
图3 局扇与风筒接口不严密Fig.3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local fan and the air duct is not tight
为满足作业面风速风量,优化方案选用混合式通风。现场施工断面较小,出矿道风筒选择直径400 mm与500 mm柔性风筒,沿脉风筒使用直径500 mm及600 mm柔性风筒。分别按排尘、排炮烟和最大班作业人数计算需风量,结果显示按排尘计算风量最大。排尘风速选取0.25、0.30、0.35、0.40、0.45、0.50 m/s,提出6种通风方案,0.40~0.50 m/s排尘风速方案的制定考虑到掌子面具有高温现象,通过增加风量降低作业面温度。对各方案需风量、局扇供风量及风机全压等参数进行分析。
压入式局扇风机风量(掌子面需风量)Q压入=VS,V为排尘风速,S为施工断面积,抽出式局扇风机风量Q抽出=1.2Q。不同排尘风速条件下,用风段局扇的风机风量如图4所示。
图4 局扇的风机风量Fig.4 Fan air volume of local fan
由图4可知,断面积不变,风机风量与排尘风速成正比关系。不同排尘风速下,压入式局扇风机风量2.09~4.19 m3/s,抽出式局扇风机风量2.51~5.02 m3/s,分段局扇风机风量5.02~10.05 m3/s。
随访期内,12例(21.1%)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量平均(57.7±48.3) mL(12~167 mL)。其中,5例为少量硬膜下积液[(17±4.7)mL],4例为中等量硬膜下积液[(47.8±7.9)mL],3例为大量硬膜下积液[(128.3±40.1)mL]。
为保证掌子面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出矿道内污风被压入掌子面,压入式局扇安装位置靠近分段沿脉,通风长度为70 m。为防止压入的新鲜风被抽出,压入式局扇与抽出式局扇水平布置距离大于10 m,1#出矿道掌子面通风长度175 m,2#出矿道掌子面通风长度80 m,4#出矿道掌子面通风长度180 m,各用风段局扇供风量如图5。
图5 局扇的供风量Fig.5 Air supply volume of local fan
局扇的供风量如图5所示,局扇在对掌子面供风的过程中,存在漏风现象,局扇的供风量应大于局扇的风机风量。
为降低风筒风阻,排尘风速取0.40~0.50 m/s时,出矿道抽出式局扇所接风筒直径为500 mm,排尘风速取0.45~0.50 m/s时,沿脉风筒直径更换为600 mm。风机风压要克服风筒的通风阻力及风流出口的阻力。由计算公式[9]可推出风筒风阻与风筒直径的五次方成反比,风机风压与排尘风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即各局扇需要克服的通风阻力如图6。
图6 局扇的风机风压Fig.6 Fan wind pressure of local fan
分析图6,6种通风方案压入式局扇均接直径400 mm柔性风筒,风机风压随着排尘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方案4、方案5与方案6将出矿道抽出式局扇风筒由400 mm更换为500 mm,风筒风阻降低3.32倍,导致排尘风速在0.35~0.40 m/s变化过程中,风机风压大幅减少。方案5与方案6沿脉风筒由500 mm更换为600 mm,风筒风阻降低2.49倍,因此,排尘风速0.40~0.45 m/s变化过程中,风机风压呈下降趋势。
利用层次分析法[10-11],结合矿山采场通风资料及特点,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从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三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完成最优方案的选取[12-14]。技术性指标为排尘风速、采场总风量与风量供需比,安全可靠性指标为风机运转稳定性、风流稳定性与管理难易程度,经济性指标包含吨矿通风电费、通风改造费用与维护费用。
分别对方案各指标进行计算、打分,见表2。
表2 优化评判指标数值表
1)不同指标的权重值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指标权重值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Fig.7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of index weight value
2)在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比较时,通过引入9标度法对比分析,判断矩阵中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见表3。
表3 9标度法含义
3)利用专家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采用归一化法处理,得出不同因素权重值。
①目标层与准则层权重值计算
表4 A-P权重值计算
计算得:λmax=3,CI=0,RI=0.52,CR=0<0.1,可判定判断矩阵A-P一致性水平较高。
②准则层与指标层权重值计算
表5 P1-Ci权重值计算
计算得:λmax=3.009 2,CI=0.004 6,RI=0.52,CR=0.008 9<0.1,可判定判断矩阵P1-Ci一致性水平较高。
表6 P2-Ci权重值计算Table 6 P2-Ci weight value calculation
计算得:λmax=3.009 2,CI=0.004 6,RI=0.52,CR=0.008 9<0.1,可判定判断矩阵P2-Ci一致性水平较高。
表7 P3-Ci权重值计算
计算得:λmax=3.003 7,CI=0.001 8,RI=0.52,CR=0.003 6<0.1,可判定判断矩阵P3-Ci一致性水平较高。
③目标层与指标层权重值计算
根据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可以得到层次总排序结果,A-C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如表8所示。
表8 A-C权重值计算
计算得:CI=0.003 5,RI=0.52,CR=0.006 7<0.1,可判定判断矩阵A-C一致性水平较高。指标的权重排列顺序为:W=[0.215 6,0.118 9,0.065 5,0.107 8,0.059 5,0.032 8,0.259 2,0.091 9,0.048 9]T。
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模糊理论[15-16],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引入指标权重系数,得出最终评价结果[17-18]。通过表5选取最优参考序列,排尘风速、总风量、风量供需比、管理难易程度、风流稳定性和局扇运转稳定性指标值越大越好,吨矿通风电费、维护管理费用和通风改造费越小越好,最优参考序列:U*=[0.5,12.56,2,9,9,9,3.41,7.07,2.4]。
根据最优参考序列及三个优化方案指标值建立初始矩阵:
消除各评价指标的量纲效应,需对样本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19]:
其中,B*=[1,1,1,1,1,1,0,0,0]为最优指数的参考序列,对矩阵U处理得出模糊矩阵R:
结合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系数W=[0.215 6,0.118 9,0.065 5,0.107 8,0.059 5,0.032 8,0.259 2,0.091 9,0.048 9]T进行计算,可得C=RW=[0.6,0.617 5,0.574 8,0.677 2,0.654 8,0.671 7],故C3 1)对云南省某矿掌子面提出6种混合式通风优化方案,以层次分析法作为方案对比工具,提出9个判定指标,各判定指标权重系数W=[0.215 6,0.118 9,0.065 5,0.107 8,0.059 5,0.032 8,0.259 2,0.091 9,0.048 9]T。 2)以指标数值为基础,建立模糊矩阵,结合指标权重系数,得出方案权重值C=[0.6,0.617 5, 0.574 8,0.677 2,0.654 8,0.671 7],确定方案四为最优方案,通风效果最好。 3)优选方案可有效改善掌子面作业环境,为矿山生产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