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金
【摘要】现代化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当前素质教育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语文课程教学性质挖掘潜在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各项语文技能的培养。虽然当前重视教育工作的创新,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语文技能的均衡发展,但是仍旧存在只顾知识讲解、写作技能发展的情况,教师不重视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通常在课堂中利用集体阅读时间展开朗读工作。为了促进朗读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师应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全新课堂,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多样化教学环境,间接促进课堂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实践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在进行朗读教学工作时存在形式主义的教学情况,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堂重点知识讲解中,对于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学生缺少情感体验,在朗读中难以结合主题思想产生个人体会,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情境枯燥,缺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融入,学生难以融入朗读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当深入了解课文中心思想,在教学中利用歌曲等外力创设情境,渲染浓厚课堂氛围,促进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时长较少。初中阶段学生需要为会考及中考做准备,家长要求及时留心学生文化成绩的发展情况,通常教师将大部分语文时间集中在知识教学中,朗读教学通常结合导入工作一同进行,教学时长较短无法发挥其教学作用。
其次,课堂情境单调。大部分教师仍旧重视学生成绩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完全让学生自行结合教材展开朗读工作,课堂氛围较为单一学生无法融入情景。
最后,朗读教学存在形式主义,通常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只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情节,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没有将精力放在学生朗读水平的发展中,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结合课堂主题,重视情感激发
不同文章的创作思想有所不同,每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想让学生顺利开展朗读活动。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应当全面了解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创作背景进行情境创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展开导入工作,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情感,学生在朗读中饱含浓烈的思想感情,情感体验逐渐深厚,在朗读中融入故事情境,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时,该篇文章围绕秋天凄凉的景色展开描写,其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描写风格带领学生浏览图片内容,结合秋天的情境选择相应的歌曲。教师利用录音及课件的播放让氛围逐渐形成,可以让学生自主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利用真实且具有生动性的句子为读者讲述自己不愿回首的痛苦经历,教师在学生朗读中可以適当播放作者双腿瘫痪不能自理的视频,结合秋天凄凉的景象塑造浓厚的氛围。教师在学生朗读过后应当利用问题检验学生阅读情况,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中所描写的“我与母亲”的对话,让学生感受不同片段所表达的心情,抒发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在学生朗读过程,教师应当结合本篇文章内容进行朗读技巧的传授,在朗读这种具有强烈情感氛围的课文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变化,其中结合故事情节改变语言气场,及时应对情节变化改变轻重音,以此凸显跌宕起伏的故事氛围,提升朗读教学质量。
(二)创设多样情境,增加课堂体验
课文中人物形象多种多样,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故事情节带来不一样的韵味,为了通过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学生知识体验,教师可以结合课堂主题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其中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人物利用角色扮演法展开朗读工作,或者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分段朗读,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利用情境教学法学生朗读热情逐渐燃起,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课堂体验逐渐增多。教师通过多样化情境的创设给予学生发展个人能力的机会,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理解其中故事情节,后期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时,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应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以此积累更多语文素养,在高效语文课堂中逐渐发展。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教学时,本篇课文内容围绕作者母亲这个人物展开叙述,语言生动质朴、情感深厚,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以此展开朗读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利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感受“朱德”与“母亲”在不同事件中的情感变化,其中小组成员初步结合故事情节展开讨论,教师让学生在了解人物的基础上利用角色扮演法展开朗读教学,能够提升朗读教学效果。其中母亲勤劳朴实,生活艰苦但却从未怨天尤人,母亲聪明能干坚忍的抚养朱德一家长大,在当时的时代作者通过文章细节描写表达了个人对母亲的感恩和爱护。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初步利用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当时时代的背景,通过真实事件的讲解激发学生思想感情,在朗读中教师应当结合情节引导学生注重情绪变化,改变轻重音,以此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增加班级学生情感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利用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结合课文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当前发展需求进行情境创设,其中教师可以围绕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等创新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情境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朗读中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分享朗读体会,以此活跃学生逻辑思维,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雪玲.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31):1.
[2]季诚进.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1):53-55.
[3]胡冬颖.返璞归真书读有声——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