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2-04-19 21:42淳艳丽代加雷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创新创业

淳艳丽 代加雷

摘 要: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当中。然而,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遭遇各种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政府、高校与社会应通力合作,完善法制保障、补齐教育短板、健全帮扶机制,为大学生创业筑牢法律风险的防护网,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 法律风险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179-03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持续攀升。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显示,95%的大学生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储备少、风险认知和防控能力欠缺,往往遭遇法律风险,导致创业失败。当前,立足于大学生应对创业法律风险不力的困境,通过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整合有利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风险教育,提供法律服务,是引导大学生依法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風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以控制和减少因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为目的,采取科学的、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策略和方法,通过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和化解方案的实施,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的管理过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还是国家战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塑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力支撑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契机,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加快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赛事活动。以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截至目前已举办七届,2021年参与高校共4347所,参赛项目228万余个,共有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政府、高校、社会应共同努力,培养具备法治素养的优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不超过5%。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从创业组织的选择到创业资金的筹集,从经营活动的开展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从知识产权的保护到创业纠纷的解决,无不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能触发法律风险。因此,有效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决定性因素。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现状

为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课题组对湖北部分高校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了一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希望学校及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帮助他们创业成功。

(一)对创业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深知“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年轻人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的精神使得34.84%的大学生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但在“当代大学生创业中的核心风险”中,47.42%的大学生选择了财务风险,只有10%的大学生选择法律风险。这说明,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并未意识到法律风险才是创业成功应当规避的最核心的风险。

(二)对创业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够

79.68%的大学生认为,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是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71.94%的人也意识到法律的运用对于防范创业风险作用很大,但只有11.29%的大学生对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一些,仍有22.58%的人完全不了解。对于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85.81%通过媒体和网络介绍,60.32%通过课堂的学习。这反映出在校大学生获得创业法律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且获取的知识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在“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会采取哪种方式解决(多选)”这一问题时,84.19%选择向律师寻求帮助,61.94%、54.52%的学生会向学校、父母亲戚求助,但仍有54.19%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对于“影响诉诸法律手段的原因”,66.77%坦陈,由于法律意识欠缺、完全没有想到运用法律维权。由此可见,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创业过程中资金筹集、组织设立、合同订立及履行等各环节给大学生带来的问题,大学生都无法运用法律手段有效解决。

(四)创业法律帮助的需求非常强烈

在“为了成功自主创业,希望社会各界做好哪些工作(多选)”这一问题上,87%希望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77.42%希望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鼓励创业,加强与大学生的合作;74.17%希望学校完善自主创业管理模式,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70%也意识到自身加强责任意识,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同样重要。关于“对学校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等创新创业类课程有什么要求、建议?”“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法律服务?”,学生们提出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增加课程时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创业实践等建议;也表达了希望加强法律宣传、进行法律咨询、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发放法律手册等诉求。

三、现有培养机制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法律风险教育存在短板

1.创新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的意识淡薄。就目前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偏重于市场机会识别、项目团队组建、市场营销推广等技能训练,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培养,目的在于点燃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没有意识到法律风险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将防范法律风险教育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目标和主要诉求,忽略了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及法治思维的培养和教育。

2.创新创业法律风险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意见》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很多高校仅开设了《创业基础》课,并未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相关的课程,缺乏课程体系的统一规划和合理配置。此外,笔者对目前国内较大的中国大学MOOC网、学堂在线、智慧树三大线上课程平台进行搜索发现,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类课程不到20门,注重法律风险防范的实践类课程则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课堂外学习创业法律知识的需求。

3.创新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的内容碎片化。创业法律风险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律风险教育的内容涉及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社会保障法、刑法、诉讼法等各领域,需要进行全面梳理和高度提炼。就目前来看,高校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的内容要么基本为零,要么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设计。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来说,开展法治教育内容的课程仅为《思想道德与法治》。然而,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法治”部分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教学内容为法的基础知识、法治体系、法治道路等,并未涉及具体法律知识。

(二)创新创业项目扶持中法律指导和服务缺失

目前,许多高校按照《意见》要求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园区,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项目指导,提供场地、经费、物质等支持,但鲜有帮助创业大学生有效应对法律风险的法律指导、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政府也未很好地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法律风险的宣传、教育、帮扶,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抵御创业法律风险。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培养的路径

法律风险,虽然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风险,可以通过预先识别和防范、事中控制和化解、事后弱化和消解。但是,它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应整合资源、有效联动、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创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一)政府为主导,完善法治保障、健全帮扶机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完善的法治体系保障。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大学生创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其法律义务。在期待国家制定具有指導意义和统领地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法》等法律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可从政策制定、法律执行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政府还应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一方面,积极扮演好宣传者的角色,加强创业法治宣传工作,倡导正确的创业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意识。其次,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整合人力资源、司法资源、传媒资源等,构建创新型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信息、法律等服务。如,可以本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基地,组建创业法律援助律师专家团队,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最后,积极建立合理的风险防御平台,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评估中心,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行为进行法律风险评估,为其提供法律风险应对和解决方案。

(二)高校为主体,更新教育理念、补齐教育短板

1.明确教育目标、更新教育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跳出功利化、狭隘化、简单化等倾向,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培养能力素质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把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尤其是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国家的政策导向、学生的个体诉求、社会的整体需求,树立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2.健全课程体系、丰富教育内容。按照《意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创业法律教育的需求,建立“分层多元”式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1)创业法律意识类课程。依托现有《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公共课程,面向大一学生进行初阶法律意识教育。课程中嵌入创业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依法创业、尊重交易规则、防控法律风险的意识。在教育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创业与法律的关系、创业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识、设立企业的条件和流程、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能力等。(2)创业法律知识类课程。开设《创业法律概论》课程,有条件的开设涉及某一方面法律知识的课程,例如,组织法(如《公司法》)、行为与规则法(如《民法》《知识产权法》)和解决争议法(《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等选修课,面向大二学生进行中阶法律知识教育。课程内容在“高度精炼”与“重点突出”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知识链条。既涉及实体法也涉及程序法,既兼顾全面性,又突出法律“禁区”、法律风险的“高发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创业中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增强依法创业的知识储备。(3)创业法律能力类课程。开设《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企业法律实务》《商法实务教程》《法律谈判》等实践或实务类选修课程,针对大三、大四有强烈创业意向或已创业的大学生进行高阶法律能力教育。此类课程坚持以创业实际需求为主线,精选法律实务内容,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应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方法,采用全景教育模式,并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一是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讲授、法条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方法,可以采用“对抗式”“头脑风暴”等方式,或对话,或讨论,让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入“诊所式”“沉浸式”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精神。二是在教育主体上,教师教学与精英教育相结合。遵循“请进来”原则,聘请企业界、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律师界等实务界精英人士担任任课教师或者“创业导师”“法治辅导员”等;或定期开展“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法律大讲堂”活动,设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中心”“创业法律指导中心”“风险防控咨询专家组”等,邀请他们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讲座、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指导,提高创业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教学阵地上,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树立“走出去”理念,努力探求与企业、政府部门、法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实训基地”“模拟创业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创业企业、参与法庭旁听、参加创业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业的不易和法律的威严。四是在教学手段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沙龙、法治影线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开展创业实训活动,采用情景模拟方式,让学生创立一个企业、草拟一份合同等,在实训中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模拟、还原案件的真实场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三)社会为支撑,坚持协同推进、形成培养合力

社会积极参与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政府和高校开展创业工作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社会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法律援助中心等,应努力配合政府和学校,参与搭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或社会组织应利用技术优势,自主或联合高校,研究开发创新创业法律实训软件或系统,为学校开展专项创业法律教育提供实用的培训工具。就目前来看,从国内开发的第一款针对创业者的系统化、集成化的实训平台——“领航者创业实训系统”,到“金马兰创业实训远程平台”“中联复兴网络创业实训系统”“策鸿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均运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为大学生创业综合实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上述平台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并未嵌入创业法律实训模块。因此,企业可以对现有软件进行优化升级,或开发专门针对创业法律风险的实训平台,设计创业前的法律政策环境分析、创业组织设立的法律文件准备、各类商事合同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经济纠纷的处理等模块,让学生在模拟实训的过程中掌握创业必备的法律技能。

五、結语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立创业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机遇也有风险,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是一门必要功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内外联动、形成合力,从完善法治保障、补齐教育短板、健全帮扶机制等各方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合法、理性创业,创造社会价值、推进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8460)“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培养的教育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仁海.风险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63.

[2] 周家雅.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价值意蕴及其实践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125.

[3] 宋怡林,张国峰.转型发展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法治素养整体化培养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2021(4):95.

[4] 卫江波,崔卫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西部学刊,2020(6):100.

[5] 徐海涛,肖迢,孟光.“分层多元”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体系探析[J].科技创业,2018(8):26.

[6] 蔡静,吴维俊.法律风险教育:高校创业教育亟需提升的“短板”[J].昌吉学院学报,2020(1):106.

[7] 廖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机制[J].社会科学家,2021(02):135.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作者简介:淳艳丽,荆楚理工学院讲师;代加雷,荆楚理工学院讲师。](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创新创业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