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杨
(济南市文化馆,山东 济南 250001)
基层文化馆承担着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引导职能。在新时代新经济社会发展下,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群众舞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分支,日益受到“追捧”与“挑剔”。面对全新挑战,基层文化馆为履行引导职能,开始了创新求变的转型发展之路,以进一步提高群众舞蹈创作编排能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群众舞蹈这个词是相对职业舞蹈而言的。所谓群众舞蹈,其源自人民生活、工作与劳动,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和演绎的舞蹈作品。群众舞蹈是人民生活富足时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群体舞蹈顺应着时代社会发展,贴合着经济民生,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众多能歌善舞者汇聚在一起,创作编排出优秀的舞蹈曲目,娱己娱众。
与所谓的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色,首先,职业舞蹈更注重艺术表现形式、更注重美感与艺术感,与之相比,群众舞蹈更关注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的提炼、更注重舞蹈的情感表述,在舞蹈的表演动作、表演技巧上相对逊色。其次,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讲究的是“大俗即大雅”,更关注普通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参加表演的可能性。因此,群众舞蹈的动作与职业舞蹈相比,更加简单“易操作”,老少皆能参加表演,老少皆能参加跳舞以锻炼身体。最后,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更加关注舞蹈的娱乐性,而非表演性艺术性,甚至在某个场合可拿来“自娱自乐”;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曲目表演时,人民群众既是群众舞蹈的参与者、表演者,又是群众舞蹈的观看者、欣赏者。
科学创新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精神文明需要的变更,促进了群众舞蹈的发展,舞蹈由原来单一性的表演活动,转变为更加多元化舞蹈活动、更丰富健身形式。群众舞蹈发源于人民群众,娱乐人民群众。群众舞蹈发展至今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央视版《错位时空》作品所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让群众舞蹈的发展已转变了时空。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促使观舞者对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新曲目的内涵更丰富、表演更多元化,新曲目的动作素材更丰满,动作更精彩,可视性更高。这些新衍生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群众舞蹈曲目”吸引力日益降低,日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需求,“刁钻”的品味也使得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新曲目的创作编排难度越来越大。
群众舞蹈的表演者是人民群众,而非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舞蹈表演者。这种情况导致群众舞蹈创作编排难度变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动作,舞蹈观赏性与舞蹈动作有着直接关联,而很多观赏强的舞蹈动作对表演者有较高的要求,而群众舞蹈为贴合表演者,常常剔除难度大的表演动作,换上大众能做的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使得很多表演效果好的舞蹈动作都不能编排进相应的群众舞蹈曲目,导致这些曲目的欣赏效果降低了几个层次。二是表演者的舞蹈功底。剔除难度大的舞蹈动作后,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表演效果,主要原因是,表演者舞蹈功底参差不齐,有的舞蹈功底较强,有的舞蹈功底较差,有的甚至是零基础。一个较简单的表演动作,不同基础的人演绎出了不同的效果,导致群众舞蹈编排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群众舞蹈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部分偏远地区基层文化馆的群众舞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比较少,甚至可以说目前仅配备了一些简单的音响设备,场地也比较简陋,这使得群众创作编排舞蹈的热情受到了一定影响。
群众舞蹈的表演者是人民群众。然而部分基层文化馆工作者因囿于其专业性,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群众舞蹈在创作编排中,忽略了群众表演者的综合素质,导致群众舞蹈创作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舞蹈动作设计过于专业,群众舞蹈表演无法标准地完成设计好的动作;二是设计舞蹈需要高标准配套的场地,进行演绎与训练,与人民群众所拥有的条件设施不符合,导致表演效果差强人意;三是舞蹈动作设计得过于专业性、艺术化,脱离人民群众而不是源自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劳动动作”,没有贴合人民群众生活素材进行创作,导致群众舞蹈的共情共鸣力度被无限弱化。
群众舞蹈原则上来说,应当兼自娱自乐、表演属性,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各种各样问题,导致创作与群众舞蹈目的出现偏差。比如某文化馆举办的群众舞蹈表演比赛,其本意是为了激活人民群众的创作热情、发扬本地文化等,然而实际执行时,创作团队为了赢得比赛,不断迎合评委的品味与喜好来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导致创作编排时忽略了群众舞蹈的独特性与其内在涵义,促使表演效果看似华丽却与群众舞蹈的本意背道而驰。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群众舞蹈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与精神追求,人民群众通过群众舞蹈自娱自乐、锻炼身体、表达情感。为弘扬基层文化,促使群众舞蹈得到良性发展,基层文化馆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人民群众了解群众舞蹈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意识层面激发群众舞蹈的创作编排热情。具体措施如下。
(1)基层文化馆的群众舞蹈贯宣需有侧重面,需要侧重宣传群众舞蹈的重要内涵,以纠正群众舞蹈创作者原有的错误观念,重视群体舞蹈的存在与意义,避免走进“群体舞蹈创作只为比赛”“群体舞蹈创作是上级要求”等误区。
(2)群众舞蹈的价值不仅是舞蹈动作的编排,更需要展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因此,基层文化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群众舞蹈创作团队明确群众舞蹈的定位,明晰群众舞蹈仅有动作优美是不够的,仅有舞蹈功底未必能创作出优秀的群众舞蹈,贴合人民生活的舞蹈才是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价值所在,才具有提升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3)宣传时需要两手抓,即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宣传。一是面向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团队宣传,宣传群体舞蹈相关政策与相关要点、学习群体舞蹈创作编排的知识等;二是面向人民群体展开宣传,宣传群众舞蹈典目表述的情感与意义、群众舞蹈强身健体的作用等,以激发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热情,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到群众舞蹈的创作中来。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舞蹈创作编排水平,基层文化馆需要编制一套完备的群众舞蹈创作编排激励体系,设立各项考核指标与奖惩制度,以鼓励、激励、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舞蹈知识与技艺培训。如前所述,针对群众舞蹈创作编排团队素质水平不齐的问题,基层文化馆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列培训,活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线上教学与线下练习培训,以全面提升群众舞蹈创作编排团队的综合素质,为群众舞蹈的创作编排扫清障碍。比如举办广场舞培训班;开办舞蹈动作集训班。如图1 所示。
图1 群众舞蹈动作集训班
基层文化馆举办的相关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群众舞蹈创作理论与编排实务培训,通过平白直述的语言,向学者介绍群众舞蹈创作的方式与方法;二是舞蹈动作练习,在文化馆中划分专门的舞蹈练习场地,通过专业老师上课的形式,“传帮带”地训练学者舞蹈基本功、形体训练等;三是举办专场交流会,在会上引导学者提出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创作中遇到的痛点,帮助学者解决群众舞蹈创作难题。
(2)设立群众舞蹈评价指标
创作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群众舞蹈也是一样。为了进一步激发有关团队的创作热情,基层文化馆对梳理历来舞蹈评价体系,群众文化传承根本,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群众舞蹈评价体系,筛选群众舞蹈、认可群众舞蹈创作团队的工作成果,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群众舞蹈创作。
(3)制定群众舞蹈创作编排激励体系
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是基层文化馆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基层文化馆可以依据制定好的群众舞蹈评价体系,设定科学合理的群众舞蹈创作编排奖励体系与对应机制,以激励民众参与创作,促进群众舞蹈兴盛与发展。比如定期开展群众舞蹈创作评比,对优秀者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比如定期举办群众舞蹈表演赛,并颁布相应奖金与奖状。如此打磨和选拔过的群众舞蹈的创作曲目,既给观舞者最美的享受,又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文之汇萃”。以济南市文化馆为例,该馆三年磨一剑深耕基层,推出基层联络服务机制,激发群众创作热情;点单式配送和针对性帮助扶持措施,促进文艺作品从量变到质变,打磨出来了众多精品力作,美不胜收。
舞蹈之于中国源远流长,而群众舞蹈的发展却有所不同。早期,群众舞蹈的内容与表现形式都显得相对较为单一。为进一步丰富群众舞蹈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基层文化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拓宽创作切入点,提升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编排水平。
(1)深入群众生活挖掘舞蹈素材
人民群众是群众舞蹈创作的根本,基层文化馆需要正确认识这一点,认识这一点对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重要性,才会促使创作团队在工作中深入体验普通群众生活,在体验中从人民群众生活与劳动中抓取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舞蹈素材,编排到群众舞蹈曲目中去。对人民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群众舞蹈曲目。深耕人民群众的生活,用舞蹈作品去描述抗疫故事、地域民族风情等,这些感人肺腑的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动作,感动着一个个观舞者、引起观舞者们的共鸣。如图2 所示。
图2 济南市文化馆群众舞蹈作品表演
(2)合理组合舞蹈动作
如前所述,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舞蹈有很多流派、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演方法;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同一个动作也有着不同的涵义。因而在群体舞蹈创作中,可多方考量:一是合理选择接受度广的动作,进行重新组合,成为新的群众舞蹈动作单元,赋予该动作以新的内涵与情感表达;二是将不同的舞蹈单元或舞蹈形貌重组,让观舞者感受不同的舞蹈形式演绎下的美丽,比如拉丁舞与学校体操的结合;三是将不同地域的舞蹈风格进行合理重组,以强烈对比的方法,让观舞者感觉不同风情重组下的奇异美。比如将鲁西南鼓吹乐、唢呐、笛子、海阳秧歌等多种元素融入群众舞蹈作品中。
(3)群众舞蹈创作竞赛
“有压力才有动力”,人民群众在压力之下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因而定期举办群众舞蹈赛,不定期策划群众舞蹈竞技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创作中来,促使群众舞蹈创作团队不断思考、创作、编排出更优秀的舞蹈曲目,促使群众舞蹈从原来的自娱自乐到自娱娱人,从自娱娱人到大俗大雅的艺术作品,实现群众舞蹈的创新发展与蜕变、实现质的飞跃到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4)国家政策导向性创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艺术行业的发展项目此起彼落。当前国家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乡村振兴工作等,基层文化馆可以紧跟时事,深度挖掘非遗文化元素、乡村振兴故事,将相应素材合理创作编排,推出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群众舞蹈作品,展开演绎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舞蹈的多层次需求,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多地群众舞蹈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并不完备,部分配套设施甚至称得上是极为简陋。因此,基层文化馆应当结合地域发展情况、地理优势,积极协调沟通相关部门与有关领导,阐明群众舞蹈的重要性与发展需求,为群众舞蹈创作团队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有关的政策倾斜。
(1)提供学习与训练场地。群众舞蹈的发展需要群众舞蹈创作编排团队的不断成长。基层文化馆可以依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面向群众提供配给科学合理的学习与训练场地,确保有关创作团队有充足的空间来完成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
(2)采购前沿科技产品。舞蹈的创作与编排离不开音响、互动屏幕、虚拟设备等器材辅助,老旧的设施设备会跟不上新时代发展,基层文化馆可采购新型数字化多媒体设施设备,帮助群众舞蹈创作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素材资料库。人的生活都有局限性,生活在南方的人会不了解北方的文化元素,汉民族不了解瑶族的文化韵味。对此,基层文化馆可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文化素材资料库,汇聚各民族舞蹈特色、民族文化特色、非遗文化资料、乡村振兴故事实例等素材,提供给群众舞蹈创作团进行参考和对比,激发创作灵感。此外,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搭建线上互助交流平台,助力激发创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舞蹈已成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老百姓在群众舞蹈中自娱自乐,在群众舞蹈中抒发情感,在群众舞蹈中展现艺术之美、展现文化之美,在群众舞蹈中书写民族自豪、文化自信、国家荣耀,由此可见群众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文化馆应当大力推动群众舞蹈的发展与壮大。因此,需结合当前群众舞蹈发展的现状,基层文化馆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引导社会各界重视群众舞蹈的发展,以获取相关单位、有关部门及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积极参与;需要提供更优更好的学习训练场地,帮助群众舞蹈创作团队展开编排与练习;提供更优更全的舞蹈资料素材,引导激发团队群众舞蹈创作灵感等。面对当前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基层文化馆需多措并举,才能有效地引导人民参与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群众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