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会明
摘 要:为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汽车类专业注重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针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不足等问题,按照“精理论、强技能、修品德”的改革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规律,以学生就业、职业发展趋势为目标,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梳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路径上找寻适合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 教学改革 实践路径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中提出,鼓励职业教育环节学生要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证书[1];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等内容[2];扎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3]。根据相关通知文件可看出,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注重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汽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要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汽车类专业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在以前比较单一,教与学相互独立,课堂中的教学气氛不高,教师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汽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把大部分课时放在时间能力培养上面,忽略其道德情操、职业能力的提高。
1 研究背景
2021年入学的学生年龄都是00后,要对00后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策略,结合汽车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达到从不同角度促进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团队中基本都有来自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做专任教师,为促进汽车专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成员在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教师职业素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有所要求。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职院)为例,该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团队中一半以上的成员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团队成员多次主持或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及课程改革项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与“X”证书、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行业企业要求相结合,构建“课证融通、课赛融合”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将工匠精神、劳动素养等目标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养三维培养目标。
2 “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实践
2.1 人才培养实践探索过程
(1)研究探索阶段
近几年来,广职院汽车类的专任老师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探究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逐步扩充不同方式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手段。为了制定适合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团队教师利用节假日走访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围绕专业教学、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开展调研、学习。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各类型的专业技能大赛,比如参加汽车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时,赛后团队教师注意及时总结,对比赛中选手欠缺的部分以及最新的大赛内容及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同时通过调研,从企业反馈发现企业在用人需求中除了看重专业技能之外,还特别看重学生的个人素养,个别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甚至高于对专业的要求。
(2)实践检验阶段
广职院汽车类专业教师组织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不断探索职业资格证书,深度挖掘技能大赛项目,在设定相关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汽车专业教师团队持续探索新的教法手段,积极报名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将信息技术融进课堂。学校人事处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进行学习,并将最新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也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各类型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技能水平得到锻炼,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双师”资格教师比例。
2.2 教学改革的途径
近几年来,针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不足等问题,设计“精理论、强技能、修品德”的实践路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实际需求、职业岗位要求等内容,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与专业设置,逐步探索“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模式。
(1)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用到教学当中。目前2019级在校生年龄阶段都已经到00后,这些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多,对新媒体兴趣高,手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方式,引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4],如虚实一体化授课,将理论知识传授变的具体化、生动化。教师参加教学能力竞赛,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与院校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在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形成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
(2)构建课证融通、赛教融合的教学体系。建立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汽车行业、优势企业、品牌建设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市场用人要求,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水平提升。以满足企业发展生产需求为根本,把“1+X”考证内容与技能大赛内容进行分解细化,把学习内容与比赛项目、企业真实项目进行融合,学生学习完后成可以参赛亦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职业资质。针对教学层面,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对接技能大赛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课证融通,构建满足企业用人标准的教学体系[5]。
(3)多角度融合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院从2017年起開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先后出台了《“十大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方案》、《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手册》等制度和指导性文件,确保全过程开展思政教育[6]。汽车类专业中《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11门课程获得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部分课程已经通过结题,以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广职院开设“思政30分”教育,通过时事政治、经典诵读、汽车专业劳动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课后,教师及时总结典型案例,构成具备特色亮点的汽车类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2.3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方法
(1)学生理论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广西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主要来自对口、单招以及高考三种途径,在广职院汽车专业学生来源中,来自对口、单招的学生数量占学生总人数的70%以上,普通高考学生数量较少,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成一大难题,尤其是讲解理论知识的部分,这样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造成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
广职院汽车专业中对学生实施全过程学习,广职院汽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超星学习平台,专业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比例达100%,及时更新微课、动画等线上教学资源,借以直观、新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实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运用线上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掌控,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实现由课堂教学转变成全过程的教学,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做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跳出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方式,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学生间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同时邀请企业教师评价、参加第二课堂情况反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全程、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2)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的问题。汽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重在50%-55%,广职院汽车专业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数分别是53%和52%。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技能水平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部分,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要真正做到手把手教会学生。近年来,广职院汽车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同时注重深度对接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如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等赛项,以及二手车评估证书、汽车维修中级工等。按岗设课使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前对接真实工作任务,提前了解企业工作内容,老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实践水平也得到提升,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广职院汽车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广泛开展调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行业企业发展,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企业真正需求,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分析汽车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技能大赛竞赛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分析,将课证融通、赛教融合做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能大赛荣誉,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步提高,完成培养目标。
(3)立德树人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德育培养主要是思政类课程教育为主,广职院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方式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传统的课程授课过程中,对课程的安排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检验过程和手段,而此类课程一般都是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过多,导致整体学习效果不好。高职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专业课程学习,还有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等都需要与专业教师接触,同时专业教师还承担班主任一职,可以在师生相互接触的各种活动中发挥专业教师、专业教学的作用,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到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技能、综合素养并修,实现同步提升。
调研汽车类专业职业岗位素养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优秀文化、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情景中,构成汽车专业思政教育系列资源库。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技能大赛、职教周、党课学习等活动,激起学生热情,将第二课堂纳入增值性评价体系,逐步形成能够第一课堂实现联动的培养机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企业文化、职业岗位素质要求融进教学,专业考核中增加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部分,如《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根据技能大赛赛项设置,课程考核过程中采取按照赛项要求采取团队协作方式进行,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检验,同时考核小组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教学改革创新点及成效
3.1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增强理论学习趣味性。学生可以在任何学习地点选择网络、多媒体以及信息化软件等多途径进行学习,对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视频等直观的演示解决重难点,掌握知识点。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客服空间、时间上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中的效率更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逐步提升。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后,学生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全面。近年来,汽车所有专业课程均在超星平台建课,教师团队主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等3门线上優质课程建设,完成自治区级区汽车教学资源库子项目—汽车空调及舒适性电气设备子项目建设。教学团队主持及参与《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盟背景下高职国际汽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等与成果相关课题24项,发表与成果相关研究论文15篇,编写专著1部,编写校本教材1本,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20项以上。
3.2 通过参加技能比赛、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把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内容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进行拆解、细化,融入到汽车专业课程中。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要求,制定模块化教学项目,优化实训指导课件、考核题库及评分细则等。同时,课程采用学分银行等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代替考试,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考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不同技能竞赛,使每一位同学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二手车评估》等课程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内容,300多位学生已经顺利取得中级维修工、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自治区级及以上获奖15项;校内汽车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比例达100%。
3.3 多角度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前通过思政30分主题教育,课中将爱国、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设计到专业教学中,在专业课堂上渗透思政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提高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各类型的专业活动,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以及培养为他人服务、团结协作的精神。2017年至今,汽车类专业课程基本全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思政资源;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时政热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汽车类专业课程立项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1项,其中《汽车维修接待实务》入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团队为院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教学团队中教师党员及同学党员主动报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汽车专业全体学生参加党课学习,超50人在校期间发展为预备党员,多名学生获得校级、区级以及国家级奖学金。
总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注重满足现在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发挥好信息技术作用,将其融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职业教育还要紧密与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对接,教授的知识、技能内容必须能够跟上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学生,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21〕111号《汽车维修接待实务》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桂职院〔2020〕120号:《汽车维修接待实务》课程思政示范课;《汽车维护保养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2019.
[2]国务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Z].2021.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
[4]康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学园,2018,11(32):117-118.
[5]马玉霞,王大帅,冯湘.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23):107-111.
[6]李卫东,李继宏等.新时代 新思政——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