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陈阳 洪林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而质量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原生态,质量文化建设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特色模糊、理念缺位、制度式微、外部关系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制约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纾解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卷化困局,就是要努力探索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理念、健全文化自觉的创新创业长效机制、增强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外部关系。
[关键词]质量文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卷化
[作者简介]沈丹(1982- ),女,江苏射阳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陈阳(1970-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洪林(1961-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江苏 盐城 224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地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JYA005,项目主持人:洪林)和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现代化2035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构建”(项目编号:2020SJB0981,项目主持人:沈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8-0107-06
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关于质量领域的精神活动及精神物化产品的总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而质量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原生态,质量文化建设更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应用型高校对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特色、教育定位及制度体系还缺乏深入思考,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
应用型高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质量文化是高校精神的体现,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交互式的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文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通过与政府、产业行业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协同合作,共同建立资源互补与累加、供需對接与统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应用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构建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是应用型高校提质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文化是指创新创业系列制度、机制、措施等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和规章的总称,是促进其内生机制不断健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对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卷化的表征及其成因
“内卷化”是指某种社会现象或发展模式在特定发展阶段形成的简单重复再生产的无内涵式发展。最先提出“内卷化”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随后内卷化概念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内卷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特色模糊、理念缺位、制度式微、外部关系薄弱。
(一)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特色模糊
应用型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规划,有其特定的价值规范与文化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强化与彰显其独特价值和文化的过程。经过均衡教育的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基础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然而,应用型高校较为常见的模仿、照搬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及过程,丧失了承载学校发展的价值传统与文化特色。当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忽视“特性”“特色”时,其发展也就进入了仿照发展思维的封闭循环中,造成同质化现象,限制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定位。
(二)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理念缺位
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在明确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赋予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内涵。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容易将创新与创业教育工作简单叠加或疏离,无法形成创新创业的有效合力。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待加强。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包括必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以及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这些常规课程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往往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链、创新链脱节的问题。虽然学生参加了许多活动,但仍然对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文化认知模糊,学校也无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能力格局有待加强。应用型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是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主体之一,一般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教师、辅导员教师、经管类教师及少数理工类教师担任。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对创新和创业的认识各有侧重,过分强调创业或创新知识,容易将创新或者创业知识简单地予以陈述,偏重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描述与框架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理工科专业教师侧重于专业创新知识的教导,思政类教师侧重于用创业知识和案例的指导,经管类教师侧重于财务知识和创业比赛经验的传授。他们往往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与能力的培养,进而缺乏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把握创新创业文化的本质与育人的整体性。
(三)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制度式微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制度。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是制约、引导和激励创新创业发展的规则体系,为教师和学生明确了相关行为规范和标准。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课堂学分等活动要素,是创新创业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往往按照普通高校的制度,直接引用或稍作修改,导致自身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制度未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显得较为粗放。如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考核制度往往重科学研究论文轻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培训制度重学术研讨轻创新创业文化,并未将创新创业成果作为职称评审或考核制度的标准;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第二课堂学分重理论学习结果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种评价思路阻碍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发展的质量进步。此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评价方式单一,普遍未开展全面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缺乏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质量评价机制,导致对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持续改进措施不清晰。
(四)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外部关系薄弱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与外部关系的通力合作。根据布迪厄实践逻辑理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空间是组织场域和教学场域的叠加和耦合,其中政府、企业及学校是组织场域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场域的主体。各场域主体的权利关系、惯习和资本组成其特有的实践状态,参与其中的各个行动者拥有的惯习和资本构成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式。近年来,不少应用型高校通过建立产业学院的方式,增强了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地点基本上局限在学校内部,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思维方式的关系转向,在社会关系的整体性协同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有限,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断层。另一方面,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内经费有限,师资力量局限于校内,在管理能力、经费投入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资本优化不足,缺乏社会实践工具,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断层。因此,需要通过外部多方力量对创新创业教育场域内部的资本、惯习进行整合推动,指引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方向。
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卷化的纾解路径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建设是促进应用型高校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结构转变调整和社会创新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建设,应以共性保障质量,以凸显应用型特色发展为目标,遵循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基本逻辑,做到制度保障有力。
(一)探索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
学者潘懋元认为:应用型高校的特点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开展应用型、开发型研究;以面向地方为主”,其办学定位或服务面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营造校本特色的质量文化环境,健全价值引领的质量文化建设。
1.凸显校本特色文化。创新创业教育是动态、递进式过程,其发展除了依靠学校的硬件综合实力外,还要聚焦学校文化特色、理念特色、发展特色所凝结成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应用型高校肩负引领区域社会前行的责任与使命,受到地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进而深度凝结创新创业文化特色。
2.浸润课程思政文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文化是发掘创新创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構建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应用型高校应遵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设施应用等方面研究探索思政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课程思政文化浸润,增强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
3.实现价值文化引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环境与场所,更关键的表现在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所承载的功能性价值的实现程度。创新创业的价值和内容应具备应用型高校独特的质量文化教育属性与立场。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吸收地方文化,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与机会,更是促进应用型高校价值引领的重要层面。因此,应用型高校需将创新创业质量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不断修正创新创业价值定位,实现价值文化引领。
(二)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理念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践基于学习成果或者结果为导向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立足学生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办学特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活动,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创新创业全过程中,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1.坚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应用型高校应将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入学时了解创新创业质量文化,有清晰的创新创业规划,从而让学生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中实践创新创业。例如,学生在低年级时,了解创新创业质量文化政策和制度,课内课外通过兴趣驱动发现问题;在高年级时,融合专业发展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以校内校外自主实践训练项目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成果文化。
2.推动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成果产出。应用型高校致力于培养输送具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应用型或实践型人才。依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毕业时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机地导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厘订创新创业课程构建报告,明确学习过程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预期的产出贡献,持续推进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常态化。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成果广泛应用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贡献和第二课堂学分贡献,从而推动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成果产出。
3.健全创新创业质量文化持续改进制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与持续改进是评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综合创新创业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发展,应用型高校可构建“教师、学生、课程、课堂、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八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材料审核、课堂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以评价导向、持续改进等方式优化完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服务社会发展,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以此建立和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应用型高校办出创新创业文化特色。
4.加强创新创业多元师资文化建设。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中,非职业性和临时性师资比重较大,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保障性较差,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和整个高校的学生基数难以匹配,学生与教师未能有效发挥师生共创的优势。因此,应强化创新创业多元化师资建设,推动“双师双能型”师资文化建设,从而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引进创新创业专业化师资。提高专职教师的比例和专业化质量,同时对非专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专业培训。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将教师参与企业交流学习落到实处,实现校企双方教师和技术人才共享,进而提升整个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指导能力。二是培育创新创业导师。培育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导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和锻炼成长的长效机制。
(三)健全文化自觉的创新创业长效机制
应用型高校应当增强主体意识,以“四新”建设为契机,健全文化自觉的创新创业组织体制和平台,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拓宽执业面向和行业面向对接,创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条件。
1.健全文化自觉的创新创业制度。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资源的保障,更离不开高校内部各项制度。一方面,要深化政府责任。国家和地方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指挥调整高校分类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政策和制度。注重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财政牵引各类资源和经费投入向应用型高校倾斜,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通过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主的评估标准,推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下的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预测和能力要求预测,“精准滴灌”,打造富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校本制度。应用型高校应全面重视创新创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在培训机制中,侧重政、校、企“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在职称晋升机制和聘期考核机制中,突出对创新创业成果的认可;在人才培养制度中,规定有专长且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兼职授课课时,分阶段规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课时和成果要求,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水平,打造具有文化自觉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制度。
2.建立能力为本的创新创业培养链。应用型高校应回归高等教育学生本位,实施“工程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链条,细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层次和执业面向,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色。第一,优化和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文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在课程内容上,通过基础性文化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动力,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拓展并延伸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可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内容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课程,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课程评价上,编制“课程构建报告”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优化丰富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全面实施“课程质量评价”,全过程、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明确课程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最终形成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渗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延伸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文化。第二,拓宽执业面向和行业面向对接文化。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国家专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三准”对接,解决问题需具备的创新创业知识综合运用、创新创业实践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层次”对接,架构专业实践与管理的“执业面向”对接;实施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结合”对接,遵循学生成才规律,基于“产出导向”,构成多维度、多视角、多方位的创新创业文化实践育人体系。
(四)增强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外部关系
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可知,其与当地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依附中超越,构建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构建创新创业质量文化新发展格局。
1.融通教育体系,提供常态化产业指导。应用型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强化“需求导向”育人理念总覆盖。通过架构链条式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知识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链与外部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
第一,构建全融通教育体系文化。将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贯通,明晰外部产业链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要求,设计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综合运用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关键性能力。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以及相关学时、学分和教学计划安排。通过理论加实践、科研加教学、专业教育加双创教育、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方式,进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和成果孵化等,多渠道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而建立综合性实践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等多方协作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形成创新创业全融通教育体系文化。第二,提供常态化产业指导文化。借助外部力量健全覆盖于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创新创業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产业创新创业政策咨询、创新创业指导等服务,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构建常态化产业指导机制。通过“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培养方式,鼓励学生进入产学研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性与个性化的深度指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文化的良好生态环境。
2.打造融合平台,“三螺旋”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应用,而要实现应用价值就必须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将产学研融合于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备实践方式。应用型高校应联合外部力量共同打造融合平台,实现“立体培养”。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关注区域、行业方面的需求及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横向课题合作,为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侧重现实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产业学院等新型组织形态,探索应用型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通过融合政策、人才、资金、成果、信息、物质资源等要素,加快政府、产业、高校螺旋主体间协同互动,提升资源和信息的扩散速度与利用率,加强创新创业供求双方的精准对接,打造多功能示范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体,使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路径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以研究者本校为例,盐城工学院将环保企业产业需求深度融入专业教学,共建“高校+园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大院大所”创新高地,打造实践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协同引进和培养工程型师资队伍,共同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和大师大家在教学中的作用,构建“教、学、研、产、用”分层进阶专业育人立体模式,培育了具有创新实践本领、创业领导才能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应根据自身禀赋特征,结合外部力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增强自我革新能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从而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是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应用型高校应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利用当前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展示自身特色,统筹好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融合促进关系,强化师资建设,立足学生特点,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形成优势互补、协调统筹、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业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米银俊,许泽浩.协同育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30-32.
[2]洪林,汪福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特征与研究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21(7):26-31.
[3]黄宗智.小农经济理论与“内卷化”及“去内卷化”[J].开放时代,2020(4):126-139.
[4]朱丽.突破再生产:布迪厄理论的另一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3):26-32.
[5]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6]王红霞,徐兴林,汤冬冬.OBE理念视角下民办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1(4):69-73.
[7]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1):46-56.
[8]张学敏,侯佛钢.从“适应”迈向“引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J].江苏高教,2018(8):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