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我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日益平稳,然而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世界货币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整为-3%,高盛、标普等机构均明确表示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此,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断推出超常经济应对政策,对各国疫情防控成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世界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选取国际主要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冠疫情危机下全球行业分化趋势,通过各国2019年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及一级行业比重结构,分析疫情下各国GDP衰退路径,对比分析各国经济救助的异同,并基于2020年1—5月主要经济体综合PMI指数,评估经济救助政策效果,从而为我国经济救助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主要经济体;GDP衰退;路径分析;经济刺激政策;效用评估
本文索引:赵晨曦.<标题>[J].商展经济,2022(06):-033.
中图分类号:F813 文献标识码:A
新冠疫情既不同于外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也不同于内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它起源于外生的新冠病毒,其发展演变取决于全球抗疫举措,属于外生伴随内生、两者互相作用的灾难。影响更具全球性,持续时间长,而且伴随极大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不仅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全球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王永贵,2020)。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引起世界经济衰退,而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短期受到负面影响是必然的(宋清辉,2020),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按下“暂停键”,许多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停工或半停工,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快速下降。其中,旅游业和消费首当其冲遭遇一股强寒流(梁艳芬,2020)。另外,全球贸易活动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增长疲软,伴随疫情全球扩散带来的禁航禁运对全球贸易增长更是雪上加霜(田素华,2020),国际大宗商品需求、汽车及电子元器件供应,以及东亚“三角贸易”供应链也受到严重冲击(王若兰,2020),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世界货币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整为-3%,受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影响,2020年2月2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1031点,下跌幅度达3.56%(田素华,2020)。新冠疫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危机事件,需各国协同治理、联防联控。为此,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断推出超常的经济应对政策,对各国的疫情防控成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世界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国际主要经济体GDP疫情冲击路径分析
此次新冠疫情下,全球性经济衰退直接冲击实体经济的基础,即居民和企业,造成经济衰退。此次全球性GDP下降、经济衰退,是由于疫情导致各国国内供给侧出现断裂,导致GDP下滑,继而引发需求侧冲击,造成各国经济危机。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导致各国供给侧冲击沿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传导,引发全球供给侧与需求侧连锁反应,带来全球性GDP快速下滑。
1.1 国际机构对主要经济体GDP增长率的预测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近1%;高盛、标普等机构均已经明确表示目前全国经济已陷入衰退。其中,惠誉认为,如果封锁时间再延长,那么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增速会陆续下降2个百分点;标普在报告中指出,实体经济冲击成为影响深远的放大器,使得金融环境趋紧,在此情形下,经济衰退或将演化为金融压力。
1.2 新冠疫情危机下全球行业分化
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产生明显的行业分化。新冠疫情首先使得需求大幅度下降,封城、社会隔离等措施使居民消费大幅下滑,企业对上游产品及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下降。供给受到极大冲击,社会隔离等措施致使劳动力短缺,各行各业生产停滞,各国供应链中断。对服务业、产业链较为全球化的行业、进出口贸易相关行业,都带来较大负面冲击。此外,金融市场状况恶化,市场流动性指标呈现金融危机时的走势;尽管央行向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但金融机构间的流动性供给意愿并未上升;大规模美元回流使得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贬值压力;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传统教育、零售、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受影响最大;医疗、互联网行业、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受影响较小。
1.3 国际主要经济体三大产业GDP贡献率及一级行业比重结构
中国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新冠疫情扩散正值服务行业旺季的第一季度,压制第三产业推动GDP增长能力,GDP衰退下降。中国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占16%。新冠疫情期间实行的隔离防控措施,对GDP最大的冲击来自需求侧,中国国内需求短期急剧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3.5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5.02%,国内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供应侧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此外,国内需求端与国际需求端的双重萎缩,造成国内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13.5%,出口下降13%。
2019年美国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占比18%,制造业占比较低,严重依赖国外供应链,中国停工停产对美国制造业造成的损失较大;美国的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占比21%,比重较大,而且美国居民平均储蓄率较低。服务业占80%以上,而服务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再加上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所以说新冠疫情扼住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命脉”。
德国制造业占25%,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运输业占16%,疫情期间德国没有停工停产,而且德国有来自国外的大宗订单,航天航空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大订单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冲击。德国金融业仅占4%,而且一直奉行審慎的金融发展政策,金融渠道不会对德国有较大影响,因而德国主要受全球需求端与产业链影响,造成制造业下滑,进而冲击国内GDP 。
对于英国和日本,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最大,制造业占比其次,农林牧渔增加值占比较小。新冠疫情期间,各国严格封城防控措施,旅游业消费急剧下降,严重冲击GDP;工业与制造业占比较高,对GDP增长的冲击较为严重。农林渔牧业增加值占比较低,而且疫情对农业影响较小,因此,不会对GDP增长带来较大冲击。
对于中国和德国,新冠疫情主要通过制造业冲击GDP,美国主要通过金融业影响GDP,日本主要通过旅游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影响GDP,英国主要通过服务业、制造业冲击GDP。这5个国家的餐饮娱乐、住宿旅游、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的占比都在16%~18%。因此新冠疫情通过传统服务业渠道对各国的影响差不多,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比较长,中国与德国的制造业冲击也会传导给金融业。
2 国际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
为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国际主要经济体结合国情出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美国与德国对企业进行直接现金补贴,减少供给侧冲击,对家庭采用直升机撒钱模式,减少需求侧冲击,对医疗和其他行业直接给予财政资金,缓解金融侧冲击,加强新冠疫情防治与控制;法国对企业直接现金补贴,对家庭与医疗等方面采取直升机撒钱模式;意大利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对家庭和医疗采取直接现金补贴;印度、尼泊尔、泰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均采用直升机撒钱模式。
2.1 相同点
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各国有着基本的共识:一方面,经济刺激需帮助企业和民众渡过生产和消费危机,消费端大规模减税,加大救济金规模,延长贷款,直接发放工资补贴;生产端对小型企业发放贷款,同时防止大型企业债务出现连锁反应,避免国家利益受到冲击。另一方面,需兼顾短期效果与中长期效益,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2.2 不同点
其一,企业支持资金金额规模相差甚远。与欧美国家的大量企业纾困资金相比,中国政府公布面向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纾困资金相差甚远;其二,就业补贴政策方式大相径庭。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都出台了就业补助政策,而中国则没有,仅仅依靠失业保险的力量,同时要求企业在停工期间给员工支付至少一个月的正常工资,“政府请客,企业买单”;其三,对于企业救助模式也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在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采用直接现金补贴模式,经济救助规模超出GDP的10%,同时采取措施支持各国主要大型企业,法国政府实行国家担保,美国的国家贷救助,德国政府注入资金入股。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对小微企业几乎没有补贴;其四,刺激消费不同。欧美多国采取对消费者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刺激消费,而中国则采取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但也是仅在部分大城市;其五,货币政策力度不同。美联储两次累计降息150个BP至零利率,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英国两次降息,中国央行连续降息等,都没有美国极端。
3 国际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效用评估
疫情下各国进行大力度救助经济,经济刺激政策切实执行和落实,有助于缓解经济因新冠疫情受到的冲击,也有助于稳定民众恐慌情绪。PMI作为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国际主要经济体2020年1—5月综合PMI指数数据,评估国际主要经济体在疫情期间采取的经济救助政策效果,分析全球经济形势是否有所好转。
国际主要经济体从2020年1月开始,PMI不同程度下滑。国内1—2月的PMI产出指数快速下滑,2—3月,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进行经济救助,随着复工复产,经济开始回暖,PMI产出指数快速上升;而欧美国家因疫情趋势1—3月下滑幅度不大,3—4月疫情在欧美国家爆发致使欧美等国家的PMI值快速下滑,随着5月所有成员国不同程度“解封”,其经济下滑程度趋于温和;美国服务业活动出现有史以来最严重收缩,打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组合拳”,有效缓解了流动性危机,同时随着封锁措施逐步取消,下降幅度放缓,但美国国内局势动荡,经济需要长时间才能回到之前的巅峰;英国、澳大利亚经济前景改善,有助于提振某些行业的活动;日本制造业受到的损害可能会继续恶化,放松紧急状态的措施,服务业经济开始逐步复苏。新冠疫情快速冲击各国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国家经济快速衰退。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恶劣影响,全球进入戒备状态,纷纷制定经济救助计划,从企业到家庭再到医疗卫生救助体系,经济开始向好的态势发展。
4 结语
10多年前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所以彼时的刺激计划以刺激投资和出口为主;如今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达60%、服务业占比达53%,消费已经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中小民营企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因而救助与刺激计划,应以中小微民营企业、出口和传统制造业为主,经济刺激方向以消费、服务业、新经济为重点,让企业渡过危机,保持供应链与产业链完整。兼顾消费补贴、中小微企业救助、新产业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等全方位救助与刺激,积极复工复产,保持居民收入水平基本稳定,平抑物价,保障需求不发生大幅下降。此外,财政政策应以受短期冲击大而长期刺激无效的部门为主,对消费、服务业、新经济扶持并刺激,培育长期增长动力;货币政策执行逆周期调控的本位工作,果断大幅降准、降息,缓解流动性危机,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民间投资与消费。
参考文献
彭筱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测度分析[J].市场研究,2020(5):7-8.
王永贵,高佳.新冠疫情冲击、经济韧性与中国高质量发展[J].经济管理,2020(5):5-18.
王若兰.产业链视角下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财经报,2020(6):1-3.
何诚颖.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测度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2020(5):3-23.
田素华,李筱妍.新冠疫情全球擴散对中国开放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20(4):109-117.
王若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全球生产供应链视角[J].国际金融,2020(4):31-36.
宋清辉.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J].每日经济新闻,2020(3):1-2.
梁艳芬.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