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青 梁霞
小学中高段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被动学习、缺少观察等问题。现有的US合作研究存在合作关系不平等,大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出现“大学老师说,小学老师做”的局面。本文结合大量的调查问卷及教学实际,设计了“以小学为主体”的US合作模式,通过建设校本课程、科学学习能力提升及反馈机制,有效提升US合作的合作价值。
0 引言
作为具有多年第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深感大部分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缺乏专业性的科学教师和实验设备,家长在学生科学方面的兴趣培养关注过少,导致了课堂教学氛围僵化,难以营造宽容、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积极思维,学生就无法体验科学的魅力。中央民族大学杨小英博士论文《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中,以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项目出发,围绕“如何促进教师交换”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讨论,为本文的“大学教师走进小学校园”提供了理论基础。陈威教授在《大学与小学合作共同體建设的探索—基于小学教师教育的改进研究》中提出了大学与小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策略,树立有机的合作理念,重构平等的合作文化,建立规范的合作制度,确定有效的合作内容,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关于US合作的研究较多,但都将合作主体放在教师质量发展、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办学理念、组织管理等方面,并未针对小学中高段科学教学做具体研究,导致小学中高段科学学习效果未提升。
1 US合作的研究内容
(1)小学中高段科学教学的US合作模式研究
分析US合作模式下,具体到小学中高段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建立详细的合作模式、具体实施方法、规范、体系等,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主体,将US合作模式效果最大化。
(2)编著贴合本校校情的科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重在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某种科学意识,从而对其他的相关课程起到支持和互助的作用,小学学校由于设置的时间、地理位置不一样,存在多样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都不一样,应将关注点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为学生建设更加适应的科学课外课程。编著贴合本校校情的科学校本课程,对提升中高段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3)建立科学学习能力提升及反馈机制
建立以“小组、班级、学校”为三级的科学学习能力提升及反馈机制。以小组为网格、组长为触点,创建提高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能力、科学创新意识、科学学习能力,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全校科学学习氛围。对学生科学学习生活跟踪、解决,实现零距离、零漏人的全面教学,以此机制快速收集教师学生反馈信息,使合作模式有自调节的功能,不断提高科学教学能力。
2 US合作的研究方法
(1)资料和文献法
搜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文献,通过提炼总结资料内容建立理论支撑库,将资料中有用的部分与自己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不断优化调整项目的研究方法,取人精华,避己之短。
(2)调查法。
设计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三种调查问卷。学生版问卷从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度、对校内科学实验室的喜爱度、对大学科学相关实验室的喜爱度、对大学生来讲课的期待程度、对大学教师来讲课的期待程度、对现有教材的喜爱度、是否期望自己能参与科学教材的编写等问题进行调查。教师版问卷从对现有教材的满意度、现有教材对科学课堂的帮助程度、现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坏程度、希望建设校本教材程度、学校对科学教学支持程度、对US合作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期待程度、对科学教学的建议等问题进行调查。家长版问卷从对孩子的科学学习关注程度、小学科学的重要程度、小学科学对初中数理化的帮助程度、是否给孩子买过科学相关书本、是否带孩子参观过校外科技馆、哪些内容更希望出现在科学课堂中、对大学教师来讲授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对大学生带领孩子做创新科技实验的接受程度等问题进行调查。
(3)行动研究法
采取行动研究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带领小学生参观大学科技馆及实验室、小学生将想法做成实物、大学生指导小学生科技课外活动比赛、大学教授科技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完善US合作模式,形成一套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纸质以及影像资料。
3 US合作的研究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实践使教师认识到小学中高段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无法调动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积极思维,学生就无法体验科学的魅力。通过观察科学上课情况、学生课下科学创新培养情况,总结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
(1)小学科学应结合校外教育资源
通过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三种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实验很感兴趣,并且对大学科学实验室充满了好奇心和喜爱,对大学教师、大学生的到来非常欢迎;教师对US合作,能够利用大学资源非常珍惜,认为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实现最大化的教育,资源共享;家长对小学科学与大学结合非常支持,认为对孩子学习帮助及激励作用很大。因此加强US合作模式必能引起学生的喜爱,并在课堂上使教育效果最大化,还能够在课外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2) 通过建设科学相关校本课程,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科学意识。
关注点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为学生建设更加适应的科学课外课程,校本课程重在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某种科学意识,从而对其他的相关课程起到支持和互助的作用。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材的建设,不仅能建设适用于本校的课堂环境,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利用“学生对学生更了解”的策略,吸引学生的学习。
(3) 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对科学课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让学生参与到课外科学活动中,在参观大学实验室时,学生善于思考,总能想到各种问题并相互讨论,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去理解,对科学课堂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制作小学生感兴趣的各种太阳能“小科技”,课堂上,小组成员将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科技发明”在同学中展示宣传,该节课学生听讲认真、讨论热烈、兴趣十足、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收货颇丰。课后在同学中展示宣传,引起了更多学生的兴趣,并贡献自己的原材料让其他同学使用,不断激发出新的创意,同时不断将太阳能应用结合节能减排意识、创新意识扩展到身边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