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婉
摘要: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我们需要借助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甚至让它成为我们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潜在支架,让它成为设计教学环节的有力依据,本文以《走月亮》一课为例,从教材课后练习出发,课后练习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助力,成为老师们教学的潜在支架,起到导教、助学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要素支架
以往,课后练习一直被我们用作加深学习印象,检测听课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很少反过来借助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甚至让它成为我们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潜在支架,直到自己听完傅老师执教的《走月亮》才让我幡然醒悟,原来,通过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可以这么丰富,文本可以挖掘得这样有深度,课堂能生出这么多奇思妙想,真是将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句话在课堂教学中诠释的淋漓尽致。
《走月亮》是一篇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以“走月亮”为线索,描写了“我”和阿妈走过溪岸、果园、稻田时的所见所想,课后习题一要求孩子们要背诵第四自然段,既然要背诵,就必定得先了解文章的线索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先能有感情地读,才能有感情地背。傅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圈出走月亮时路过的地点,来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孩子们立即抓住了这篇散文的线索,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接着通过寻找“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来理解文章的主旨,这句话一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蕴含着作者跟着母亲走月亮那种化不开的浓浓的幸福感。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课文中每一处语言,都洋溢着“我”和阿妈之间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因此,傅老师在接下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首先是带着轻柔的语气读——“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在这轻柔的月光下,小路、溪水、花草都披上了银光,一幅幅美妙的乡村夜景图油然而生,接着是聚焦词语读——“照亮了……也照亮了……”在朗读中发现这种不似寻常言语的表达形式——把也照亮了放在前面,恰恰是为了强调那被皎洁月光照亮的小路,就是阿妈牵着“我”走过的那条小路啊!带着母亲牵着孩子在月光下走的画面感读,在朗读中逐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让理解文本伴随着孩子们的反复朗读中水到渠成,真真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披情入文,为后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做好了铺垫。
第四自然段是作者的文字、画面和情感交相呼应最强烈的一段。课后习题二提问道: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傅老师在带着孩子们学习这一段话时,先让孩子们关注“流动”,“抱着”,这几个词语,通过这几个动词想象画面:你仿佛闻到了?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仿佛想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入景,入文,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香味里,溪水边,小水塘里无一不承载着我和阿妈美好的回忆:有白天阿妈在溪边洗衣服,我在草丛里扑蝴蝶的场景,有阿妈在哼歌,而“我”用树叶做成的满载着花瓣的小船送入溪里的场景,也有阿妈在挽袖管,我在小水塘边扔鵝卵石的场景……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填充了作者省略的这一切的美好回忆,在这轻柔的月光的照映下一帧帧流动的画面,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也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上,有了这些阅读体验后,再背诵这一自然段,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且沉浸其中了!
随后,傅老师在孩子们交流其他印象深刻的画面时将孩子们学习第四自然段想象画面的方法进行了小结——鼻之所闻,眼之所见,耳之所听,心之所想,这四大锦囊妙计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其他部分的好帮手,最后又以边想象画面边背诵来结束这堂由课后练习而衍生出来的精彩课堂,以想象为开端,又以想象结束,这样新颖又扎实的课堂,真是让我意犹未尽……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智慧,从教材课后练习出发,让课后练习成为落实语文要素的潜在支架,课后练习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扎扎实实、本本分分,闪现着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陈先云 四年级上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07
[2]杨九俊 名师教语文:深度解读与学习设计四年级上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