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及其价值意蕴

2022-04-16 21:39翟坤周
传承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民话语建构

翟坤周,陆 芬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话语是主体之于客体在实践过程中反映客观世界的观念体系,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一种思维抽象,是人类思想传播和行为交往的重要介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凝练和具象表达,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价值指向性的本质规定,为提升我国基于人类共同价值关切的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其逻辑生成和丰富发展过程中,建构了以“生命共同体”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完善生态制度”下“自然资源全民所有”、“美好生活目标”下“环境就是民生”为精髓要义的“人民”话语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对深刻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突出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美好生活指向和充分表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生态关怀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建构的认识论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具有深厚的认识论基础,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澄明,又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还基于习近平地方任职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深化,是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澄明

人的存在必须以自然界为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生产生活资料,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问题。自然界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即使没有人的参与也会按照其既有方式运行和规律演化,自然是一个不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生态系统。人类作为后出现的生物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要实现其自身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恩格斯提道:“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2]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从属于自然界、人的生存发展必须以自然界为前提的客观规律,警醒世人要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产、生活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相反,当人类沉迷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时,就会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那样:“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思维揭示“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演化中的角色,对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的累积以掠夺大量自然资源和创造剩余价值增值来实现,人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无序和无限索取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空前严重。资本的无序扩张迫使大量工人离开原有生活地被聚集在一起,集中生产所造成的大量商品堆积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速率降低,不能及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复位,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重新审视人类在同自然互构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批判了将人置于自然界对立面的“资本”逻辑,他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4]因此,表面上是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必须通过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物质资料极度丰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为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基本方向。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延伸至自然界时,则表现为人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为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认知提供了思想来源。

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逐步建构了超越“资本”逻辑对人民主体地位轻视的局限,形成了彰显中国特色、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国民经济恢复的迫切需求,毛泽东提出“向自然界开战”[5],同时他告诫大家:“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6]这一重要论断对有序推进开发和利用自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邓小平在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作了名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7]的题词,展现了邓小平为子孙后代谋求生态幸福的深厚情怀。21世纪来临之际,面临复杂的全球局势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江泽民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任的立场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8]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9],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论断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又具备指引未来的长远目光,是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统一。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澄明,充分体现了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实现以人为主体的“民本”逻辑对以物为中心的“资本”逻辑的超越,挣脱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平等对话的人民主体话语,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提供认识论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对人与天地关系的思考,积淀了五千多年的丰富生态智慧,集中展现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之中。其中,“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判断,也是古代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早在夏商周时期,人们最显著的信仰就是敬畏天地,认为人的生存必须以敬畏天地为前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虽在其他方面各抒己见,但在对天地的敬畏上却是出奇的一致。道家注重审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核心。《庄子·达生》中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齐物论》中提到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传承千年的论断无不体现出道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不懈追求。同样,《墨子·天志上》也深入探讨了人类活动首先应该服从于天的意志——“天志”。《荀子·礼论》有云:“天地者,生之本也”,认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离开了天地人类就难以存续。著名哲学家王阳明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即真正优秀的人应当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强调人应对天地有敬畏之心,还告诫人们应主动把握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论语·述而》有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以及《吕氏春秋》中“竭泽而渔,岂不获得?”都体现了古人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推崇。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敬畏自然”为基点,以“把握规律”为手段,以“天人合一”为目标,历经了从被动认识到主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转变,展现出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在帮助维持当代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世把握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精髓和内核,并更加注重凸显“人民”地位,建构起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视中华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警示与启迪,他认为必须继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重视人民主体地位的生态思想,同时人民群众还应发扬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以尊重人民群众的认同习惯为前提,用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经典诗句和治家格言为依托,引用诸如“劝君莫打枝头鸟,儿在巢中望母归”“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等经典诗句来达到警醒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效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认知定位的坚守,又充分融入新时代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三)习近平地方任职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深化,与其在地方任职期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认知紧密关联。习近平在陕西省梁家河大队插队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和利益诉求,在此过程中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有了萌芽。当时人民生活困难重重,习近平把人民装在心中,带领广大社员发展生产、治沟打坝、植树造林。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当地缺煤少柴的情况,习近平带领人们从四川引进先进的沼气技术,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最终成功修建沼气池并投入使用,“这是延川县第一口试验成功的沼气池,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10]。沼气池的兴建,不仅实现了能源的转化和循环利用,而且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使开发清洁能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县内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严厉批评危害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式,积极推动建立开放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他明确指出:“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三大前提下搞农业,这一发展战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11]习近平以县域协同发展的长远目光推进正定县的治理与发展,既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重视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与追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认识来源。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在福建先后担任厦门市副市长、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随着对福建省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12],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福建生态省情相结合,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在经济发展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把现有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人民群众共享福建省经济发展成果。环境污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严重阻碍,习近平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福建省生态环境整治,在面对闽江、九龙江污染问题上,坚决反对企业只顾自身发展而罔顾人民利益的做法;面对筼筜湖严重污染所造成的影响人民生活的现实情况,习近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厦门市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整治,还给人民群众更胜从前的筼筜湖景色。习近平在福建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福建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先行地。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浙江省委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加深刻全面。习近平以省委书记的视角谋划浙江的全局发展,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理念,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开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省域实践。在深入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要“打造‘绿色浙江’,必须建立在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和自觉自为的基础之上”[13],鼓励人民群众勇于担当应尽责任,齐心协力共建美好生态环境。在上海工作期间,担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为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他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生态幸福。习近平在地方任职期间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状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建构的直接认识来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建构的精髓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意蕴深刻、内容丰富,在其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正确的认识前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建构美好生活的完整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表达,形成和建构了以“生命共同体”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完善生态制度”下“自然资源全民所有”、“美好生活目标”下“环境就是民生”为精髓要义的“人民”话语体系。

(一)“生命共同体”下的“人民”话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厘清人与自然关系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前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从“对立”“凌驾”到“和谐”的转变,虽然最终达到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认识,但却是通过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得出来的,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使得贫苦人民被迫成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承担者。可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对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选择,认识正确与否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4]的重大判断,深刻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人与自然在三个维度上的高度统一。首先,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5]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走掠夺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的发展道路是不可取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二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其次,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6]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把生态保护和人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相统一。最后,人与自然是双向互动关系。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不同自然环境下发展方式各不相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国家以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自身发展,在夯实经济基础之后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与自然资源储量不平衡,靠消耗资源来换取发展的方式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同时,不同发展方式下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粗放式发展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使得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不宜居;而可持续发展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更加宜居,因此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明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前提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生命共同体”认识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即“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17]253,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对于“自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自然是生命之母,自然界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在对人与自然地位和关系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又充分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使人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践证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道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发展方式无异于自取灭亡。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实践无时无刻不对自然环境起改变作用,人既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者,也可以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者。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有其无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手段,牢牢把全民力量转变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力至关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的力量,鼓励全体人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用实际行动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话语建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尊重自然又关注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实写照,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推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二)“高质量发展”下的“人民”话语: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

人民群众享有生态财富的多少、生态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给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降低,资源环境压力日趋严峻,自然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原有的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要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重心就要落到高质量发展上来。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质量”,而非“数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自然资源状况深刻把握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7]238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下破解发展难题的时代答卷,彰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做到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是高质量发展下“人民”话语的根本要求。

“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建构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7]361,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40的理念,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就守住了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19]36-37,将加强生态保护、注重经济效益和保障人民权益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17]362,积极推进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性开发,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在实践中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财富,真正使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实现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生态绿色财富富民惠民”话语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归属性问题的明确答复,是高质量发展下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的核心内容。

(三)“完善生态制度”下的“人民”话语:自然资源全民所有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又保障着人的根本权益,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法律顺利推行,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8]1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生态制度不够完善、法治不够严格密切相关,必须大力推进生态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20]366坚决制止和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环境。完善生态制度不仅要依靠宏观层面的政策性引领,还应落实到覆盖具体层面的人民生态权益之中。在完善生态制度过程中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监督权和生态表决权等合法权益,这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具体体现,还是不断推进法治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落实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是完善生态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然资源归全民所有是通过法律来维护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支配地位,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从法律和制度层面确认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具有非制度层面所不具有的深刻性和本质性,是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19]102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困难。因此,要落实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就必须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人职责的体制。如此,既可以保障对人民群众自然资源所有权意义上的确认,又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人民群众对管理者的监督。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充分彰显,是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主体地位的又一确认,是“完善生态制度”下“人民”话语的鲜活体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话语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从法律层面坚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生态权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在制度层面的具体展现。

(四)“美好生活目标”下的“人民”话语:环境就是民生

人民幸福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58,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建设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密切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7]359-36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美好生活目标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领域多层次的需求。其中,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加快建设生态安全体系是美好生活目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多层次的目标需求,确保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建设目标的实现。人民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环境是影响美好生活建设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必须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理念。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民生工程,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建设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8]26建构美好生活,必须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17]187。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必须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对民生的影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污染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就是民生”话语既是中国共产党深厚人民情怀的凸显,又是坚持人民至上在新时代下的新形式和新表现,深刻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选择。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话语建构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具有世界情怀的话语体系,它不仅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美好生活指向,还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生态价值关怀,具有十分丰富的现实价值意蕴。

(一)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

话语作为人类意识的载体,承载着揭示讲话主体价值取向和情感立场的功能。以“人民”概念为核心主题词的一系列陈述性论断所构成的“人民”话语体系,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内核的人民性特质。“为了谁”的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必须明确的立场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是以“人民”概念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围绕建构人民美好生活而形成的“人民”话语体系。作为一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回应性话语表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价值选择。“依靠谁”的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所要回答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力量来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靠力量,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19]12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14亿多中国人民磅礴力量汇聚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来。“我是谁”的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所标明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之使命定位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7]182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展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生态幸福的庄严承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既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又深刻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二者是“表”和“里”、“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二者相互支撑、相互论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在建构过程中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

(二)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美好生活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格局。然而,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的长远发展,如不加以解决,将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359,从“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多元”的“美好生活需要”,无不彰显人民群众对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在建构过程中高度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生态行动指南。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实现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就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在建构过程中深刻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诉求,关照了人民群众的情感价值需要,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美好生活指向。

(三)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生态价值关怀

在以消耗自然资源来换取发展的工业文明大背景之下,全球生态文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枯竭的双重危机。要战胜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并进才能战胜困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不仅着力于解决中国人民所关注的生态问题,而且具有高度的世界情怀,助力全人类一同战胜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19]132同时,对于责任划分上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19]132,习近平主席鼓励世界各国按照历史责任和自身能力来积极承担环保责任,为世界人民共享生态发展成果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刻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生态价值关怀。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19]131人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才能生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无异于自取灭亡。在人类灾难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类战胜灾害的必然出路。习近平主席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18]29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以其包容性和动员性呼吁世界各国一同保护地球家园,为推动世界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全球生态文明成果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刻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生态价值关怀。

猜你喜欢
人民话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