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琼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极具世界视野、时代意蕴和人类情怀的崇高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判断,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成为推动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中国方案,是引导全球治理走向整体性、统一性和协调性的必要途径,鲜明体现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宽宏视野,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改变全人类命运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其致力于将本国利益与世界各国利益有机结合,号召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中的有益成分,推动不同文明形成和谐共生、和平共处的良性模式,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否有效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成败,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做实。因此,将这一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并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既展现出为人类社会谋发展、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的崇高格局,又标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它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广泛国际化和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具有原创性贡献,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前瞻性意义,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于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世界的价值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价值上都可以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其蕴含的智慧对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引导与借鉴作用。
共同体在马克思那里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概念,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2],真正的共同体的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解放,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自由人联合体”才是名副其实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发展了这一逻辑,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它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倡导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种平行结构的伙伴关系,号召“尊重多样化社会制度”。站在超越国家的共同体层次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建构真实的、平等的、互利的共同体,其核心理念是结伴而不结盟,理论原则是新型义利观,实践归宿是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这一思想既高于其他强调自利、权力与自身安全的丛林法则,又高于建立世界政府的自由制度主义,它把民族发展与世界和平融为一体,强调基于“共同发展”“同命相连”“利益攸关性”的自然聚合,正以另一种思维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契机。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达,随着世界交往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扩展,随着总体人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在21世纪日益表现为一种现实具象。高校思政课要将“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纳入目标体系,立足于人类整体的高度,成为众多构建“共同体”维度中的“一维”,积极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这一课程是面向大学生集中传授关于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与现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运动与现实发展的理论集合,是一个以思想政治品德为机理、以中国特色为骨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底的有机系统,因此,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讲清中国发展脉络与进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基因,怀抱着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深切期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了历史智慧、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目的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这种“达则兼济天下”的共享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事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打下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大同”与“和合”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促进文化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外事活动演讲中都对和合思想进行了深刻阐释,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的外交目标与文化自觉,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外交伦理原则等。他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3]“和”的本质是和谐共荣、共生共济、差异互补,它的包容性、内聚性、开放性,造就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强不凌弱的民族性格,长期根植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中,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品格。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涵的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提升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4]299中国梦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对世界也具有影响力,中国梦联结世界梦,关系着世界的命运,这个梦的本质是使命与责任,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同时,通过一个个务实行动为世界人民筑就梦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梦的向外延伸,它是对中国一以贯之和平外交政策的承袭,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了创造性升华,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的中国方案,是管控国家分歧、化解世界冲突的中国智慧。其实质是一种积极的利他主义,是在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的“国际主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它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平等包容为理念,以世界多样性为依据,着力建设共创共享共治的全要素文明。中国不仅自己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而且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中国希望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权责共担”“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地区性与全球性危机,共同护佑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福利与利益,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结果,以当代中国的大国责任牵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持续生长,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高校思政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有机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合适形式和方法有意引导,让他们对这一思想真学、真懂、真信,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坚定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能够更自觉地进行政治实践,树立全球意识,具备国际视野,成为中国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担当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基础上树立起的一种崭新观念,是一种基于世界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要理念,体现的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判断,它与高校思政课具备互融互通的基本条件和广泛基础,两者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逻辑契合。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将国家主流意识传输给教育对象,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指明了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和持续繁荣的方向,系统回答了人类社会的走向问题。将这一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培育大学生的新理念与新意识,积极回应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关切。一是爱国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先要关注国家的核心利益,这种利益“不是指普遍的、超国家的、超阶级的利益”[6],而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利益,它要求各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信念,主动承担起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的大旗;二是公平意识,公平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在多极化世界里,不应当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人,各国更不应当通过不平等的贸易规则巧取豪夺,在涉及共同利益的事情上需要由各国共同商量解决,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从而深刻领会平等互利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精神内涵;三是合作意识,在新冠疫情、金融风险、难民问题、恐怖主义充斥的世界环境里,独善其身不可行,唯有合作有前景,要让学生认识到各国应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遵守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坚持合作共赢机制,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充分调动全世界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精神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四是自主意识,当今世界,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明辨是非,极易形成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为意识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政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和熏陶学生,牢固坚持意识形态阵地,坚定文化自信;五是开放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全世界渴望和平和发展的各个国家,若要发挥它在全球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树立开放意识,让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校思政课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全球发展趋势的国际化人才,使其能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深度融入世界,让他们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形成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7]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充满中国大智慧的思想结晶,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着丰富的全世界人民共命运、共进退、共发展的价值理想。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采,体现出中国坚持与别国友好发展的良好愿望及其与其他国家共同繁荣的进步理念。事实上,中国一直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文化准则,坚持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不将本国的社会制度强加于其它国家,尊重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着力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国家关系,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博爱、大同的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文化品格,其求同存异、美美与共思想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基础,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度,也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内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必须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跟进解读国家最新时政和精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最新理念体现在教学内容中。要将绿色发展、尊崇自然的生态观、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包容互惠、开放创新的发展观,共建共享、公道正义的安全观,以及互商互谅、平等相待的政治观有效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基本引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规约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及世界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它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概念和理论,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方法论意蕴。首先,它是整体性把握当今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的理论升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27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明确地以世界场域为整体视界,注重国际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的“整体性”,在尊重各个民族国家的文明背景和现实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尽力包容和弥合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关注人类命运走向、关心全球现实问题、关涉新型国际关系,围绕“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的中心命题,深度思考人类整体的生存状况、生存意义和发展前景,推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它是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法得出的全球治理良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各种矛盾出发,指出资本主义以零和博弈理论和敌对的冷战思维解决矛盾的弊端,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主导的国际秩序治理失灵的现实困境,阐明了资本主义矛盾的当代表现和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立一种带有全局性变革意义的、让全人类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更为适应新的世界状况和时代潮流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最后,它是创造性运用历史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发展,是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的高扬,深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指明前进方向,认清历史走势,把握历史规律,引导全球化朝向更加平等公正互惠的方向发展,克服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西方中心论和新殖民主义,堪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典范。高校思政课必须授以学生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质言之,思政课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掌握思辨的能力,能在辨析中更实际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主的、正确的判断力,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涵的理念方法是内在一致的。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和教化的重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培养人的方向性和阶级性”[9]以及“用哪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培养哪个阶级需要的人”[10]方面。因此,必须不断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宏观理论与个体实践、宏大叙事与回归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深刻的理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为破除旧模式弊端、解决国际发展问题等提供了中国智慧。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让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基本价值及其路径构建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若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片面理论释义,可能会因知识的系统连贯性问题而影响学生的接受理解。如果将其同其他理论内容联系起来,寻找与其他知识点的关联性,学生就会全面整体掌握这一要点,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除了专题进行讲述,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实事求是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思想路线,新时代它已渗透在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将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思想引领作用,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外交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它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形成的客观真理。还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国家治理理念与实践的成熟,教师可以通过中国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示、中国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之比较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阐释中国道路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敏捷、更加自信有主见,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各类丰硕成果,有着胸怀祖国的情怀和心系天下的眼界。对这一群体的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学,需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11],即对现实社会的众多热点问题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而不能仅仅对这一思想进行简单的解析与阐释。处在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在接触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观点、各种信息时,往往会受到各种错误观点的蛊惑,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着种种疑惑。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学,应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根据学生特点设置相关论题,要启发学生围绕论题自主思考问题,充分展示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纠正引导,在此基础上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师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一思想分析各种现实问题。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针对当前碳排放权的争议、“国强必霸”逻辑、逆全球化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危害,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价值。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通过情境设置给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从历史出发,理解共同与差异的概念,理解民族国家的概念,自主地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出正确选择。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话语体系,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运用中国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亦是如此。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2]。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要认真设计系列实践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实践教学的地点、主题、内容和形式,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智慧教室或校外实践基地,教学主题可以是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等,具体内容可以是文明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实践形式可以采取演讲比赛、编演话剧、口述故事、自制短片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深入挖掘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积极性,使其亲身体验并感受到共同体的力量。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媒体平台,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时事要闻等随时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点评和总结,并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做出评分,通过实践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思想意识。还可以带领学生与不同国家的院校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培养学生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更加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了解国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理论理解,提升主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自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教育”产生了如MOOC、SPOC等一系列新型教育模式,昭示着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模式已然形成,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方式方法,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和交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政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要善于创造具有亲和力的文化形式,利用新媒体和各种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在无形中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此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探求这一思想与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提升学科的理论视野和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凝聚起一个不断延伸和相互支撑的创新末端,在合作模式、贯通渠道、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在诸如外语、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课程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做到事实陈述和价值引导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统一,使学生受到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政教育,进而更全面地了解国家,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青年强,则国家强”[1],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主观能动性、社会责任感和放眼世界的全局观,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找准价值定位,把握人生际遇,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