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瑶 刘庭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110)
中国古代的山川地物、人工营构是整体系统,西夏京畿人居建设具有该系统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梳理了西夏京畿地区山河之间的城镇、宫苑、佛寺、王陵建设,总结了营构手法,发掘了山河图景的思想渊源,提出结论:贺兰山和黄河为京畿地区的人居环境提供了基础,人工营建基址择形胜、规划应形胜、建筑益形胜、地景彰形胜,呈现了山—原—河—人一体的山河图景,体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特征,对今天西北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风景园林;西夏;京畿;山河图景;形胜
中国先民将山、川、地、物与人类及人工构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1],将营建活动与周围地物结合来寻求空间关系,每种要素在这个系统中都处于特定的位置,进而在不可复制的山水环境中形成独一无二的城池、村庄、寺观、陵寝。学者们用大量的中国古代城池、陵寝实例证明了这一理念,总结了结合大尺度山水环境的中国传统规划设计方法[2],注意到了城山关系[3]和山水田城一体的景观系统[4],认识到了现代建设中传统山水格局割裂的问题[5]。但当前研究侧重于大尺度山水环境中的小尺度城池研究,尚未发掘同一个山水环境中各类城池、游憩、墓葬等人工构筑的区域联络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匹配尺度下探讨山川系统中各类人工营构与山川环境的整体关系。
西夏是两宋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公元1020年李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6],兴庆府(后称中兴府,今银川市)作为国都207年,京畿一带承袭和新建了大量的城寨、离宫、寺观等。这些建设既体现了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域特征,也体现了中古时期人民在自然条件下借助山水营造人居环境的时代智慧。本文对西夏京畿地区的人居营构进行研究,以期挖掘先民的传统智慧,对今天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镇、乡村、景区等建设提供借鉴。
形胜是古代人们对山河水域、自然景象与自然资源的一种深刻的理解和认识[7],最早见于《荀子·强国》“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形胜包括了利于固守、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多重含义,表征适宜人居的客观条件。西夏国都兴庆府立于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的银川平原上,“背名山而面洪流”[8],形胜极佳。西侧的贺兰山呈南北走向,绵延200 km有余,比银川平原海拔高出1 000 m~2 000 m,高耸巍峨,阻挡了来自西北的寒流和沙漠;东面的黄河既阻挡了河东的沙地侵袭,也为银川平原引渠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一山一河不仅成为防卫京师的天然屏障,也犹如口袋将银川平原包裹其中,成就了渠网良田、水乡泽国、塞上江南的良好生境。
(1)城镇。银川平原是西夏最大的一块农垦区,是整个西夏疆域中城镇最密集的区域。绘于早期的《西夏地形图》中标有兴州、定州、怀州、永州、静州、雄州。宽百里的银川平原上,兴庆府位于中央,五州环绕于东侧的黄河沿岸。
(2)宫苑。兴庆府中建有内宫。根据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9]《宫廷诗集》[10]甲种本《万花厅同乐歌》《圣殿俱乐歌》可知,宫中有奏殿、车门、摄智门、广寒门、南北怀门、帐下、殊妙圣殿、圣君殿、贤召殿、万花厅、琉璃宫、圣长宫、七级楼、百木帐、瑞园、莲花池等建筑和园林。贺兰山中也有多处离宫,文献记载元昊在贺兰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11],今贺兰山中还有多处离宫遗址[12]。有研究认为,贺兰山离宫群以山为苑,是具有军事功能的猎宫[13]。
(3)佛寺。西夏皇室“至于释教尤所崇奉”[14],一方面大力修缮既有佛寺,“近自畿甸,远及荒要,山林磎谷,村落坊聚,佛宇遗址,只椽片瓦,但仿佛有存者,无不必葺”[14];另一方面,大兴土木,新建了很多寺庙以及佛塔,尤其是京畿地区,兴庆府城内有皇家寺院承天寺、戒坛寺,城东有高台寺,贺兰山中更是塔寺林立[15],明代尚有“颓寺百余所”[8],可见佛寺之多。清乾隆《宁夏府志》亦称“山口内各有寺,多少不一,大抵皆西夏时旧址”[16]。现存贺兰山建筑遗址中被判定为佛寺的尚有16处[17],分布于贺兰口、拜寺沟、山嘴沟等沟谷中。
(4)王陵。西夏王陵是西夏皇帝及贵族的皇家陵园,位于贺兰山中段东侧洪积扇中上部,目前已发现9座帝陵、273座陪葬墓、1处大型建筑群遗址,东部有11座砖瓦窑、石灰窑址[18],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19]。
西夏京畿地区的建设继承了中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传统理念和借胜营构的理景手法,不论城市还是郊野,都充分借助了周围的地理优势,形成与贺兰山、黄河融为一体的山河图景。
择址形胜是自魏晋至隋唐的传统,大慈恩寺建寺时李治命令“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之地”[20]。西夏的各项建设亦择址形胜,考虑地形地势、交通、风景等方面的条件。
城镇择址于山河之间地势高敞、田渠环绕之地。银川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湖沼众多,兴庆府择址于贺兰山支脉延伸的脊线上,地势略高于周边,避免了城市的洪涝风险。银川平原最长、灌溉面积最广的唐徕渠自城边而过,周边阡陌交通、田畴交错,保障了城市的水源和粮食供应。同时,城市择址还考虑八卦卦象,《宫廷诗集》称“王舍城合卦象,巽坎之下河露水”[10]。前半句所提的卦象在目前的文献中尚无法考证,但后半句的巽(东南)、坎(北)方位直至明[21]、清[16]、民国时期[22]仍是大面积的湖泊,是诗中所说“河露水”的特征。
离宫、佛寺择址贺兰山景色优美、交通便捷之处。西夏时期的贺兰山气候寒冷,西夏文献《圣立义海》“山之名义”载:“冬夏降雪,日照不化,永积”[23];山中峰峦叠翠,崖壁险峻,林木茂密,环境幽雅,“有种种林丛、树、果、芜荑及药草。藏有虎、豹、鹿獐、挡风蔽众”[23],拥有良好的动植物资源;山中泉眼较多、水源丰富,《西夏地形图》中在“贺兰池”旁标注“有泉九十九眼”“水泉甘冽,色白如乳,各溪谷皆有”[16]字样。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都城近郊的区位优势,使得西夏统治者在此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和皇家寺院。贺兰山区内的50多处建筑遗址均位于山口或两沟交汇的交通折点上,如拜寺口双塔位于山口处,贺兰沟“皇城台子”位于两沟交汇处,108塔寺位于峡口山的山口内,既是黄河进入银川平原的山口、水口,也是秦渠、汉渠和唐徕渠引黄河水的渠口处。
西夏王陵择址于贺兰山支脉灵武山下,地势高亢、开阔,西枕贺兰山,居高临下;东瞰平原,视野开阔;再向东,黄河如练绕平原东,形成西倚贺兰山、东眺黄河的山水形胜。
规划布局呼应形胜的做法首先体现在山川定向上,这种现象在贺兰山中乃远离山区的平原地带均有体现。贺兰山中的建筑群的主轴线和山路有山峰指向的现象,拜寺沟方塔的平面位置恰好位于东入口红石峡的双巨石之间与对面山峰的连线上(图1);山麓的西夏王陵有主副两条轴线,主轴指向贺兰山主脉的主峰,副轴指向贺兰支脉灵武山的山峰[24];平原腹地的兴庆府并非正南北向,而是平行于贺兰山和黄河、略偏向西南,而且东西向轴线与高台寺所在的会亭堡、西夏王陵指向同一座山峰(图2);城中的承天寺塔,内部通道在奇数层呈东西向、开东西窗,偶数层呈南北向、开南北窗,顶层为十字形通道,东西南北四面开窗,可以西望贺兰、东眺黄河、北应海宝塔、南望水泽(图3)。
图1 拜寺沟方塔位于山峰连线交点上Fig. 1 Baisigou Square Tower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mountain peak line
图2 兴庆府朝向与山川关系Fig. 2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qing orientation and mountains and rivers
图3 承天寺塔奇数层、偶数层开窗方向不同Fig. 3 The opening directions of odd and even floors of Chengtian Temple Tower are different
应形胜的手法其次体现在布局形态上。《园冶》称“巧于因借”,中国古人全面考察与把握一地山水环境的整体形势,追求对山水资源及潜在秩序的发掘与融合[25],充分因循周围的地形地势,形成与自然肌理顺应的建筑布局形态。西夏的建筑组群布局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因山就势型——山形的影响。贺兰山中的西夏建筑遗址虽位置不同,但都是依山就势砌成台地,建筑院落分布于大小台地上,形成群组,再由山路加以联络,使孤立的群组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最后而形成主次分明、功能完整的“逶迤数里”空间格局。山间佛寺、山口佛寺,总体上依山势形成台地,但均局部突出重点的殿、塔,如拜寺口双塔、拜寺沟方塔区。
(2)遥应山势型——山势的影响。平面布局遵循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规制,但在朝向、规模上与山的走向、轮廓寻找构图关系。如西夏王陵位于山麓的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平面布局方正、规整,但轴线定向、立面构图均以贺兰山为基准;兴庆府、定州城、海宝塔、承天寺塔远在30~50 km外,因贺兰山的庞大体量和控制性地位,虽然总体上呈现方格网和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仍然对城池、佛塔的朝向形成了影响。
(3)自成体系型——不受山体影响。当周围的自然参照物不在视觉范围内,建筑布局遵循一般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院落形式。如兴庆府宫城以及城内的一般建筑等。
三种模式的依据是视觉感知的现场观察体验,即对人工构筑实际形成影响的外在环境范围,类似于王树声老师提出的城市“大环”,由人在真实环境之中的视域、心境体验为标尺[2],边界是弹性的。
在山水体系中,人工景物只是对潜在自然山水形势之巧与天地大美的发掘点化,即“有天造地设之巧,在人善于黠缀尔”[26]。清代画家唐岱在《绘事微言》中说:“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27]在“黠缀”之后成为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起到人工点化自然、补足自然、增益自然,使形胜更胜的正向效果。具体包括被动和主动两种情况。
被动的情况是人工构筑的城池、建筑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自身融于自然。山间离宫、佛寺以山为苑,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木结构群体组合的灵活性,建筑或聚或散、或藏或露、或隐或显,协调于自然环境,使建筑融于山水的自然美,成为点缀形胜的人文景观。《宫廷诗集·庄严向山歌》中描写山寺“云梯香桥路已通,来来往往无障碍。瑞室圣殿设宝鼎,施食甘露全境乐。险峻松柏乐作舞,岩面石壁欢声出”[10],展现了山路、建筑、山景、岩景、松景等内外交融的景色。即使远在城中,即使身在数十里外的大内御苑也居高而建,琉璃宫“东面黄河”“西面兰山”[10](西夏《宫廷诗集·万花厅同乐歌》),把贺兰山和黄河之景纳入园中;承天寺塔、田州塔都是在平原上遥应山川的典型例子。
主动的情况是于形胜之处建楼、阁、塔、亭等建筑以揽胜,甚至发挥补足山势、地势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佛塔,西夏的佛塔不论在城市还是山野,有着标胜引景的地标作用。如拜寺口双塔是山口地标(图4),拜寺沟方塔是山间地标(图5),108塔是水口地标(图6),虽形式不同,但都是空间的焦点,为行人形成明确的导向性和安全的心理。佛塔与连绵山势嵌合,以山势衬托塔、以塔补足山势,形成了增益形胜的主动的亲和关系。
图4 拜寺口双塔实景及视域分析Fig. 4 Real scene and viewshed analysis of the two Baisikou Towers
图5 拜寺沟方塔实景及视域分析Fig. 5 Real scene and viewshed analysis of the Baisigou Square Tower
图6 108塔实景及视域分析Fig. 6 Real scene and viewshed analysis of 108 Square Tower
在西贺兰山、东黄河之间的银川平原上,湖连片、渠纵横、田广袤,东西视野开阔,在平原最东侧的黄河边上都可看到百里外贺兰山如屏、绵延百里。平坦广阔的平原上、苍翠的贺兰山中,城镇、离宫、佛寺与山峰形成了相互联络的空间关系:兴庆府、州堡,及城内外佛塔、陵墓的中轴线分别指向了贺兰的三处主峰——砂锅洲、拜寺沟内主峰、灵武山后主峰;同时,高耸的佛塔与山峰之间、佛塔与佛塔之间亦有着互相呼应的视线联系。大小城镇、园林、佛塔相互呼应、交流,在山河湖城田的基底上织成交叉的网络结构,使得整个山河原湖田城景观浑成一体,形成蔚为壮观的大地园林体系和自然人工融合的区域尺度的文化地景(图7)。
图7 京畿园林体系Fig. 7 Garden system of capital
源自朝慕山水和“一方之望”的价值观念,参照相关的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聚落、陵寝等人工建设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成为建构秩序的一种规划模式[28]。在司南出现之前,大自然中活动的先民,以天景、地景作为辨别方向的参照,作为稳定存在、便于识别的高大地景——山峰是最重要的参照,因此早在秦代阿房宫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29],之后2000年里,不论城池还是建筑,不论在郊野还是城中,无不遵循以山川为参照的规划设计手法。王树声、张杰等[2,25-26,28,30]学者研究了大量的现存古代城市、聚落案例,展现了人工选址、布局、景观构图与周围山川的对位关系,证明了通过山峰指向轴作为人工建设的基准线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各个地域。
西夏的诸多山水中,贺兰山和黄河是西夏人心中的圣山圣河。《宫廷诗集》[10]中“黄河青父,东邑城内峰已藏”(《夏圣根赞歌》),“东面黄河西贺兰”(《圣□大贤歌》),“如此须臾西兰山”“更有吉兆黄河水”(《处处显瑞歌》),“东面黄河窗前流”“西面兰山门前横”(《万花厅同乐歌》)等都把贺兰山和黄河当作重要的自然参照。
拜寺沟诗集中有两首《画山水》[31],画中的要素包括建筑、广漫漫的“潋滟洪波”、潺潺溪流、“持竿渔父”“荷担樵夫”,呈现出山水交汇、建筑藏于其中、人行于山间、游于水上的广阔天地。除了纯粹的山水为对象,欣赏建筑时亦将其置于广阔的山水环境之中。
贺兰山和黄河为京畿地区的人工营建提供了景观基础,西夏京畿地区在城镇、宫苑、佛寺、陵寝的建设上充分利用了贺兰山、黄河的山川资源与美景,通过择址、规划、建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山河形胜形成了紧密的呼应关系,呈现了山、原、河、人的山河图景。
西夏所辖地域涵盖了“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其历史和地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如何在传统文化复兴、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塑造地域特点、弘扬特色人居文化,成为当前的重要命题。因形入胜是在古代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的建设模式、设计手法和营构理念,为今天西北地区的在地性建设、今后的城市建设实现地域化、特色化建设提供历史文脉依据和操作途径,对中国干旱地区的低能耗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图5左侧照片引自参考文献[31]彩版三;图6左侧照片为1958年青铜峡水电站建设之前、水位未上涨的黄河景,由宁夏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鹏提供。其余图片均由作者自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