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武汉市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

2022-04-16 04:39胡铃林何盘隽朱连盈吕静怡向文杰霍爽江汉大学商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汉市创新型武汉

文/胡铃林 何盘隽 朱连盈 吕静怡 向文杰 霍爽(江汉大学商学院)

一、引言

创新型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城市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出现了以下问题:缺乏优质创新人才、单纯用高薪吸引人才使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力求改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分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面向的对象是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武汉市政府出台若干创业扶持政策。2013至2018年武汉科技创新投入指标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从31.6亿元增加到了134.41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从2.81%增长到了6.97%,增幅巨大[1]。同时,武汉市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培训与补贴,对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开办扶持创业孵化基地等。因此,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是武汉市政府当下重要的战略发展决策。

二、其他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经验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更优良条件。紧握人才这一发展之源,我国各城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青岛出台了《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对人才政策做出了更详细明晰的规定,明确部门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对于优秀人才的服务保障涵盖全面,为其住房、家属随迁、子女入学、医保社保等开通绿色通道,全方位满足需求。

郑州市则是在 “智汇郑州”工程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类型的顶尖人才分别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开设企业家讲坛,提高企业家素质,培养出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大力推动各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GDP发展蓄力。

厦门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为台湾人才及海外专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为园区引进项目、引进国外专家的单位提供大额资金支持。

北京市提出,几大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若非京籍,也可直接申请办理落户,家属可随迁,极大地保障了人才的住房需求,为北京市的重点发展行业留住了高精尖人才。

此外,香港依靠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条件,极大地为优秀人才的发展营造了空间。香港的揽才计划主要有“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的政策,扫清地域性障碍。

三、基于SWOT分析法的武汉市人才引进现状分析

为落实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同时为武汉经济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武汉市新出台《关于实施技能兴汉工程意见》《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指出要大力推进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刚柔并济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对武汉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发挥政策扬长避短的作用。

(一)S-优势

(1)新一线城市与地理优势:武汉作为我国地理中心,九省通衢,以铁路、航运作为城市发展的轴心,各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拥有雄厚的发展资本,位列新一线城市。

(2)高校数量与人才优势:2021年武汉共有89所高校,位居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高达104万人,属全国第一,即武汉市在人才储备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大学生正是创新人才的后备资源,吸引其留汉也就大幅地留住了人才。

(二)W-劣势

(1)同类城市人才吸引力更大: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较高,又作为宜居旅游城市,创新人才吸引力稳居前列,人才净流入逐年攀升;南京近年来电子通信、制造业发展较快,吸纳大量人才,人才始终为净流入且较稳定。

(2)疫情冲击,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疫情极大影响了武汉的经济活动。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只能降薪裁员来维持经营。而疫情过后的经济恢复期也较为漫长,房地产、教培行业等行业不景气,岗位数量严重减少。

(三)O-机遇

(1)高新技术企业逐年递增:武汉市正在加快建设高新科技产业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储存器研究这四个国家新基地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光电子信息研究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2)中央全力支持:《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产业集群”,这代表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蓝图中的分量不断增加,未来发展形势大好,为来汉的创新人才注入一剂强心针。

(四)T-威胁

(1)传统行业较多,新型人才对应职位较少:武汉市企业以国营、民营企业为主,本土的新型行业少,且大多属于分部和运营中心,研发类等需要大量高新技术人才的岗位不多。传统行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有限,难以将其留住。

(2)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足:人才引进政策对创新人才吸引力不足,因其脱离了实际需求。创新人才留汉意愿不足,宣传渠道有限使人才对政策了解有限,武汉人才引进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四、对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考虑到非公开数据准确性不足,计算时容易产生偏差,本文采用官方数据来进行分析,在变量的选取上包括:

(1)扶持创业人数(ENTRE):扶持创业者、留汉创业者都属于武汉市人才资源,也是创新型人才中影响较深远的部分。创业者能通过自主创业带动经济发展,也能为武汉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假设I:扶持创业人数与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

(2)企业支付平均月薪(WAGE):对待创新型人才应采取对应激励措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经济价值。创新型人才选择岗位,可能会优先考虑薪酬高低。企业支付的平均月薪越高,创新型人才也会更积极为城市创造价值。

假设II:企业支付平均月薪与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

(3)城市薪资排名(RANK):创新型人才想要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拥有优秀的发展平台,会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参考城市的薪资排名。城市的薪资排名越高,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备,发展空间越大。

假设III:城市薪资排名与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

(4)高新企业研发费用(RESEARCH):企业的活力来自创新研发,创新型研发人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发费用越高,代表企业越重视创新研发,研发人员的工资也普遍越高。

假设IV: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和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

(5)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我们从研究引进创新型人才政策的成效出发,选取武汉市生产总值作为模型的应变量,创新型人才越多,城市发展越迅速,GDP上升,且这个数据与模型中的自变量都具有一定关联性。

(二)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根据武汉市引进创新型人才政策的研究方向,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国家政策扶持创业人数(ENTRE)、企业支付平均月薪(WAGE)、城市薪资排名(RANK)、高新企业研发费用(RESEARCH),从高新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高校培育创新型人才、政府科技支出支援创新型人才方面分析,三方位说明上述因素与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关系。数据从2020年一季度至2021第三季度,采取最新官方数据,时间跨度近、可信度高、关联性强,较能说明问题。数据来自武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季度报告以及58同城、智联招聘网站的季度报告。

(三)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后,利用Eviews.10计量经济学软件,构造模型,实证结果如表1。

表1 多元线性回归系数表

模型的选择:GDP=C+C1ENTRE+C2RANK+C3RESEARCH+C4WAGE

GDP=524.9123+0.093992ENTRE-127.425RANK+0.102931RESEARCH+2794.059WAGE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ENTRE的系数为0.094,表示扶持创业人数与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与假设Ⅰ相符。创业创新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扩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支持其留汉创业,利于提升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促进武汉经济发展。

RANK的系数为-127.425,与假设Ⅲ不符,可以考虑虽然城市的薪资排名高,但不一定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大。因为城市的经济越发达、生活水平越高,物价水平也相对较高。与其他城市只比较薪资,并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吸引力所在,我们应该纳入更多地考虑因素。同时,武汉收入两极分化,高层收入极高,底层极低,以平均薪资进行比较容易偏离经济预期。

RESEARCH的系数为0.103,表示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和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与假设IV相符。高新企业的研发费用代表了高新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只有研发费用有所保障,创新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合理扩大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吸引创新人才留汉为创新事业添砖加瓦,进一步提高武汉市GDP。

WAGE系数为2794.059,表示企业支付平均月薪与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与假设Ⅱ相符。薪酬可以给予创新人才一定程度的激励,企业提高员工的薪酬,是物质上最直接的吸引人才的方式。企业支付的平均月薪越高,越有利于引进创新人才。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0.99811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调整R2=0.994347,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中的F值264.854也较为显著。根据德宾-沃森统计量可知,当DW值接近于0时具有完全正自相关,而接近于2时属于无自相关,本模型的DW值为2.65,所以认为此回归模型的误差项之间不存在自相关。

(四)相关性检验及异方差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要排除存在高度相关性的变量,若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可能对结果产生干扰。

从结果分析,GDP与RESEARCH之间的比率为0.828,相关性较大,存在多重共线性。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变量变化趋势的同向性及解释变量中含有滞后变量。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和高新企业研发费用之间存在经济变化趋势同向性,当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时,会促进该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本文分析结果无直接影响。

以上数据分析说明,ENTRE、RANK、RESEARCH这几个变量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我们需要拒绝同方差假设,承认数据中存在异方差。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异方差进行修正,结果F值是十分显著的,这几个变量联合起来对GDP具备显著影响,并且R2为0.99,说明上述变量联合效果较好。

五、政策建议

(1)加强后疫情时期武汉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落实。受疫情影响,武汉人才流失严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纷纷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避免倒闭,就业岗位大幅下降。克服人才流失与就业形势不乐观的问题,武汉应大力扶持创业的人才,鼓励留汉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落户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实现人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经验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引入。武汉人才服务平台应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模式,运用短视频等新兴媒介进行大力度的政策宣传,发挥武汉区位优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际交通。建立完善人才库储备平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信息互换,更好的掌握人才流动资料。

(3)引进或开发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汉筑巢。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的税收减免、财政拨款等多项政策支持,有利于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优厚的待遇是吸引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另外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需要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人才。所以,政府应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优惠金融政策和财政,吸引他们在汉落户,正所谓“筑巢引凤”。

(4)发挥薪酬福利对于创新型人才具有激励作用。较高薪利可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好的福利免除后顾之忧,如创业安居房等。这样才不会造成创新性人才的流失,促进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房价、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减免支持企业发展。

2021年武汉全年共实现17716.96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为13.45%,GDP增量达到2100.86亿元。这是疫情后武汉以强大的韧性和生机创造的斐然成果。成绩由人才创造,人才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中创新性人才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武汉市同样需要不断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深度推进制度改革从而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武汉市创新型武汉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