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
摘要: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当前学科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运用的各项素质与技能。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则可以采取创设合作学习小组、设置项目学习任务以及拓展化学实验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具备化学核心素养这一学习要素。
关键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师
近年来,国家教育领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活动,对高中化学教师群体提出更高标准教育要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本文,将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如何在教学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创设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创设合作学习小组顾名思义,即,高中化学教师打破传统“师授生从”的教学模式,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安排,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围绕现阶段的课程主旨,为各个小组分别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活跃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选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当中的“认识有机化合物”这一课程时,可以根据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分布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环节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理论讲解,该环节教师需要对本课程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解析,让学生们可以对本课程的重点形成初步的了解;其二为例题讲解,该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解析课程相关的题目,教导学生解答问题时的方法与技巧;其三则为核心素养实践,该环节教师应立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角度,为各个小组分别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小组内部展开探究与学习。如,展示特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让学生们探究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指出与具体的物质发生反应)。进而,在教师讲解与小组实践的环节中,使学生们逐步具备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
二、设置项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设置项目学习任务简而言之,即,教师围绕当前课程的教学安排,创设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为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选用设置项目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当中的“金属材料”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设置专题学习项目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极其优缺点,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宏观”角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预先准备一定数量、不同类别的金属物质,并将之带入到化学课堂上,而后,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以记录实验的完整流程、总结实验过程的物质变化的形式落实项目任务。“微观”角度,教师则需要根据金属的类别,设置专项探究题目,让学生围绕某一金属,展开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探索,探究相关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等内容。进而,在教师引导与自主研讨的项目中,使学生们逐步具备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三、拓展化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实验是得出化学结论的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拓展化学实验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立足实验的角度,以课内实验操作、课外实验观摩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可以透过实验项目,對化学知识产生更具深度的理解,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养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素养。
例如,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如,化学实验探索,这一角度主要是指教师选用化学实验相关的短片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以影片观看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围绕视频中提及的化学知识点,思考其在生活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又如,化学案例分析,这一角度主要是指教师引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化学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探寻这一案例当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并分析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进而,在化学实验的探索中,使学生们逐步具备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素养。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欲培养学生该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选择,在保障学生高质量掌握课程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塑造其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而,方可助力学生的化学成绩提升与化学素养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军成,张星.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117-118.
[2]员蓉,王会,梁永锋.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J].山东化工,2020,49(2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