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锋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语文文化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将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师的重中之重。语文文化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也是小学生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精神支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文化;思想方法
引言
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流传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文化是我国历史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蒙,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要积极将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学习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
首先,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文化是最早通过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文字是记录语言、打破语言时空限制的辅助交流手段。其次,通过文字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是最常见的人类文化行为类型之一。开展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生动地体现了语文文化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强大优势。人们可以利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体会包含的中心思想,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再者在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语文文化的学习和语文思想方法的参与,否则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对于语文文化的理解将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师要积极结合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教学形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1]。
二、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实施
开展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限制了语文文化学习的可行性,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语文文化价值观念的缺乏,影响了学生对语文文化教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巧妙地利用古代作家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可以使文章充满高雅,超越字里行间的文学美,并使文章充满古风。让学生身心沉浸在语文文化的海洋里,从而使学生能够积累语文文化知识,并逐渐接受语文文化的影响[2]。
2.引导学生探索语文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出的古诗词,无论是内容、表達方式还是具体含义,都充满了我国古人的情感和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生活的核心和精髓。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美丽的古代文学作品,并通过理解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并加深对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理解。合理运用语文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语文文化,增加了课堂的高度和深度。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声朗读课文,这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掌握课文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文化,渗透语文文化。大声朗读不仅限于课堂内容,还要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学生进行有情感的课堂可以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注意结合历史经典著作,提高教学有效性
语文文化与语文数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绝非易事,引用经典著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作为引导者,教师必须使学生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着眼于不同风格的语文文化因素的传承。要明智地使用古典诗歌优美的语言,课堂才会产生无穷的效果。其次,在课堂过程的不同阶段关注语文文化的传承。在课堂过程中,思想发展分为四个部分:概念时间、材料选择、结构和修辞。使每篇作品都包含着语文文化的传承,进而渗透语文文化。积极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迹,充分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生活的独特想法,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应保持语文文化传统和个人素养的统一,使学生能够切实接触语文文化,以唤醒思想,表达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想法和感受,达到小学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教学的目的[3]。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精髓,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渗透语文文化,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科学运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实施、引导学生探索语文文化的深厚底蕴、注意结合历史经典著作,提高教学有效性等策略,让学生体会语文文化与语文思想方法的知识和内涵,使学生爱上语文的学习,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3.
[2]王崧舟.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R].杭州师范大学,2016.
[3]莫怀戚.教你写课堂[J].文化晨报数字报,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