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规模化栽培全程高效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2022-04-14 02:50蔡俊冲祝碧霞
食药用菌 2022年2期
关键词:出菇菌丝低温

蔡俊冲 祝碧霞

秀珍菇规模化栽培全程高效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蔡俊冲1祝碧霞2*

(缙云县双溪口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浙江 缙云 321400)

秀珍菇栽培对出菇管理技术要求高,出菇管理好坏直接影响产量高低。根据多年种植管理经验,总结秀珍菇出菇各潮次的管理技术:第一潮菇产量管理最为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适时开袋、打冷出菇、菌包割袋、水气管理、适时采收及黄枯病防治等;之后各潮,根据菌包营养、水分消耗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管理。

秀珍菇;出菇管理;多潮;低温刺激;割袋

秀珍菇()又名味精菇,味道鲜美,口感好,是夏季食用菌市场的热销产品。其营养价值高[1],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脂肪含量较低,微量元素多样,还含有黄酮、活性多糖等成分[2]。目前浙江省多采用规模化设施栽培秀珍菇,出菇期一般在4~10月,可出6~8潮菇,每潮管理各有不同。笔者根据自身20年的食用菌种植管理经验,将秀珍菇各潮次出菇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第一潮高效出菇管理技术

秀珍菇出菇第一潮产量最高,管理难度也较大,是整个出菇环节的关键。其管理的好坏决定最终产量的高低,第一潮出得好,总产量高,后期管理也相对容易;反之则会增加后期管理难度,并影响最终产量。

1.1 适时开袋

第一潮菇出菇时间一般为4~5月,开袋时间依据菌包成熟度、市场行情、气温条件及人工准备情况等合理安排。开袋不宜过早,否则会因前期气温低而出现产量不高的情况,并且可能造成出菇后菌包霉烂。对于经验相对不足的种植者而言,建议待最低气温稳定在20 ℃以上后割袋口出菇,宜迟不宜早。

1.2 打冷出菇(低温刺激出菇)

开袋早期,由于外界温度不高,不打冷秀珍菇也会自然出菇,自然出菇与打冷出菇相比,虽然节省了部分电费和人工费用支出,但子实体整齐度差,空包率较高,单棒小菇数量少,长势弱,产量下降,效益降低。综合考虑,以打冷出菇为宜。整齐出菇,需温差达到8 ℃以上[3]。采用移动制冷出菇方式,制冷机温度设定在8~10 ℃,制冷时间8~10 h[4]。各潮次出菇都可采用这一参数。

1.3 菌包割袋

菌包经打冷处理后,及时割口开袋。去除棉塞、套环,拉起袋口,用刀片沿菌包料面转圈割袋。要求割后袋口圆整,留边尽量在1 cm以内。后期菌包会收缩,留边过长会导致日常喷水作业后袋口滞留水分而使菌料变黑、菌丝提前坏死。割袋后及时清理棚内垃圾。

1.4 水、气管理

开袋后,菌包即喷一次水,增加棚内空间湿度,如遇阴雨天气,可不喷。喷后及时覆盖棚膜,保湿催蕾。当外界日最高气温在30 ℃以下时,棚膜可一直覆盖。待子实体长至1~2 cm时再逐步提膜通风,通风量先小后大,随菇长势逐渐加大。

在采摘高峰期前后要保证足够的通风量,否则极易因闷棚缺氧而造成损失。当外界日最高气温达30 ℃以上,可在开袋后第3天刚现蕾时,在大棚作业面一侧提膜至离地20 cm左右进行通风换气。

在子实体快速生长期,一般为开袋后第4天,喷第2次水,如遇下雨天或黄枯病高发期,可不喷。在此期间由于菌包含水量尚高,可基本满足子实体生长水分需求,首潮菇无需过多、过频喷水,适度控水有利于育菇。遇高温天气,可在棚外喷水,既降温又可增加棚内湿度。

1.5 适时采收

秀珍菇的采收时机掌握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影响市场接受度、销量与价格。采收标准可根据市场行情和客户要求决定,一般分3~4个档次。采大留小,分批采收,适度采小,保证大部分子实体可达到优质菇标准,尽可能降低劣等菇比率。因首潮菇产量高,须保证有足够的采收人员,并加强采收现场管理。采后及时进冷库保鲜,及时包装上市。

1.6 黄枯病预防

黄枯病是秀珍菇第一潮出菇时几乎绕不过去的坎,一旦感染,可导致20%~80%的减产,甚至绝收。其预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健壮菌包,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搞好场地卫生,减少杂菌源;三是错棚出菇,每次开4~5个棚后,转至相隔较远的菇棚开袋,相继轮换,尽量远离发病棚;四是开袋时间避开黄枯病高发期[4]。

1.7 转潮管理

采收后及时去除菌包上的菇根,清扫地面,进入下一潮管理。第一潮菇采后管理不当会出现因菌包袋口料面失水而使菌丝枯萎死亡,影响后续出菇;或因菌袋感染杂菌而霉烂,造成损失。

管理要点:不要过早开袋,避免开袋后因外界气温低菌丝不恢复而退菌干枯;做好保温措施,尽可能提高棚内温度以利菌丝恢复。既要防止菌包过度失水,又要预防杂菌感染烂包,可通过减少通风,中途视情况适度补水,协调管理。

高温高湿期采收或感染黄枯病的菌包,采后须清理干净料面,待料面溢水稍干后再盖膜,不宜马上盖膜,以降低菌包染病风险。

2 第二潮出菇管理

2.1 延长菇潮间隔期,保证足够养分积累

菇潮间隔期是指从上一次打冷日始,至下一次开始打冷日止的间隔天数。由于第一潮出菇多,消耗的养分多,加之外界气温一般偏低,菌丝恢复和营养积累慢,因此相比以后各潮,第一潮采收后的养菌期要长一些,菇潮间隔期至少保证20天以上,遇气温持续不高的情况需延长到25天以上,否则空包率高、产量低[3]。

2.2 低温刺激催蕾与出菇期水、气管理

低温刺激温度与打冷时间按常规设置。打冷后及时对菌包喷一次水,然后盖膜。之后每天喷水一次,直至子实体长到4~5 cm时视情况再加喷一次水。现蕾后,每次喷水作业揭起的棚膜,喷水结束后,须待出菇面菌料的积水稍干再盖回,否则易积水造成小菇蕾缺氧死亡。

通风管理方面,当日最高气温在30 ℃以下时,打冷后的前3天基本不通风或少通风;遇30 ℃以上天气时,第2天即可少量通风。催蕾完成,子实体长至2 cm以上时逐步加大通风量,至子实体快速生长期要进行大通风。

采收管理同第一潮菇。

2.3 病虫害防治

第二潮出菇后,菇蚊、菇蝇等害虫开始危害,要做好防控。措施:一是及时清除菇脚菇根,减少害虫食物来源;二是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在去根后2天至打冷前3天进行,要保证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严禁使用高残留、高毒性和禁用的农药。

3 第三潮出菇管理

第三潮开始及以后各潮,由于外界气温升高,菌包霉烂风险大大降低,出菇产量较高且稳定,管理相对容易。

3.1 掌握合适养菌期

第二潮采收后,由于外界气温升高,菌丝活力增强,养分积累速度加快,菇潮间隔期相比第二潮可适度缩短,一般为16~18天。

第二潮菇采收、去根后5天内不喷水,5天后每天喷一次水,至打冷前2天,每天加喷一次。通风管理按常规。

3.2 低温刺激与水、气管理

低温刺激的温度与打冷时间按常规。打冷前确保菌包出菇面菌料软湿,达不到要求的要补水,打冷后及时喷水再盖膜,保湿催蕾;之后每天喷一次水,至催蕾完成。待子实体长至2 cm以上后,每天喷2次水,直至采收。

催蕾结束后,前期要防止水分过多,以免积水闷小菇蕾,采收开始后则需要适当控水,以防菇体生长过快,采收速度跟不上而影响采摘质量,导致次级菇比例增加,造成损失。

现蕾前可结合喷水揭膜通风,现蕾后视小菇蕾生长情况逐步加大通风量,子实体快速生长期进行大通风。白天不下雨时,大棚顶部可喷水降温,增加棚内空气湿度,太阳下山后停止喷水。

采收管理同第一潮菇。

3.3 病虫防治

此阶段一般不是病虫高发期,零星蚊虫可不予防治,较高密度时再用药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去根后2天至打冷前3天进行防控。

4 第四潮出菇管理

三潮菇过后,菌包袋口料面收缩干枯,单棒现蕾量减少、不出菇,空包率上升,采用袋口单头出菇,产量降低。因此,一般从第四潮开始割底,进行二头出菇,管理方法也相应改变。

4.1 掌握合适养菌期

菇潮间隔期一般控制在16~18天。第三潮菇采收、去根后5天内不喷水,5天后每天喷一次水,打冷前2天,每天加喷一次。此时一般为高温天气,要适度加大通风,防止高温烧菌,特别是喷水后的菌包发热期,要加大通风去除积热。

4.2 割袋底二头出菇

低温刺激温度在8~10 ℃,打冷时间10 h。低温刺激完成后割袋底(图1),方法:用小刀顺着袋底中间封口线平行割开一条口子,长度尽量长些,并用刀尖挑开粘连料面的割口,以松开1 cm左右为宜,过大会导致失水过快,过小则影响出菇。割袋底环节要加强现场检查管理,避免出现割底不规范、漏割现象,影响产量。

图1 第一次割底

4.3 水、气管理

低温刺激后水分管理同第三潮。现蕾后喷水要待出菇面菌料或小菇体上的积水稍干后再覆膜,严禁即喷即覆膜,以免导致积水闷菇现象。

低温刺激后第2天开始给予少量通风,现蕾后视小菇蕾生长情况逐步加大通风量,子实体快速生长期进行大通风。白天大棚顶部可喷水降温,增加棚内湿度,太阳下山后停止喷水。

采收管理和病虫防治同上。

5 第五潮出菇管理

第四潮割袋底后,菌包易失水,养菌期间要适当增加喷水量。一般采收、去根后第3天开始喷水,每天喷一次,打冷前3天,每天喷2次。高温期间加大通风,防止高温烧菌。

第五潮出菇需第二次割袋底(图2),割第二刀在低温刺激完成后进行。方法:取与第一刀割口平行方向在袋子底部封口线另一侧割第二刀,并用刀尖将割口挑开适当缝隙。其他管理参照第四潮。

图2 第二次割底

6 第六潮出菇管理

经过前期5潮出菇和二次割底,此时菌包大部分营养已被分解消耗,菌包重量不到第一潮菇开袋前的一半,且表面菌丝活力进一步变弱,抗逆能力下降,此时外界气温也开始下降、日夜温差加大,管理上相应有所变化。

6.1 适度缩短养菌期

菇潮间隔期可缩减至12~15天,在原先打冷出菇周期内可多打几个棚,以加快出菇速度,同时均衡因单位产量降低而使日均出货量减少的问题。

6.2 适当减少打冷时间

由于菌包变轻、活力下降,单位面积内需降温的菌包重量大幅减少,制冷速度加快,相应打冷时间可缩减1~2 h,冷处理温度可不变。

6.3 水、气管理

由于菌丝活力下降,要注意防止过湿或通风不良导致闷棚问题。冷处理完成后,喷一次水,覆膜催蕾,之后视菌料表面湿度决定是否喷水,以及多喷还是少喷。菇蕾形成后,要适量少喷。

通风管理:要提前揭膜,一般在打冷后第二天开始部分揭膜,防止菌丝失活;每次喷水后不立即盖膜,延长通气时间,防止因表面水分过多而致菌包和菇蕾缺氧死亡。

6.4 采后养菌

采收、去根、清理菇棚后,间隔1~3天开始喷水,连喷2~3天后,菌包表面菌料若湿润可适当控水,防止菌包过湿菌丝坏死成“黑包”。喷水后大棚要加强通风,降低袋口水分,防止通风不良导致菌丝缺氧。

此时的养菌管理要点是防止菌包坏包。如遇外界日夜温差大的情况,要做好大棚保温,傍晚前后减少外部通风,降低棚内日夜温度变化幅度,防控自然菇发生,避免出菇混乱增加管理难度。

6.5 虫害防治

若需用药,可在菌包完成采收、清除菇根后1~5天内用低毒农药防治一次。

7 第七、八潮出菇管理

第七、八潮菇出菇管理方法基本与第六潮相同,由于菌丝活力进一步减弱,管理要点在于防止菌包因喷水过多或通风不良而损坏。

水分管理以菌包袋口出菇面菌料潮湿为度,不过度喷水,通风不可过少。打冷期间适度控水,预防菌包过湿菌丝失活。打冷后第2天开始即可少量通风,防止密闭过久,菌包损坏;每次喷水后要增加揭膜通风时间,待表面积水基本消失后再盖膜。

[1] 黄良水, 蔡为明, 金群力. 我国秀珍菇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食药用菌, 2015, 23(06): 340-343.

[2] 张晓玉, 张博, 辛广, 等. 秀珍菇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06): 2314-2319.

[3] 胡才科, 顾惠娟.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新技术[J]. 食用菌, 2015, 37(02): 44-46.

[4] 蔡俊冲, 卢慧苏. 秀珍菇首潮菇安全出菇管理技术[J]. 食药用菌, 2020, 28(04): 286-288.

S646

B

2095-0934(2022)02-154-04

蔡俊冲,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439899574@qq.com。

祝碧霞,女,技术员,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306546305@qq.com。

猜你喜欢
出菇菌丝低温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雾霾低温来袭快给蔬菜补充能量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