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2022-04-14 09:33隽雨仙陈苑仪保继刚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隽雨仙,陈苑仪,保继刚

(中山大学a.旅游学院;b.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0 引言

近年来,陆续有高校撤销旅游类专业本科招生或减少旅游类专业本科招生名额。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一现象愈发明显。一方面,这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旅游企业处于困难甚至危险期,旅行社、旅游演艺、酒店民宿、景区等存在经营困难、资金不足等问题,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急剧下降。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考生、家长对旅游行业失去信心,进一步加剧了旅游类专业招生困难。另一方面,自1998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快速增长。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由1998年的108.4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761.5万人,为1998年的7.0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院校总数由2000年的1 641所,增长了约2.2倍。尽管扩招政策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入学和人才需求问题,但其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接踵而来,如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失配、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匮195所,增加至2017年的2乏、教学质量滑坡、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出中国旅游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新时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到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关键时刻。本文以旅游类专业本科教育为例,探讨在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 环境与人才培养

环境是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具体而言,环境影响行业的发展,改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和策略的调整。对于人才环境的划分,可梳理为以下三种。第一,根据有形与无形,可将环境划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第二,根据影响范围,可将环境划分为小环境与大环境。小环境指家庭环境、社交圈等影响人才个体发展的环境;大环境则指国家地域环境、时代背景等影响人才总体发展的环境。第三,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划分。这是当前学术界的主流划分方式,从个体、机构和社会层面将人才环境划分为微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处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个人环境,与小环境的内涵相似;中观环境指经济单位内部的人才成长环境;宏观环境则是人才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与大环境的内涵相近,包括市场、制度、文化等内容。其中,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最为深刻。一方面,制度环境通过国家政策制定、机构设置、立法和执法等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就业市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人才的需求和供给。

在旅游行业和旅游教育中,旅游人才的培养与旅游行业整体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为了重振经济和文化,从旅游方面着手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中国现代旅游教育也由此诞生,旅游人才的需求市场迅速扩大,旅游教育为旅游行业源源不断地供给着人才力量。40多年来,旅游行业与旅游教育持续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加上90年代末颁布的高校扩招政策,两者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得到了迅速提升。然而,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旅游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中国旅游教育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整个旅游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此也深刻影响了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制度和市场环境,解决旅游人才现实供给和需求的错位问题,中国旅游教育亟须结构性改革。

2 旅游行业发展催生旅游教育

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始于1978年,当时国家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任务尤为艰巨,如何启动改革、扩大开放成为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凭借其市场化程度较高、对政府依赖较小、产业关联性高以及综合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启动改革的突破口。在对外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采取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方针,将发展入境旅游作为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外汇短缺问题的重要抓手。1979-1985年,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入境旅游、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中国入境游客量从1979年的420万人次增加到了1985年的1 783万人次,增幅达324.5%;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从1979年的6.96亿元人民币增至1985年的12.5亿美元。这一时期国家对国内旅游虽采取“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政策,但国内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85年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旅游局(2018年改组为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对旅游管理体制提出了应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统一对外”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旅游发展道路。随后指导和部署性政策相继推出,例如1985年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第一部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新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旅游服务供给瓶颈,促进了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据统计,中国入境游客量由1986年的2 282万人次增至1992年的3 811万人次,累计旅游量超过2亿人次,旅游外汇总收入达到164亿美元。同时新政策也推动了国内旅游的发展,1992年国内游客量达到3.3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250亿元。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催生了国家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在这一现实需求背景下现代中国旅游教育逐渐发展起来。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起步;1990年,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旅游经济硕士点(现为旅游管理硕士点);2000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为中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单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40多年来,中国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按照学历教育阶段划分,主要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以及中专4个层次(见图1)。

图1 现代中国旅游教育体系

在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层面,最初的旅游院校创办模式主要有地方直属、国家中央部门——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1964年成立,1982年更名为国家旅游局,2018年改组为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旅游总局)和地方院校合作以及国家中央部门直属三种。第一种旅游院校创办模式是地方直属的本科院校。中国最早的旅游本科院校是始建于1978年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1980年9月在该分院的基础上筹办了北京旅游学院,直属北京市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2011年更名为北京市发展旅游委员会);1985年4月,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划入北京联合大学,主管部门也随之改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第二种旅游院校创办模式是旅游总局和地方院校合作开展,包括杭州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北大学三所。其中,最早的是杭州大学,1980年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经济本科专业,并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旅游经济专业扩展成旅游系;1993年杭州大学旅游学院正式成立;1998年杭州大学整体并入浙江大学后,改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西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当初称旅游经济专业)于1981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由旅游总局投资120 万元;1985 年,旅游总局又投资240万元设立旅游会计专业,同年成立旅游管理系,下设旅游管理经济、外语、会计3个教研室。南开大学也于1981年增设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两个本科专业(隶属历史系),并面向全国各省招生;1982年4月成立旅游学系,是中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旅游学系,同时改属经济学院领导。第三种旅游院校创办模式是国家中央部门的直属本科院校,这里的国家中央部门主要是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侨办)两种。1983年2月1日,国务院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由教育部划归国家旅游局主管,成为国家旅游局唯一直属本科院校;2000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北二外由国家旅游局划归北京市主管。同样在1983年,直属国务院侨办的华侨大学开始筹建旅游系;1984年开始招收导游和旅游管理2个方向的大专生,2年后招收本科生;2004年,旅游系升格为旅游学院。

以上四所院校——杭州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北二外,在旅游本科专业创建过程中都得到了旅游总局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长期以来,被中国旅游教育界尊称为“老四家”。1986年9 月25 日,国家旅游局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办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制4年;于1987年招生20人;1988年起,每年招生40人,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后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成为酒店管理系,设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4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成立。总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带动下,中国旅游教育开创了崭新局面,旅游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师生队伍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生机。

3 旅游行业与旅游教育互促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产生了较强的旅游需求。在这一宏观环境下,中国旅游业一方面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释放旅游市场活力,推动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另一方面注意从入境旅游转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举。1993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性,并作了具体部署。此后,1995年中国工时制度的改革和1999 年起“法定假日”的增加均对国内旅游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出境旅游——“港澳游”“边境游”“赴台游”逐渐旺盛。

改革开放前期20年间,中国旅游教育经历了起步和发展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提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也导致了一段时期内中国旅游人才的供不应求。值得庆幸的是,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迅速得到了教育领域的积极回应,《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提供了抓手。

(1)旅游院校和在校生数量方面,2011年,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院校开办数量首次超过1 000 所,在校生人数接近60 万。截至2017 年,中国旅游高等院校总数达到了1 694所,约为1998年(187所)的9倍(见图2)。截至2016年,中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约为44万,约为1998年(3.17万人)的13.5倍(见图3)。

(2)高等教育院校招生数量方面,受到高校扩招的教育改革政策影响,自1998年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院校招生人数增长率大多稳定地处于正区间;相比之下,旅游高等教育院校的招生人数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在2009年至2017 年间,旅游高等教育院校招生人数占全国高等教育院校招生人数的比例稳定在1.25%~1.80%区间内,没有显著的波动(见图4)。另外,2013-2017年,各层次旅游院校的招生人数都较为稳定,总数维持在25~30万之间(见表1)。

图2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其增长率(1998—2017年)

图3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院校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1998—2016年)

表1 2013-2017年中国旅游院校招生人数

图4 高等院校和旅游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增长率变化(2009—2017年)

(3)旅游本科院校空间分布方面(见表2),2020年,湖南、河南2个省份的旅游本科院校数量最多,均超过了30所;西藏、青海、宁夏3个地区的旅游本科院校数量分别仅有3所。大部分旅游业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江苏、广东、四川、山东、浙江等省份的旅游本科院校数量皆超过平均水平(16.6所)。可见,旅游院校的数量与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密切相关;中国的旅游本科院校数量存在一定的空间不均衡的特点。

表2 2020年中国旅游本科院校各省份分布情况(单位:所)

(4)旅游本科院校数量方面,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院校数量由2013 年的521所增至2019年的597所,总体的增长率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见图5)。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不断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是旅游业实现高速增长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旅游业刚刚起步,饭店、旅行社、景区等行业亟须旅游人才,在此环境推动下旅游教育兴起,并凭借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东风,高等院校为旅游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人才供需矛盾得以缓解,尤其是旅游业高层次人才的紧缺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图5 旅游本科院校数量及增长率(2013-2020年)

4 旅游行业遇逆境致旅游教育萎缩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旅游业首当其冲。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最严密的时期,几乎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企事业单位都处于停滞 状 态。2020 年8 月25 日,联 合 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业”政策简报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沉重打击,2020年前5个月已损失3 2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1 万亿元)。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1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新冠肺炎疫情使得1.2亿旅游从业者的工作岗位受到威胁。新冠肺炎疫情下,旅游企业运营压力加大、人才需求锐减,不仅使旅游从业者失业率迅速攀升,也导致旅游专业毕业生择业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受此影响,高校开始重新审视旅游专业的设置,而家长和学生对旅游专业的报考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例如,2020年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院校数量大幅减少至515所,与2014年持平;各层次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招生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985院校(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降幅最大,减少了34.49%。

从表面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是高校缩减旅游管理类招生的直接原因。但通过分析高校旅游专业招生数据可以发现,中国旅游专业人才早在几年前就趋于饱和,而高校也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数以适应旅游人才空缺逐渐缩小甚至人才过剩的现状。例如,旅游院校和在校生数量上总增长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11年以来,与全国所有高等教育院校招生数增长率相比,旅游高等教育院校多处于负区间(见图4)。

另外,近年的高校旅游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也能反映出旅游人才需求减少的直接情况。本科高校的专业变动包括新增和撤销专业两种情况,往往与院校的教育战略部署(例如学科评估、“双一流”评价)有关,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专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社会发展或人才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以及开办该专业所需条件或能力的变化。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获批新增或撤销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高等教育院校及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2016-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单位:所)

表4 2018-2020年部分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招生人数

从各个专业新增和撤销的数量来看,近5年新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共计达62所;撤销该专业的高校数量仅有2所。其次是新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的高校,共计31所;撤销该专业的高校数量为4所。紧随其后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30所;撤销该专业的高校有15所。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是特设专业,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新开设的高校数量相对最少,为17所;撤销该专业的高校数量为4所。从新增和撤销的院校类型来看,新增的大部分高校为地方院校,部分知名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已经不再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

近年来,各高校对旅游管理类专业招生数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表4)。由于各高校的招生方式不同,部分按专业招生,部分按大类招生,统计口径和年份较难统一,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各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十所高校进行分析。2018-2020年,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二外、上海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上师大)、桂林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桂林旅院)这6所高校的招生数明显减少;四川大学、新疆大学的招生数少量增加;厦门大学和西北大学基本维持不变。

此外,本文以国内南方地区某高校A 近5年内旅游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及分数线为例展开分析。该校于2018-2021年的四年间面向全国实际招生数为250~500人,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下文以该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的招生情况为例,探讨近年来高校旅游类专业招生情况。

从该校在所属地区内招生平均分数来看(表5),近5年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招收的理工类学生的平均分数与本科二批录取分数线的差值均大于文史类学生,且分数差距峰值均在2018年。这一数据表明相较于文史类学生而言,理工类较高分的优秀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旅游管理类专业;且在此5年间,该专业于2018年的热度最高,随后热度逐渐消退。此外,2019-2021年3年间分数差距总体在缩小,说明旅游管理类专业对高分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表5 2017-2021年A校旅游类专业招生平均分数与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差值(地区内)

图6 2017—2021年A校旅游类专业第一志愿人数(地区外招生计划)

从该校在所属地区外招收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来看(图6),酒店管理专业在文史类和理工类中的人数都是最高的,其次为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然而,3个专业在近5年的第一志愿人数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一定程度反映了近年来旅游管理类专业对地区外考生的吸引力也在减弱。

5 旅游教育提质路径与对策

旅游人才是指“在旅游产业之中工作,具有一定的旅游相关专业知识或者专门的旅游技术技能,参与旅游活动各环节的专业人才”。在旅游教育中,对于旅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缺一不可,三者共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认识的积累,是高层次系统化的信息;其次,能力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要条件;最后,素质是反映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基本的品行和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另一方面,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较难具备强能力和高素质;反过来,好的能力和素质又有助于知识的生成和获取。

当前,主题化的旅游教育,即将旅游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进行分类培养,成为重要趋势。主题化的旅游教育有助于提升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使旅游教育能更好地满足旅游企业和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旅游教育中包含综合型知识、功能型知识和市场/产品导向型知识3个领域。综合型知识指掌握旅游业宏观层面所需的跨学科知识,涉及的知识不指向某个特定领域。功能型知识指学生对旅游产业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常包括信息技术、市场营销、规划等方面。市场/产品导向型知识指开发某一细分产品和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如遗产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对旅游教育和旅游知识作这样3个主题的划分,有利于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企业职业教育彼此之间在未来形成更好的理解,也有利于旅游产业人才未来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另外,美国休斯敦大学提出的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强调能力是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是一种综合的专项能力。旅游业是应用性较强的行业,旅游学科以及旅游知识具有强实用性,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中,“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整合所学知识、树立全局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理论能力;二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未来旅游人才应分别掌握目的地管理能力、政治能力、道德能力、人力资源能力、业务能力等五种核心能力31。

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突出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而且要强调人才应具备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审美等方面的素质。旅游人才的道德与法治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政策法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指出道德与法治是人力资源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此观点同样适用于对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激烈,加之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使得旅游产业乱象丛生。因此需要旅游产业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与法治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从需求的角度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其中政策法规素质、德育素质是首要素质。从行业特性来看,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因此旅游教育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重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培养。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充分立足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重视传授旅游信息技术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如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大数据等,为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第二,鉴于旅游产业的“多元化”特征,具体包括影视旅游、演艺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产业类别,旅游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应当多样化,朝开放性的“+旅游”专业知识体系发展。

第三,注重针对特定产品和细分市场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

第四,重视旅游人才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双重培养。确保旅游人才具备参与旅游产业各项活动、完成旅游产品再生产的核心能力外,使其拥有较强的沟通力、判断力、创新力等适用于广泛活动的基础能力,从而与认识和创造活动密切联系,以保证旅游人才有效地掌握并运用知识。

第五,致力于满足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换代的具体需求,高度重视旅游产品设计、创意策划等创新型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以不断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六,强化旅游人才的道德和法治素质培养。

6 结论与讨论

在高校扩招政策影响下,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院校的招生数持续快速增长,旅游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持续稳定地上升,直到趋于饱和状态。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乃至全球旅游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旅游人才需求明显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院校对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的重新部署。2008年保继刚和朱峰对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思考,分析了中国大学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现象,探讨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契机:一是旅游业有利的就业前景;二是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但随着旅游业增速发展趋缓,旅游业脆弱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就业前景无法继续有力地助推旅游本科教育发展与规模扩张。

40多年来,旅游高等教育呈现“外延式”而非“内涵式”发展状态。旅游人才需求的分层化与培养的同质化、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与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两大矛盾,使得中国旅游业面临“人才过剩”和结构性人才短缺的矛盾。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旅游高等院校在调整旅游专业设置和缩减旅游专业招生数的同时应进一步思考旅游人才培养策略和方向,依据各校情况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技能、不同知识结构的旅游人才,实现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相互结合。

①数据来源于1993 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数据条目:1-5 1978-1992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7-1 1978-1992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