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类”和“三生”空间

2022-04-14 09:33徐红罡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魏 超,徐红罡,杨 鹏

(1.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519082;2.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438)

0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它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体现国家层面的指导约束作用,对国土空间进行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出台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已经陆续开展了建立规划体系的部署工作。重要的是,《意见》倡导底线思维,指出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生空间”则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时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空间”注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符合人民的“三生”行为规律,在理念上强调空间的功能类型。考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最终要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首要流程即是进行“双评价”,以此了解特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的承载力和适宜性,从而因地制宜地划定“三线三区”、开展空间规划,满足地方发展的特定需要。旅游产业对地方而言综合带动性强、跨界流动性强,旅游活动对人类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正常生活规律。因此,把旅游作为支撑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三类空间”和“三生空间”为基础在对国土空间进行网格化管理和规划时应该考虑旅游的需要,应对旅游流动性可能带来的挑战。事实上,旅游空间是一个复合的空间,就人类的行为规律而言,能使空间资源的功能多元化和复合化。

本文将探讨“三类空间”与“三生空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旅游业的情境,进一步讨论目前以“三类空间”与“三生空间”为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可能遇到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文献综述

1.1 “三类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流程及大致内容是:首先对特定区域的国土空间进行“双评价”(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国土空间划定为三类——生态空间(包括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自然保留区等)、农业空间(包含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区、农民集中生活及生产配套区等)和城镇空间(包括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有条件建设区及与城镇关联密切的生态涵养、休闲游憩、防护隔离、历史文化保护等特别用途区)。随后,准确划定“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最后在三条控制线内,根据“三类空间”的网络体系和空间结构分别进行具体规划。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中将“三类空间”作为核心手段,从而贯彻底线思维和分区管控意志。在编制工作上,“三类空间”是从上而下的规划思想,是一种主体功能的划分。

三类空间划分的重要特点是可操作性,可以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落地性。例如刘虹吾等运用ArcGIS 软件,在分析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划定了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显然,三类空间易于识别,地理坐标明晰、可操作。

三类空间的分类思想认为生态、农业和城镇属于三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中“农业空间”一词指代的其实是乡村地区所占有的空间。事实上,这是我国特殊国情下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体现,认为农业空间应该包含以乡或村为地域单元,依托国家永久农田保护区,未来永久保留农村地域景观风貌、永久从事农业生产并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区。

三类空间的划分尺度较大,注重从大的区域控制和管理国土空间,进而分级、分类管控。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意图体现其约束性和指导性作用,但是,个体在这三类空间中的活动和实践如何,并没有具体的论述。

1.2 “三生空间”

在学界,“三生空间”的界定如下:生产空间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空间区域,对外提供特定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品;生活空间指的是人们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而发生的诸多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进一步讲,它的基本组成要素有购物空间、休闲空间以及其他私事的空间等,是一种以家为中心的相对的活动空间;生态空间则强调自然属性,是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具有生态防护功能、可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的国土空间,涵盖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三生空间”的划分确定了土地开发利用的定位和方式,有利于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和融合、改善人居环境。有学者指出结合空间的用地功能和人类活动规律,可将小尺度内土地单元划分出“三生空间”类型,进而便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因此,“三生空间”更适合从下至上理解“三类空间”。

但是,我们认为“三生空间”是从人的角度定义空间的属性,“三生空间”是符合人类行为规律的三种功能空间。人类在生产空间劳动和工作,在生活空间居住、休闲和运动等,在生态空间观光、游憩、考察等。

而当它们落实到地理坐标系上时,可能出现多种情况。这三种属性是聚合在同一个地理位置,还是分别坐落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影响。农业社会中,中国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是合为一体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流动性提高到一定的阶段,出现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在空间上的分离,但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还是没有太多的分离。严格意义上说,生活和生产的分离即是居住区与工作区的分离,工业化之后,交通效率提高加快了这一趋势。但是第三产业的出现,使得生产和生活空间又一次叠加。随着技术的突破和理念的创新,人类行为规律将逐渐跨空间化,“三生空间”划分也变得更加模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分离并不是绝对的、线性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划分在什么尺度上有效,这是一个问题。因此,操作层面上,划分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总是会有难度。

事实上,我国存在“三生空间”组合的多种形态:(1)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互相重叠,在一些乡村、牧区、林区等传统农业社区很常见;(2)生产、生活空间重叠,例如城市社区;(3)远离生活空间,生产和生态空间重叠,例如渔业社区;(4)生活与生态空间重叠,例如位于林区的别墅。

1.3 “三类空间”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三类空间”(各自有明确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三生空间”的一种或者多种功能。韩青等的研究表明,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均能划分出更细小的土地单元,根据土地性质和用地需要识别出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的可操作性与落地性保证了每一块土地位置的精准识别,这些土地提供的功能可能是多样的(生产、生活、生态),因而“三生空间”可产生多种组合形态。

另外,“三类空间”划分的尺度较大,可以用行政手段锁定和控制土地。但是从个体角度而言,“三生空间”是为了考虑个体的需求,从“三生空间”来考虑规划,更多是保障资源的配置。土地对人类而言能发挥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当“三生空间”在地理位置上的组合形态发生重叠时,意味着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的最佳选择。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流程上,先划定“三线三区”,然后在三条控制线内进行更具体的用地规划。“三类空间”的分区管控意志,指导着“三生空间”的数量分布与空间布局;但是上层空间战略的制定也需要考虑人民群众对“三生空间”的诉求和反馈。

1.4 旅游业对“三类空间”和“三生空间”划分的挑战

目前来看,无论国土空间规划的“三类空间”的操作性指导,还是学术上“三生空间”的探讨,旅游业的尴尬地位并没有得到解决。“三类空间”中的城镇空间提到“旅游休闲”;同时,“三生空间”中的生活空间也提到休闲空间,强调的是一种以家为中心的相对的活动空间。但是二者并不完全契合,旅游业也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的活动,旅游流动这个巨大社会事实却对“三生空间”提出了挑战:(1)旅游活动具有生产、消费和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它可以发生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并与之相结合;(2)就地理位置而言,旅游流动中也产生一种流动的空间,这个流动的空间同时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特点;(3)在旅游情境下“三生空间”发生重叠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在“三生空间”分离的同时,因旅游业而产生了“三生空间”的重构,因此,规划需要考虑如何为旅游中的各种空间配置相应的资源。

旅游活动发生在具体的地理空间,落在“三类空间”中。(1)旅游活动往往是跨越“三类空间”边界的。支撑游客流动的有吸引物、流动的设施以及停泊的设施等。旅游吸引物和停泊设施是重要的节点,游客在此短暂或长时“停留”,它可能存在于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中;流动的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和道路基础设施,支持着游客的流动状态,这种流动有时是跨越空间边界的。(2)在旅游情境下,“三类空间”的每一类空间中发生的旅游活动,都需要复合型的“三生空间”。例如农业空间除了发挥生产功能外,也会出现旅游消费、生活的需求,农业旅游模式在许多乡村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这就意味着在农业空间中需要为旅游活动配备相应的消费和生活所需的资源。(3)自上而下的“三类空间”划分,应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生态空间的机会。因为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呈现出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旅游的情境中,需要重新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的要点,这应根据旅游流动的特点确定。本文采用黄山风景区及周边五镇一场的案例来分析如何看待“三生空间”和“三类空间”,以及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和提升本区的国土空间格局。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黄山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全区总面积1 775 km,辖9镇5乡,总人口16.3万。旅游产业是黄山区的主导产业。2018 年黄山区实现全地区生产总值91.60亿元,其中一、二、三产 业 各 为8.75 亿 元、25.34 亿 元、57.50 亿元,占比分别为9.55%、27.67%、62.78%。全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 179.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32 亿元。在黄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依托黄山风景区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周边各镇也在借助旅游发展的态势寻求突破。

其中与黄山风景区相邻的地区是:风景区南门的汤口镇,东门的谭家桥镇,西门的焦村镇,北门的耿城镇和三口镇,以及处于低山缓冲区的洋湖林场。在《黄山风景区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8)》中,上述区域处于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内圈层,被称为“环黄山五镇一场”。为便于研究,本文的研究范围便是黄山风景区与上述五镇一场组成的圈层区域。在该案例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旅游流动性较大,总是跨越“三类空间”和“三生空间”。因此,该案例地的选择既考虑了地方的经济产业现状,又能体现旅游流动的跨空间特征,适合本文的研究。

2.2 数据来源

本文综合对案例地的实地考察结果和二手数据的搜集,分析黄山风景区及五镇一场的空间格局。2011-2019年,每年对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实地监测活动,考察了包括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情况等多种指标。黄山区范围内的旅游发展特点及其产生的需求将得到有力的论证。

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2011-2019年连续9年对黄山监测活动形成的研究报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网的相关统计数据,2005-2019年针对黄山旅游制定的多版规划:《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黄山区汤口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5)》《黄山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黄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黄山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总体规划(2017-2030)》《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黄山风景区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8)》等。

3 研究发现

3.1 黄山风景区及五镇一场国土空间格局

黄山景区及五镇一场整体上是一个旅游化的区域,它是安徽省和长三角区域人民的重要生态游憩功能区。赴黄山游客近域性十分明显、东向发展特征显著,客源地集中于4小时交通圈,其中本省和长三角地区客源占据了较大比重(对黄山旅游多年的监测报告显示,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游客占比在25%左右,安徽省游客在10%~20%)。黄山区对外交通体系以G3京台高速为主,伴随着池黄高铁和芜黄高速的推进,未来将形成融入都市圈的全新交通格局。

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太平湖镇为次中心、甘棠镇(主城区)和耿城镇为主轴线呈现出“点—轴”的空间形态。作为安徽省“两山一湖”重要旅游区域,黄山风景区和太平湖蓬勃的旅游发展刺激了黄山区的经济增长。甘棠镇和耿城镇则作为主要的城市建成区,呈轴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联通作用。其中黄山景区及五镇一场构成一个圈层结构,如图1所示。黄山风景区涵盖大量的山石、草木和动物,是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其中存在大量的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等。沿黄山风景区往外围扩散是五镇一场形成的低山缓冲区,其中洋湖林场和焦村镇的大部分空间林地占地面积较广,其他四镇与黄山景区接壤的部分也分布着较多的自然资源。由于汤口镇处于黄山景区南大门的入口处,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使其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城镇化过程迅速。除此之外,北大门的耿城镇由于靠近黄山区主城区甘棠镇,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耿城镇内有相当土地面积的农田,农业生产也是地方经济的重要部分,耿城镇内城镇、乡村交错分布。其他三镇基本以农业为支柱产业,服务业、工业处于发展阶段。谭家桥镇近年来东大门开发与东黄山国际小镇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有望提高。目前谭家桥镇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其东黄山国际小镇的建设将使得城镇空间迅速扩张。西大门的焦村镇和北大门的三口镇则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分布着大量的耕地、茶园等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表1汇总了环黄山五镇的具体情况。

图1 黄山风景区及五镇一场旅游流情况示意图

表1 环黄山五镇人口、地域和经济基本信息

3.2 国土空间规划与旅游的协调

3.2.1 生态空间

黄山风景区占地160.6 km,生存着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等可能被划分为生态空间。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使得黄山风景区成为大众化的观光旅游目的地,大量的杭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游览、休闲游憩。

随着生态空间的定位,生态保护红线将在黄山风景区中划定。自然资源将受到严格保护,但生态空间的功能不能趋向单一化,除了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提供生态防护功能外,这个空间也可以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功能。

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以挖掘并传播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美学、历史、科学、精神和文化价值,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适当亲近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黄山风景区能够满足人民休闲和运动等需求。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在其价值性和伦理性的问题上需要关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肯定了生态自然资源价值的多样性,提倡对自然资源采取科学的保护手段。自然资源的价值也包括对人的价值,生态空间并不是纯粹“自然”“生态”的,旅游休闲活动拉近了生态空间与人的距离,游客和市民可以直观地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生态旅游将成为生态保育保护和旅游休闲质量之间矛盾冲突的润滑剂,它并不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破坏,而是主张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因此,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利用生态空间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布局少量且必要的观光游览设施,例如台阶、步道、栈道、索道和观景台等。生态空间中叠加生产和生活功能的形式主要体现为基于游客游览路线而设置的“线状”设施。生态空间应该适当考虑人(游客)的游览、休闲需求,这也是对自然资源价值的可持续利用。从“三生空间”的资源配置角度看,生态空间中应该布局必要的廊道供市民和游客通行,在廊道两边提供垃圾收集、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民休闲游憩的基本生活需要。

3.2.2 城镇空间

在黄山区五镇一场的区域内,城镇化进程较快、主要发展第三产业的镇区和城区是主要的城镇空间。城镇空间中包括维持居民日常生活的生活空间(例如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提供旅游产品服务的生产空间(例如酒店接待设施和旅游景点)。由于毗邻黄山风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城镇空间将与生态空间交错在一起。

城镇空间以旅游为导向而建设发展,主要表现形式为旅游小镇。旅游小镇的建设必须以地方文化为基础,例如本案例中的徽派建筑和徽州菜系均是徽州特色文化的载体,在旅游接待(住宿和餐饮)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旅游小镇必须是讲主题和定位的,而非千篇一律地成为旅游接待、集散、娱乐中心,应依据空间资源状况而具体分析。例如本案例中,南大门汤口镇的房屋建筑依山就势而建,空间结构单一(呈线状),适合提供接待服务;而西大门焦村镇林田环绕、生态资源丰富,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呈交错状,应推广田园度假、艺术创作等旅游产品。因此,城镇空间与旅游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城镇生活空间加强共享、生产空间内主客交互频繁。城镇生活空间将由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大量的外来游客挤占了本地居民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活动空间,因此充足的基础设施配套是必要的。黄山区本地人口16.3万,而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1 179.23万人次,如此悬殊的对比是对地方旅游接待设施容量的考验。目前位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的汤口镇开发建设了大规模的酒店和民宿,监测结果显示,汤口镇拥有餐饮住宿单位540余家,总床位数1.9万余张,2018年累计接待534.26 万人次,占全区的45.31%。毫无疑问,汤口镇是最重要的接待服务基地和集散中心。道路交通、水电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被游客与地方居民共同使用。地方居民的生活空间由于旅游活动而与外来游客共享,双方在生产空间范围内的互动过程(旅游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使得这种分享更为频繁。

(2)厘清旅游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生产空间布局和定位,从而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常年居高不下的庞大游客量对汤口镇的接待能力和服务容量是个不小的挑战。在《黄山风景区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8)》中,东大门的谭家桥镇和汤口镇均被列为一级综合旅游服务基地、集散中心,北大门的耿城镇被列为二级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谭家桥镇尚处在待开发阶段,至少3 km的优质建设用地说明了它的开发潜力。而在现状调研中发现,耿城镇的大量土地资源已经被地产开发商和酒店所占据,北门也已经做好了旅游接待的实际准备。由此,黄山风景区目前的南门、北门、即将开放的东门都有发展成大型旅游接待和集散中心的态势,但这实际上加剧了区域内部的同质化竞争,不利于环黄山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4个大门的发展应该实行差异化定位。可确立南大门汤口镇首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地位,主要承接团队游客,促进接待服务的转型提升;东大门谭家桥镇利用规模建设用地的优势,打造以国际小镇为主体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北大门耿城镇则发挥靠近城市建成区的优势,联合甘棠镇建设为集购物、娱乐、康养功能一体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西大门焦村镇可以在静谧优美的乡村环境基础上,开展高端度假休闲旅游,如表2所示。

表2 黄山区五镇发展定位一览表

3.2.3 农业空间

农业空间中,生活和生产空间呈现出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特点,是一种系统化的功能空间。除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汤口镇外,耿城镇存在少量农业空间,三口镇、焦村镇、谭家桥镇将划分出大量的农业空间。在乡村地区利用农业空间发展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的模式使旅游服务业和农业的生产、消费过程实现了统一,既挖掘出了农业空间的发展潜力,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乡村地区的居民辛勤劳作和耕种保证了农业空间的粮食生产功能,他们长久以来精耕细作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传统的生产活动也能发挥旅游吸引力。这种生产空间对农民而言具有生产价值,对游客而言也具有审美、游憩和休闲价值。另外,乡村的生活空间提供了必要的接待和服务场所,促进了游客与本地居民的交往互动。中央出台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明确提出,在不改变乡村地区产业主体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条件下,尽可能盘活存量资产,利用闲置房屋和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

因此,在生产空间保证农业生产作为第一职能的前提下,也可以利用本土作物的资源特色适当推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少量的民宿接待设施在乡村生活空间中呈现“点状”分布的特点,彰显本土特色文化的风情民俗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少量的“线状”游览设施用以开展轻度的徒步活动,采摘及其他农事体验项目对城市游客而言也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居民/游客的生活(居住)空间与生产空间得以串联起来,小尺度内的旅游流动也使得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紧密相连。例如,三口镇的茶叶种植和制茶工艺出色,茶叶采摘、农业休闲和观光、制茶工艺体验等活动均可以作为较有开发潜力的旅游项目。辅以现代农业的技术手段,配合乡村地区正在兴起的民宿产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将使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空间功能多元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在“超级旅游”的旅游国情背景下,应该供给更广泛意义上的、充足的旅游空间,从而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和带动性强的优势。像黄山风景区及五镇一场这样以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国土空间背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潜力,旅游产业可作为地区的经济支柱。

具体地,生态空间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应该利用其优质的旅游价值发挥服务生产功能、满足周边居民休闲游憩的生活需要,作为核心的旅游休闲资源区域,生态旅游是主要利用形式。其中应布局适量、轻度的“线状”游览设施,可持续地利用生态资源,改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城镇空间以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实现旅游功能的补充,以本地文化为基础讲好故事、打造产品,厘清小镇的定位和主题。应尽可能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二次消费,同时凸显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功能。农业空间则应依托特色农业的独特吸引力,开发“农业+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在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前提下满足游客的消费和生活需求。“三类空间”由于空间用途、特征等本质上的不同,在功能和定位上存在差异化,但是旅游的流动特点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根据旅游流动的动态性,“三类空间”中的旅游发展模式体现关联性、相互促进,并最终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种复合的空间形态打破了由于土地性质不同而造成的桎梏和壁垒,进而有利于区域产业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国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使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脉络均取决于顶层设计的理念和制度,但同时应该注重地区产业的综合性发展。如今,产业融合和升级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便是跨地区、跨空间的合作。不同空间之间的联动互通有助于实现功能互补,在统筹规划的视角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具体的流动模式上,以城镇空间为起点,游客流向具有吸引力的生态自然资源所在的生态空间,或有特色风情民俗的农业生活和生产空间。这个过程依赖于城镇空间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相应配套的旅游交通,从而实现“点状发散”的流动模式。此外,乡村生活空间中适量的住宿设施和乡村旅游背景下生产空间“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也可以实现乡村地区内部的旅游流动,这种旅游流动模式往往是跨越边界的。

4.2 讨论

在旅游情境下,人类的旅游活动具备较强的流动性,这使得流动视角下的空间将产生动态变化,空间的功能必然产生复合效果。例如,传统意义上用于生产的耕地——农田,因为城市居民的青睐而引发的游憩和休闲活动同时满足了一定的生活需求,可视为生活空间;处于保护区的生态空间,既可以提供给市民休闲运动所需的环境体验,可视为生活空间,也可以利用其自然山水的独特景观产出旅游吸引价值并引发旅游消费,可视为生产空间。因此,应该以一种动态的视角,辩证地认识空间的特点,重新审视“三生空间”可能的复合形态。

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十九大倡导的“两山理论”,生态空间因为其自然属性经常被规划编制和行政手段严格保护起来,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生态红线的严格控制体现了较强的约束性,就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对于空间的认识并不能因此而僵化,现代人民需要辩证地认识自然、生态空间。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念有其特殊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包括价值、认知、审美、宗教和实践等。因此自然对中国人民而言不仅意味着科学和生态,同时也有文化传承、景观价值、情感寄托等属性。然而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学知识快速发展和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自然中的科学知识得到重视,生态空间被要求严格保护起来。但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应该是狭隘的,而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丰富的,在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同时,传统文化观念也应该继续秉持。

这种矛盾同样体现在规划工作和区域管控中。因为我国对土地的严格把控,土地被指标化、数量化,在实际工作中,地区的生产建设和生活设施往往落实于“建设用地”,这种工业化时代的认识把人们引向了严重的误区。而事实上,生态空间可能具备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并不需要这样的“建设用地”,自然景观本身便是生产和服务的要素、能满足休闲游憩的生活需求,极少量的步道和观景设施已经足够。因此,在注重底线思维时,对生态空间和自然也要保持辩证的认识,不可“一刀切”地管理。

当地区存在大体量的生态空间,并且通过其吸引价值以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时,应该谨慎考虑“三类空间”和“三生空间”的逻辑联系,而非孤立、静态地认识国土空间。事实上,“三生空间”和“三类空间”定义理念不同,前者出于满足人类行为规律而产生的功能空间划分,后者则因其可操作性追求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业的情境中,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将使“三生空间”发生重构,形成复合形态的旅游空间,它可能位于“三类空间”的每一类中,而旅游吸引物、旅游流、旅游接待设施等可能需要“三类空间”的统筹规划。

html.

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9-05/23/content_5394187.htm.

②《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_魅力黄山区_概况介绍》,http://www.hsq.gov.cn/About/.

③《2018年黄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sq.gov.cn/News/show/8772544.html.

④《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

⑤《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http://www.ah.gov.cn/User Data/Doc Html/1/2013/7/12/4341088821705.html.

⑥《东黄山国际小镇项目2019年工作计划及目前进展》,http://zw.huangshan.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304419.html.

⑦《2019年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报告》。

⑧多部门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 年)》的通知,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6/content_5331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