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嘉颖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稿类新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人物》杂志为例,以“创新性话语建构”为切入点,意在研究媒体融合时期它在文本话语、交互话语、话语体系重构等三个层面的一些创新与不足。通过逐层梳理,笔者得出:《人物》这一老牌纸媒在融媒体时代的突围,是其创新性话语建构的结果,凭借深度、质量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意在实现高价值话语体系的重构与后真相时代的“人本回归”。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特稿;话语建构;人本回归
一、绪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媒介接触、选择与使用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视频、直播等新兴的媒介形态,依托高效的触达、顺畅的交互与灵活的机制,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不同媒体依托各自的特点和传播模式,优势互补、整合利用,将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柳斌杰先生在其研究中指出,“从全球范围看,近30年来,包括出版在内的整个传播业,在全球化、联网化和数字化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都将走上融合发展之路。”[1]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撼动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带来了挑战,但也推动了行业的蜕变转型。传统报业纷纷奔向云端、入驻各类平台,将信息经由网络快速传达,以期在主流舆论场上发挥更大声量。
而细化到各类新闻体裁,消息等因其短平快特点,与网络的融合程度天然较高。而以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人物特写等为代表的特稿类新闻,则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特稿作为颇具深度的纪实类作品,体现出较高的价值追求,篇幅较长,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层层剖析,这并不符合当下受众的主流阅读习惯;其次,特稿的创作需要深入采访、实地调研甚至参与式观察,制作周期较长,这在作品更新迭代迅速的今天,几乎是致命的;最后,特稿所涉及的内容细微而繁杂,有的甚至很隐晦,所以往往依托文字呈现,实现全媒体生产的难度很大。也就是说,特稿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矛盾,实质上是新闻价值与市场选择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目前,我国致力于特稿写作的媒体不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方周末》《人物》《冰点周刊》等。本文选取的《人物》杂志创刊于1980年,践行“人是万物的尺度”理念,致力于“提供中文世界原创的人物报道”,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2]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才能生存。本文以“创新性话语建构”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对《人物》公众号近半年以来的推送文章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人物》杂志在文本话语、交互话语、话语体系重构三个层面的一些创新与不足,发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话语建构规律。
二、文本话语:平民化、场景化、共情力
(一)平民化视角的回归
创办初期的《人物》以刊载高端人物报道为主,坚持精英主义路线,致力于报道“不平凡的人”。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大众更加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审美,这也推动了杂志定位的改变。在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的92篇推送当中,除去群众来稿和部分社会议题,涉及具体人物的共有67篇。选取的人物类型达十种以上,非明星人物占到70.1%,重点集中在职场白领、网红电商、知识分子等;涉及单个人物与人物群像的特稿占到71.1%,其中人物群像类比例最高。
1.单一人物类
在单一人物构成文本主体的叙事中,最常见的是以明星为主角。《人物》团队往往会依据近期上映的影视作品或流量热点进行遴选,选取一些自身人设具有讨论度的明星,发掘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真实情感。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指出,在消费符号的建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不断的差异制造与个性化过程来推动消费。明星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但《人物》的叙述帮助他们褪去了“不平凡性”,引入了更贴近普通人的视角。以此为基础,打造人格化与差异性的明星符号,这已成为《人物》迎合受众的新方向。[3]
除了明星以外,富有张力、反差或人格魅力的人物也是杂志偏爱的类型。比如因抑郁症自杀身亡的青年摄影家鹿道森,所有人都觉得他“温柔、细腻、毫无戾气”,是“被爱包围着长大的孩子”,殊不知他的内心早已因“留守儿童、贫二代、校园霸凌受害者”等身份标签而深受伤害。在持续挖掘其经历的同时,《人物》也完成了对其形象符号的塑造,引发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2.人物群像类
相比单一的人物,人物群像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普通人或某类人的生存状态,具有较强的可调查性与普适性,也更容易通过对群体的关注形成聚焦效应。《人物》善于聚焦大众议题,如女性权益、老龄化、城市内卷等,并由此定位人物群像,进行垂直化内容生产。与此同时,居住在县城、乡镇等下沉区域的三四线群体愈发受到关注,“小鎮做题家”“县城里喝咖啡的年轻人”也成为特稿中关注的对象。他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渴望高质量的社交,但属地资源却不尽如人意。在长期磨合与妥协的过程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也由此产生。
3.人物关系类
还有一些稿件以人物关系为主要线索,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邻里关系、办公室文化等,可大致分为对冲与联结两类。人物的对冲来源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观念与行为差异,揭示代际隔阂、群体矛盾与社会问题。人物联结方面,通过陌生人之间的温情等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为什么特稿需要平凡人视角的回归?笔者认为,这与融媒体时代高度的分众思维有关。改版后,《人物》杂志的受众逐渐转向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大多生活在城市,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消费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方面,他们有较强的自我实现和阶级跃升期待,对个人生活相关信息的需求大;另一方面,他们与底层群体依然存有链接,因此许多人物困境类的报道都可以引发强烈共情。《人物》杂志的选题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依据受众的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进行议程设置,不断增强用户的粘性。
(二)沉浸式描写与场景化叙事
1.细节与情感
相比视频、声音等媒介形态,特稿类文字的代入感与场景感要差得多。为了补足这样的缺陷,《人物》杂志在事件叙述方面使用了大量细节化的描写,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画面感与沉浸式体验。如《“遛狗冲突”与一个女孩的意外离去》一文中写道:跳楼的时间是凌晨三点多,她在电梯里待了59秒;位置是32楼,与她办公室的楼层恰巧一致;到天台需要爬17级的台阶;墙的高度是七十公分,小区住户有1600户左右……作者的笔法细致而又注意克制,现场还原感很强。 “爬”“扒拉”“抓”“迈”等动词的大量使用,使读者阅读时仿佛也跟随新闻人物爬上了高墙,俯瞰黑夜里的城市,也更能体会到生命陨落之时的绝望。
2.场景与联想
场景承载着新闻发生的时空,也指向了新闻的内涵和意味。文字类新闻中的“场景化”,是指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场景”来叙事的一种创作方法。[4]
在上述文本里,作者选取了女孩在社交平台中发布的多条动态,如“不忍辜负三月里的大好春光”“遇见世界上最漂亮的雪景”“在地铁口碰到的卖花阿姨和粉红小雏菊”等,这些场景化的叙事突出了她明媚、诗意的生活态度,与其赴死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引发读者深思。与此同时,《人物》还善于利用联想思维,将人物的多个切面融入一个综合性场景中,将时间与空间推向纵深,丰满人物性格、增加人物厚度。登上天台时,作者不仅说明了那一刻的场景,更对她既往的回忆与生活的场景进行了描摹:温馨的小家、忙碌的工作、热爱大千风景的正能量语录,如今“都被抛之脑后”。在某些情况下,沉浸式描写并非完全与事实契合。在本篇中,由于逝者已去、还原难度大,部分内容并不是由记者亲眼所见,而是基于监控、实地考察、性格了解基础上产生的联想,这恰恰是特稿类新闻中真实性与文学性杂糅的产物,也是特稿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创新性话语。
(三)提升共情传播能力
1.善用第一人称叙事
与《南方周末》的全知视角不同,《人物》的叙事视角会根据文章的内容与特点进行调整,但总体上仍是以第一人称为主。单一人物类的特稿大多采用“自述”,一方面拉近了读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营造面对面对话的既视感;另一方面,受限视角也使文章保持了悬念,以便探寻人物更深层次的行为动因与思想。特别是在明星、高知人士等精英化叙事里,受限视角能直接把他们“拉下神坛”,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而在社会议题类的文章里,全知视角则占据了主流。这样的视角易于进行事件叙述、揭示社会意义,也体现出《人物》的深度报道导向。
2.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文本呈现
尽管《人物》也追求故事化的表达,但在对事件的把握、对人物的探究上总体仍保持了理性。在《杀夫案背后,两个女律师的辩词》一文中,一位叫做徐秋云的农村女性长期受到丈夫家暴,后在遭惨烈殴打后反击致丈夫死亡。她在一审判决中被认定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网友纷纷为徐秋云鸣不平。但在《人物》对两位诉讼律师的采访里,我们却看到了法律的理性:“我们当然不能被情感左右,而是要理性分析,有没有可能因为她长期遭受家暴,所以在这次被施暴过程中,产生了故意伤害或者是故意杀害丈夫的故意。或者是她在对方已经失去了攻击能力的情况下,还在继续防卫,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
从另一个侧面看,《人物》倡导的是一种“温情的理性”。整篇文章不仅对案件的发生与诉讼过程做出了说明,也对徐秋云人性里的善良与弱点、女性权益保护、全社会对她的帮助、中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发展与施行等问题进行了阐释。这些内容厘清了一些公众惯有的误区,让相关主体以温柔的方式获得了和解。
三、交互话语:众创众编与深度互动
(一)UGC与OGC的深度融合
《人物》公众号设置了一类“用户来信”的特别栏目,如“Themoment”“见好”等。运营人员每个月都会在公众号发送文字链接,鼓励用户针对某一主题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进行深度创作。这一互动无疑是国内特稿类公众号的开创性举措,因为它第一次将“用户生产内容”(UGC)、众包、众编等深度互动模式引入了特稿类运营,借助新兴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5]
但过分依赖UGC也可能导致内容的“水化”,于是职业生产内容(OGC)开始发挥作用:职业人士的介入提升了准入门槛,在信息整合、逻辑形成与主题升华三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在这里,我们以去年12月8日推出的用户稿件《1000个选择“英年早婚”的理由》为例进行分析。信息整合上,编辑在导语中会对本次调查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概况梳理,提出贯穿全篇的问题;而正文文本则是从千余条回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逻辑生成上,《人物》将众多留言进行了重排,将零散的文字重组为有序的语言系统。段首小标题从结婚动因、早婚状态、婚姻经营三个层面推进,使读者对这一命题的认识逐步加深。主题升华上,通过上述谋篇布局,一些富有哲思、表述精当的话语得到了突出,引发了读者共鸣:“婚姻的最大意义不是忠诚,而是成人之间伟大的友谊”“婚姻的意义在于有人兜底”。二次整合過后,文章更具网感与传播力,将婚姻一类命题深入浅出地加以表达。
(二)以互动设计巩固用户
《人物》的众编模式,蕴含着三重交互逻辑。第一,用户点开链接、填写问卷,完成了与媒体的交互;第二,特稿筹备及推出期间,出于期待等心理,参与填写的用户会多次进入查看;第三,UGC的背后是社交,内容制造者最核心的需求是获得其他用户的肯定。UGC叙事引起读者对人物经历与观点的讨论,当事人也得以与用户直接互动。在此过程中,收获反馈的用户继续向外转发,形成文章传播的第三次裂变。在此过程中,具有内容输出能力、热爱特稿写作的头部用户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而通过朋友圈社交网络与平台的内容分发机制,腰部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三)链接式商业变现渠道
建立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为了传播,更重要的是利用线上渠道引流、实现商业目标。在每篇文章的末尾,《人物》都设置了购买纸质版的二维码,为杂志销售引流;在公众号主页的“服务”栏,用户也可以点击链接进入杂志订阅、写作课、电子刊、人物周边等四个小程序(见图1)。通过平台,打通了线上线下媒介产品的融合渠道,以线上推送、名人影响力、明星电子刊等促进流量变现。
四、全媒体生态:高价值话语体系的重构
(一)“中央厨房”型信息采集与分发
从2017年开始,“人物”公众号与“每日人物”联合,在报道选题、采访资源与人力划分等各方面进行深度共享。以此为标志,《人物》杂志的资源获取与内容传播正式走向中央厨房模式,即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内容加工与共享,并根据不同平台的需求和特点,制作成不同的稿件分发。[6]
“人物”的架构重组,是近年来传统出版行业集团化、规模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人物》背后的博雅天下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人物》《财经天下》《博客天下》三本杂志,以及“人物”“每日人物”“AI财经社”“健识局”“市界”等新媒体。在媒介融合势头不断增强的今天,同一集团下的实体与平台更需要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版权合作、优秀人才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
(二)打造全媒体矩阵
除了微信公众号以外,《人物》杂志也开拓了其他媒体渠道,致力于打造全媒体矩阵。《人物》抖音账号于2019年上线,视频号于2021年10月发出第一条视频。视频作为全景式的传播方式,能够满足人们的碎片化信息获取需求,与特稿的长度、深度相得益彰。《人物》目前反响较好的视频主要有三类:一是图文推送的视频化呈现,即将文章中的人物实拍剪辑为视频;二是短视频访谈,如与抖音联合打造的《让我们相遇》系列,每期选取不同的人物,在访谈中实现观念碰撞;三是杂志封面人物(一般是明星)的动态视频。从总体上看,它的镜头质感与话语风格延续了公众号的定位,注重画面质感与精神输出,但长视频内容占比偏高,且“演讲式”的单向价值输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受众的需求;对人物性格与内核的刻画通常是蜻蜓点水,纪录片式的人物视频较少。
(三)“人本思维”与文化品牌打造
在融媒体时代,得益于在人物报道领域的长期深耕与创新优势,大众对《人物》抱有较高的信任度与期待值;而专业化、高质量的内容产出,注重还原人性的深度思考,也让后真相时代缺位已久的“人本思维”得以回归。
《人物》走的是以专业化取胜的模式: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精准服务和精准营销获得窄众人群用户的付费收入、建立口碑。通过对特稿类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发掘与创新,努力促进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人物》正逐渐完成自身高价值话语体系的重构。
五、总结与反思
媒介融合对于特稿类新闻与平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哪?首先,它促进了特稿文本话语的内部迭代,让新闻叙事朝着更具象、更多元、更可视化、更利于为受众所接受的方向去發展,将生硬的表达与高深的主题软化。其次,交互话语将新闻的专业生产与用户的充分参与相结合,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最后,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话多少不重要,话语权才最重要。特稿类新闻正进行专业力基础上的文化话语建构。
挑战在哪?媒介融合对图文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全平台运营要求,从静态叙事到动态叙事,从单枪匹马到中央厨房,从魔弹式的单向输出到交互式的众包众编,新闻创作需要更多的思维转变。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为《人物》杂志的日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减少明星类选题。目前,《人物》在创作与营销上使用了许多娱乐圈明星的内容,以明星的影响力引流、创造商业价值。这些内容可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流量,但却无形中注入了“前台表演”的倾向性,不利于特稿类新闻公众号等平台的长期发展。
采用更灵活的互动形式,增强交互感。在特稿的交互式叙事中,融媒体元素和交互设计让细节的呈现方式更为多样。[7]符合图文特点的音频、视频触发、互动小游戏等交互设计,都可以进一步增强可读性、引发情感共鸣。
构建更加精细的全媒体矩阵。《人物》特稿的产出内容多样,但各类平台的发展极不均衡,缺乏联动和变现,这一点在音视频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深耕精品、打造品牌的同时,要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精细、联动的全媒体生态。
注释:
[1]曹继东.融媒体时代的传统报业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出版广角,2017(05).
[2]百度百科.人物(人民出版社主管的期刊)[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7%89%A9/878982?fromtitle=%E4%BA%BA%E7%89%A9%E6%9D%82%E5%BF%97&fromid=13866626&fr=aladdin.
[3]张玉敏.符号消费视域下《人物》对明星的建构呈现[J].传媒论坛,2021(10):131-132.
[4]王俊.浅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场景化”叙事方式 ——以《敦煌》为例[J].纪录片创作,2021(11):59-60.
[5]刘振兴.浅析UGC、PGC和OGC[EB/OL].[2014
-1-20],http://yjy.people.com.cn/n/2014/0120/c245079
-24169402.html.
[6]刺猬公社.创刊37年的人物杂志,与刚满周岁的微信公号每日人物“合体”了[EB/OL]. [2017-6-30],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e361
76762937246b0d084004&lemmaId=878982&fromLemmaModule=pcBottom&lemmaTitle=%E4%BA%BA%E7%89%A9.
[7]杨凤娇,姚帅,曹慧仪.交互式叙事:融媒体语境下的人物特稿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8(05):97-102.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