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

2022-04-14 09:28董潇铭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   要:《新青年》是二十世纪初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刊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新青年》诞生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浪潮中,其间又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所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浪潮互相碰撞。它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争、介绍俄国革命的经验和各国运动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在传播过程中巧妙运用开辟专栏专号、采取多样化体裁、注重与读者互动等传播策略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其传播策略对当今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2.00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2-10-08

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离不开《新青年》的推动。从1915年9月创刊到1926年7月停刊,《新青年》一直致力于宣传新思想,探求救国救民道路,并成为宣扬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刊物,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今学术界对《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其传播内容的研究,对其传播策略、传播途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和早期内容,对其传播策略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其对当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一、《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条件

《新青年》诞生于新文化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相碰撞的革命浪潮中。新文化运动反对落后的封建传统思想,大力弘扬以“民主”“科学”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思想。这为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真正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新青年》宣传的主流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是从《新青年》创刊开始兴起的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知识分子在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下,批判旧的封建礼教,冲击旧的封建意识,致力于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法治等西方先进思想,试图唤起国人的解放意识。《新青年》在五卷五号之前都以反封建、反传统、推崇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新青年》的反传统内容主要包括:对儒学进行总体批判;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神权及迷信思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等。首先,对孔子的批判。譬如易白沙的《孔子评议》和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再论孔教问题》《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等。易白沙指出:“中国二千余年尊孔之大秘密,既揭破无余,然后推论孔子,以何因缘被彼野心家所利用,甘作滑稽之傀儡。是不能不归咎孔子之自身矣。”[1]他指出了孔教的四大弊端:尊君权、思想专制、少绝对之主张和重作官不重谋食,并对孔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其次是对封建神权及迷信思想的批判。当时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歪言邪说宣传迷信和鬼神思想。针对这种有害无益的鬼神论,《新青年》刊载了陈独秀的《有鬼质疑论》《科学与基督教》,易白沙的《诸子无鬼论》、陈大齐的《辟“灵学”》等文章。易白沙指出:“自古诸族但有以笃信鬼神亡国者,未闻可以救亡者也。”[2]对于西方人权思想,陈独秀指出:“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3]2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享有包括人身自由权在内的各种权利。关于科学,“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3]5。陈独秀将科学与人权并重,认为民主和科学是西方之所以优越的两大因素,并呼吁国人急起直追,发展民主与科学。

(二)十月革命后兴起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了可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转向马克思主义,各大报刊也纷纷刊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热潮一时兴起。这股热潮也直接影响到了《新青年》的内容转向,突出表现为李大钊发表在《新青年》五卷五号的两篇文章《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李大钊开篇率先指出:“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那一国或那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5]361这指明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不是俄国一国的胜利,它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然后指出“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5]361。李大钊倍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他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唤起工农群众。这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文章,也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标志。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指出:“原来这次战局终结的真因,不是联合国的兵力战胜德国的兵力,乃是德国的社会主义战胜德国的军国主义。”[6]365這实质上已经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打倒德国军国主义的不是资本家联合起来的那个联合国,而是德国觉醒的人心。我们从不应该为争斗的双方武力更强者获胜而庆祝。真正应该庆祝的是民主主义将帝制打倒,社会主义将军国主义打倒。这两篇文章标志着《新青年》开始从主要刊载民主、科学、倡导文学革命的内容转向大量刊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自此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新青年》初期主要抨击各种封建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国内,《新青年》成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学说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介绍苏俄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战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新青年》在五卷五号之前都以反封建、反传统、推崇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但是,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各大报纸都开始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一时兴起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这股热潮直接影响了《新青年》的内容转向。在李大钊率先发表的经典文章《庶民的胜利》一文中,他开篇就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俄国一国的胜利,从深层次角度来看更是广大农民劳工群众的胜利,是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强暴势力的失败。然后他又说:“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5]362这充分说明他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劳工群众的力量不容小觑,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首先唤醒工农群众,必须重视劳工的力量。他同时指出“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5]362他实质上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是将自己的生产力扩张到世界市场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都要团结一致,坚持反抗资本主义扩张,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专政。“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世界革命中的一个。”[6]368俄国高扬的革命旗帜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激起了世界范围内各地的群众运动,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但我们从不应该为争斗双方武力更强者获胜而庆祝,真正应该庆祝的是群众运动的胜利。

(二)《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新青年》从五卷五号开始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中。直到发行至八卷一号,期间总共刊登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容的文章十二篇,其余大量篇幅还是用于介绍民主以及文学、哲学思想。可见,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在《新青年》刊载文章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

《新青年》在1918年10月至1920年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介绍马克思生平。在1919年5月发行的六卷五号刊载了渊泉的《马克思奋斗生涯》、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和刘秉麟的《马克思传略》。《马克思传略》写到:“马克思(Karl Marx)家世本犹太人。一八一八年五月五日生于特列(Irier),父为一民政长官。一八二四年,舍犹太教改尊基督教,其夫人乃一德国男爵之女。”[7]451“原名国际工人联合会,单称国际者,简言之也。溯其起源,在联络各国工人之意见,研究工人之利害,解决工人之各项问题。自马克思加入,始将其平生所持之社会主义,参入各项条规之内。”[7]452这些介绍使当时的人们对马克思及其思想有了感性的认识。《马克思奋斗生涯》基本上整篇都是向读者介绍《资本论》的具体著述发展过程,从“一八六七年,近世社会主义者所尊为圣经之《资本论》第一卷,始诞生焉。全卷七百三十九页,而所论问题,与《论文集》及《经济学批评》同。盖马氏思想,由结胎而生,育而长大矣”[8]439至“马氏之《资本论》二三两卷遗稿,亦昂氏担任整理出版之责”[8]442。同时,《马克思传略》也认为:“《资本论》一书,实予研究社会主义及经济学者一最好之资料。”[7]454两篇文章都指出马克思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著成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它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真实面目的巨作。

另一方面,介紹马克思主义主要原理及理论体系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价值与剩余价值论、阶级竞争说。1919年刊行的六卷五号刊载了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凌霜的《马克思学说的批评》、陈启修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渊泉的《马克思奋斗生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其下篇发表在六卷六号上。

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欲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社会经济的特性如有重大的变化,那节制这社会经济的形式,也必须随着转移。”[9]386顾兆熊认为,经济条件是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法律等都由经济基础来决定,上层建筑也会因经济条件的变动而随之变动,要观察人类社会首先就要观察其经济状况。“他主张人类的文化史,不是由人类的精神,是由人类以外的万物,即是由物质的境遇造成的。”[10]434陈启修认为物质的境遇决定人类的精神,即物质决定意识,“各种文化,没有不随物质的变动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一种事实,不是理想。是一种不可抗的趋势,不是一时偶然的现象。是一种自然的公例,不是人为的结果。是普遍的,不是特殊的”[10]437。他认为文化等上层建筑随物质条件的变更而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是必然的,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而这种社会组织的变迁,所由来的根本原因,都在经济事情的变动,这是马克思的主张。”[11]448“马克思捉着这个现明,把社会组织变动的原因,都归纳于社会生产力的变动。”[11]449而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组织等上层建筑,即“社会组织变动的原因,在社会生产力的变动”[11]449;而且当旧的社会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矛盾时,就要推翻旧的制度,当一种社会组织开始阻碍社会经济向前进步,同时新的社会组织产生的必备条件又萌发了,那么当条件成熟时,新旧制度自然会发生交替。李大钊在其经典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也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则以‘物质的生产力为最高动因”,“但他们有一个根本相同的论点,就是经济的构造,依他内部的势力自己进化,渐于适应的状态中,变更全社会的表面构造,此等表面构造,无论用何方法,不能影响到他这一方面”[12]460。他认为唯物史观是以经济为基础构造的学说,而其中又以生产力决定表层构造的发展。

其次,介绍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顾兆熊引用了恩格斯对“赢余价值”的解释:“这个理论,曾经昂格思这样说明:‘工人把他的工作力卖给资本家,约定了每日的价钱。作了几小时之后,工人所作的工已经把这价钱补偿了。然约他们的合同,却是让工人多作多少小时,凑满一天。工人在这额外钟点里头所作的工的价值,就是赢余价值。资本家毫无劳费,这赢余价值,却是全入了他的钱囊了。”[9]391同时也介绍了资本家扩大“赢余价值”的三种方法:一是延长每日工作时间;二是增多“变的资本”;三是提高工作的“出产能力”。凌霜指出:“那些劳动家所生产的东西,他们自己所得些少之外,还有许多盈余,为他人所掠夺,这是无论何人不能否认的。”[13]这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面目。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中也指出:“那可变资本所得的增殖,全该归生出这个的工人领受,要是把这个归于资本家或企业家,就是掠夺劳工的正当权利,企业的利润,就是赃物的别名。”[14]557他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资本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通过分析这两种方法揭露了资本主义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暗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最后,介绍阶级竞争说。李大钊举例表明:“像那拿破仑派咧,布尔康家正统派咧,欧尔林家派咧,共和党咧,平民直接执政党咧,他们背后都藏着很复杂的经济意味。这类的政治变动,由马克思解释,其根本原因都在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12]465他还认为阶级之间是按资本、生产手段的有无划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人民的阶级意识,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诚如文中所说:“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12]458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有了较高层次的感知和理解。但是,其深刻认识和见解也暴露了一些认识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经济现象只能由他一面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影响,而不能与其他社会现象发生相互的影响,或单受别的社会现象的影响。”[12]459这就过分夸大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人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三)《新青年》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的宣传

《新青年》从1920年9月开始开设“俄罗斯研究”学习专栏,连续刊载七期,发表文章共计36篇。这一专题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全面介绍苏俄状况,分析俄国成功的经验。专栏的内容包括俄国的各方面研究,涉及政治制度、女性地位及妇女解放、教育现状、文艺现状、社会改造等问题。

在陈独秀的引领下,《新青年》在此期间译载发表了大量国外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共44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张崧年译的《民主与革命》、雁冰译的《游俄之感想》《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等。《民主与革命》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已把所有往时他用以求自夸于平常人的优点都失掉了。”[15]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没有任何自由的痕迹,这是它覆灭的理由,并且共产主义是像命运一样必然要出现的。

(四)《新青年》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争

几篇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文章集中发表在这一阶段。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交战。无政府主义反对建立一切国家,主张追求极致的个体自由。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辩论道:“我敢说: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16]陈独秀强调了劳动阶级应该利用强力,建立自己的无产阶级政权,而不能一味追求绝对自由,一味抽象地反对一切强权、反对一切国家。在《社会主义批评》一文中,陈独秀首先从经济层面即生产和分配制度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弊端,阐明了在中国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以及为什么能讲社会主义;其次在分析我们应讲何种社会主义时,认为当今尚留存的几派,包括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陈独秀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对无政府主义的质疑:“因为各个生产团体各个利害不同,若是没有一個统一机关用强制力去干涉调节,各个生产团体主张各个的绝对自由,这样能联合不能?”“再就政治方面而言,他主张人不干涉人,要根本废除法律,这件事也是很错的。”[17]针对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质疑和否定,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发起回驳,双方争辩三个来回的信件都刊载于《讨论无政府主义》一文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正在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正确性。

其次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这是李达等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张东荪、罗素等进行的思想交锋,主要内容是中国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张东荪等人鼓吹“惟中国贫困至此,对于一切皆无力抵抗为可忧耳。故为救急起见,宜设法养成抵抗能力,则莫急于开发实业以增加物产,先救济物质生活”[18]。这些言论挑起了社会主义论争的开端,李达、陈独秀等相继发表了《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社会主义批评》等经典文章。李达指出:“采社会主义生产方法开发中国产业,努力设法避去欧美资本制度产业社会所生之一切恶果。”[19]他指明了想要靠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是不可能的,表达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

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略

《新青年》巧妙运用多样化的传播策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致力于引导马克思主义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采取开设专栏专号、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实行互动模式等传播手段,正面传播与侧面传播、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有机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传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引。

(一)开辟专栏,促进传播内容系统化

《新青年》创造性地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号、“劳动节纪念”专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等,各有侧重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传播内容的系统化。《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号,三篇理论性强的论述性文章针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奋斗生涯等问题展开介绍。这些文章给读者带来了马克思学说的新思想、新文化、新思考。“劳动节纪念”专号开设在第七卷第六号,其中包括论述深入的理论性文章《劳动问题是些什么?》、陈独秀的演说《劳动者底觉悟》,其余大部分皆是各国各地的劳动状况、工人状况介绍。这些文章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劳动问题结合起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传播效果事半功倍。第八卷开设“俄罗斯研究”专栏,共发表文章32篇,其中译文31篇,主要介绍苏俄的建设经验,包括经济、教育等各方面,使普通民众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基本的了解。《新青年》凭借各种专栏的开设,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的全面化、系统化。

(二)形式多样,推进传播内容大众化

《新青年》不只依靠理论性、思想性极强的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而且采取了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学体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新青年》收录的文章体裁采用了诗歌、小说、随感、短剧等形式。语言形式采取白话文表达,语法更加灵活,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这些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

(三)重视互动,推动传播效果深入化

《新青年》设置了“通信”“读者论坛”栏目,主要用于和读者互动,或沟通疑难问题,或各抒己见。互动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礼教问题和文学革命展开的。这有利于读写双方碰撞出更新颖的观点,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化;互动栏目的开设为读者群体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启示

《新青年》杂志积极引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开路者,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系统化。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传播策略上,《新青年》的传播都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政治思潮的一种,最初传入中国时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传播的,最终马克思主义凭借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真理性脱颖而出,并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西方思想不断碰撞,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但置身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0]因此我们更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增强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观点的能力,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兴传媒良性融合

《新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载体,开设了“马克思研究”专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等,从不同角度分别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也有了更多选择,以互联网为中心产生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兴渠道逐渐成为当今大众接收与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已成为舆论传播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科技的力量,推进新型传播媒体建设,推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良性融合、优势互补,打造舆论引导力一流的现代化传播平台。

(三)深化受众群体分析,深入群众开展多层次、多类型传播

《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深入工人、农民等大众群体,开设了“劳动节纪念”专号,系统介绍了国外以及国内各地的工人劳动状况。诸如《长沙社会面面观》《社会调查:山东底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汉口苦力状况》《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等文章,记录了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现状,关注民生问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农实践的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因而在当今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更应注意理论宣传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把理论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使传播更有成效。与此同时,应坚持深化受众群体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采选取不同受众群体最能接受的信息接收渠道,采用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宣传深入到各个阶层、各行各业中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五、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新青年》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国内背景、宣传内容、宣传策略等进行分析,不仅是对其传播马克思主义历史功绩的赞扬和学习,也是对新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思考和探索。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立足实践,创新传播手段,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传播体系,继续深入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自觉做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践行者,开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易白沙.孔子评议:上[M]//钟书.新青年:第一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385.

[2]易白沙.诸子无鬼论[M]//钟书.新青年:第五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19.

[3]陈独秀.敬告青年[M]//钟书.新青年:第一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1.

[5]李大钊.庶民的胜利[M]//钟书.新青年:第五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6]李大釗.BOLSHEVISM的胜利[M]//钟书.新青年:第五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7]刘秉麟.马克思传略[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8]渊泉.马克思奋斗生涯[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9]顾兆熊.马克思学说[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10]陈启修.马克思研究[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11]渊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1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

[13]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400.

[14]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M]//钟书.新青年:第六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557.

[15]罗素.民主与革命[M]//钟书.新青年:第八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159.

[16]陈独秀.谈政治[M]//钟书.新青年:第八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7.

[17]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M]//钟书.新青年:第九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241.

[18]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M]//钟书.新青年:第八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377.

[19]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M]//钟书.新青年:第九卷.北京:中国书店,2011:17.

[20]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08-22)[2021-11-02].https://www.12371.cn/2018/08/22/ARTI1534941552922268.shtml.

[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董潇铭(1997—),女,山东东营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