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苗族花山节的文化特征

2022-04-13 12:38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花树花山苗族

罗 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一、前言

花山节是苗语西部方言区苗族最隆重、活动地域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大众传统节日之一,凡是操这一方言的苗族地区,都有这一节日流行。苗族花山节多在每年春节之后举行,也有在农历七月份举行的。对于花山节的名称,各地的汉语称谓不尽相同,他们根据这一节日的形式,赋予“踩花山”“跳花山”“跳花”“踩山节”“跳厂”等不同的称谓,但都不能直接表现花山节的文化内涵。“花山节”,苗语称为“nghouk daox”,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应为“祭山节”之意。①罗兴贵:《论苗族花山节的起源及社会文化功能》,载于内部刊物《苗侗文坛》,1999年第2期。

苗族花山节由来已久,据《永宁厅县合志》寅卷载:“每年正月初旬,椎牛酾酒,约会于高埠,名曰跳山,夜聚曰跳月。”清爱必达的《黔南识略》卷一载:“每逢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择另壤月场,以冬青树一木植于地上,缀以野花,名曰花树,男子皆艳服,吹芦笙,踏歌,跳舞,绕树三匝,名曰‘跳花’。”《贵州通志·土民志》载:“苗人,每年于正月十一、十二、十三日,男女装束一新,觅高埠敞地,植冬青其上,曰‘花树’。女儿持布一端,互相牵引。两少年吹笙其前,作凤鸾和鸣之声,左右舞跳为节。女则随其而缓步作半圆绕之,曰‘跳花’。十三日完,鸣爆竹,倒花树。”此后有关花山节的汉文文献逐渐增多,但很多都和上述记载大同小异。

至于苗族的口传文献,则多为对花山节来源的叙述,且因地域差异、方言土语差异而不同。譬如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一带的苗族传说叙述,明朝中叶,统治阶级在洞庭湖一带围剿苗族,苗族人民被迫迁到湘、桂、黔边的雷公山居住。到了清朝又被朝廷派兵围剿,苗族人民奋起反抗,相持了二十余年。后来由于清军要攻打太平天国,被围苗民才趁机从雷公山突围出来,往黔西北迁徙,突围的这天正好是农历二月十五,为了纪念这一天的艰辛和胜利,当时的三位族老议定,在每年的这一天让大家都来聚一聚,歌舞欢庆。①马贵林:《苗族跳花坡的起源》,载于内部资料《水城文史资料》,1989年。

流传于黔西北一带的苗族传说叙述,过去苗族居住的地方比较富饶,后来异族部落羡慕苗族居住的这块土地,派兵来抢占,于是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从鸡年②鸡年即十二地支中的酉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在此,苗族古籍中不是一个确定的年份,下文中生肖年份、月份均同此。开始,打了77年,至鸡月③鸡月为五月,参见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西部苗族古歌》,《花山节的来历》,197-199 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初五日,苗族部落战败,他们撤离家园,向外地迁徙。第二年,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决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他们登上高山,眺望自己美好的家园。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一次祭祀活动[1]。流传于苗族滇东北方言地区的《“阿仪鏖”歌》这样唱道:“十二支系苗族开拓了直米利大平原,建立了劳锢、劳钨两座城。荡利莫大平原呵,一派景致像日出,生活美好似日升,天下太平人安康,人心安稳如同簸箕箍。天狠也有软弱时,时到猴月挨鸡月,蹈家与苗家起战争……蹈家来争苗家地,蹈家苗家争地盘,整整打了一轮甲子年,从鸡年打到鸡年,整整打了十三年。苗家子孙受害惨,苗家人马伤亡多……苗家族长对众说,打仗不避热,当兵挡不住寒风,战争将会害儿孙。咱迁往笃秋地才不妨碍他人手,咱迁往笃秋地才无人跟随来……为了摆脱格炎敖孜劳的暴戾,大伙‘阿作’来欢跳……‘阿作’回过头眺望,留念失去的直米利、荡利莫好地方。回头眺望直米利,冰凉泪水如泉涌,看着荡利莫大家放声哭,只好‘阿作’转圆圈,十二支苗家‘阿作’根由从此起。”[2]

流传于云南省金平县一带的苗族传说叙述,相传在迁徙途中有一对夫妇失散了两个孩子,多年得不到消息,夫妻俩为了要找到孩子,就商议在高山上竖起了高达10余米的花杆,并在花杆上挂上了青色、蓝色和白色的麻布条,在花杆下放2瓶酒,号召民众每年的正月初二到花杆下游玩。消息传开之后,人们从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来参加,夫妻俩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全家得以团圆,后来逐渐演变成节日。从不同地区不同方言的苗族对花山节的口传记述来看,苗族花山节的口传资料非常丰富,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

我们知道,苗族花山节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它的文化生态结构密不可分。从各地有关的花山节起源传说来看,其文化生态构成大约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生态、祖先崇拜文化生态、生育文化生态、农耕文化生态、婚姻文化生态、服饰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就像生物界一样,完全依赖于各种文化为它提供服务,而一旦其中一种文化生态受到破坏,必会对其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历史文化生态

苗族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苗族简史》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一带,很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辛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九黎’,以蚩尤为其首领。”[3]从苗族的历史来看,苗族先民曾经过大大小小很多次迁徙,可以说,迁徙是苗族历史的主要活动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传说中的蚩尤和黄帝开始,苗族就经受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失败,迫使苗族先民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开始进行几千年不断地迁徙。在这不断地迁徙过程中,为了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他们便把自己的历史以节日的形式构筑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如侯健和王万荣收集整理的《花山起源之歌》就是这一节日历史生态的反映,歌中这样叙述:“话说遥远的上古/苗家住在黄河坝上/苗王名叫蒙孜尤/是他领导真有方/人人生活不用愁/不知哪样叫花上……不为别的什么事/只因黄帝心太黑/强占苗家好地盘/村村寨寨都遭殃/孜尤率领我苗兵/攻克黄帝八座城……苗人会战不会防/苗田苗地被强占/黄帝张弓又射箭/孜尤中箭身阵亡/苗兵心散无首领/方从黄河迁长江/苗人会攻不会守/苗田苗地被霸完/黄帝挥刀又舞剑/孜尤被刺砍了头/苗人伤心无处去/方从河南逃江西/族长心里多忧愁/眼泪悄悄心里流/背着大刀上山去/砍下枫树插坝上/将事告诉众苗人/这是苗族踩花山……”[4]又如,流传于六盘水苗族地区的关于花山节的来源这么传说,在明朝年间,统治者对苗族进行残酷的镇压,苗族被迫迁徙到湘、桂、黔边的雷公山居住。到了清朝的时候,统治者又对他们进行围剿。后来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调兵攻打太平天国,苗族才突出重围。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的胜利,商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这一天,大家来相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苗族的花山节[2]240-243。除此之外,许多地方的花山节起源传说,都或多或少地与苗族的迁徙历史有关联。

关于苗族的战争与迁徙,古代的汉文文献也多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之后便是“窜三苗于三危”。可以说,苗族迁徙的历史文化生态,是苗族花山节文化生态的主体成分,是它的基础。

三、祖先崇拜文化生态

众所周知,苗族普遍认为万物皆有灵,在生活中崇拜祖先和自然。在人们的观念中,鬼和神是不分的,鬼是祖先的一个灵魂。一般认为,老人死后,有一个灵魂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和自己的祖先在一起,一个灵魂回到墓地看守他的家园,保佑子孙和家业,如若得不到祖先的保佑,将使后人致病甚至家破人亡。因此,祭祀祖先是苗族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活动在苗族地区已被演绎成一种文化生态植入到花山节文化之中,以警示后人。例如六盘水苗族在举行花山节时,先将鸡、酒祭奠花树,再由两名芦笙手载歌载舞,一名歌师唱着酒令,另一人捧一段红布,众人把花树请到花场,绕场三圈,然后栽到花场中央。寨老和主办人家坐在花树下,数百对芦笙手围绕花树,奏起肃穆的乐曲,踩着端庄的舞步,长转不止。①王建湘等:《三口塘苗族跳花节》,载于内部资料《水城文史资料》,1989年。而长顺县广顺的苗族在举行这一活动时,先砍一棵最好的竹子,然后在竹子的顶端挂一小块红布,齐胸处挂一把马刀,下面摆一张小桌,放上四碗酒。寨老喝完酒后,用苗语念咒。然后宣布任命当年花场场长,新任场长要半跪着从寨老手中接过宝刀。寨老指定两位老人先在竹竿前吹奏一曲芦笙,这时人们才从四面八方涌向花场,围着竹竿正反各跳三圈后,再分堆来跳。①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二集),1986年,内部资料。花溪区苗族在跳场开始前,由组织者挑选童男童女各六名,男孩子手拿小芦笙,女孩子拿糯米饭、自家酿的酒、鸡和猪头,在组织者的带领下,围绕竹竿按顺时针走三圈。然后把这些食品放到竹竿下敬供。之后,跳场才正式开始。[5]从上述的仪式程序来看,活动前的祭祀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苗族对自己祖先的虔诚。而这个祖先——花树(竹或冬青树等),不是单一个体家族或家支的祖先,它是整个民族或氏族的共同始祖、氏族长,花树在此是全民族祖先灵魂的象征符号。它在这里是一个民族或氏族加强团结的一种精神力量。

四、生育崇拜文化生态

在原始社会,由于自然的(如疾病、各种灾害等)或人为的(如战争等)因素导致人口减少,这时,人们考虑得最多的除了生存以求得生命的延续外,就是关于种、氏族和部落的繁衍问题。因此,恩格斯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序言中指出:“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一版序言。花山节中的生殖文化生态,是花山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仪式和起源传说,与人们的生育有比较多的联系。例如在普定县,花山节活动结束以后,组织者要找一个父母双全,有儿有女的男子做代表,再请几个年轻人把“花树”扛上送到无子女人家。一路上要放鞭炮,吹唢呐。这家人看见以后马上把门关上,送花树的人到了门口,叫开门,屋里的人问:“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有什么事?”送花树的代表说:“滚进不滚出,滚进主人大堂屋,堂屋装不下,拿去买田又买坝;买块大坝好跑马,买块大田好喂虾;买的好马跑千里,喂得鱼虾重千斤。”这时众人一起说:“祝你家发财又发富,明年生个胖娃娃。”[5]安顺旧州一带的苗族在跳花结束的那天,等到倒花树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去抢花树的枝、叶,有希望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③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二集),1986年,内部资料。有的地方还把花杆(竹做的)剖开,做成床垫铺于床上,说这样已婚未生育的年轻人就能生育。流传于纳雍一带的苗族认为,过去人间没有花树,花树是天上长的,后来飞鸟去游玩,碰到花树种子,落下生长在半空中,成为第一棵花树。之后,鸟雀把花树种啄落到地上,在地上长大开花,成了第二棵花树。有一对苗族青年在花树脚对歌,谈情说爱,结为夫妻。可几年后没有生男育女,于是他们商量把花树移到大草坝中间。花树栽好后,两人围着花树吹笙跳舞,求花树给他们送儿女。不久,这对夫妻真的生下了儿女。从那时起,人们相互仿效,逐渐成俗。④政协纳雍县委员会:《纳雍苗族》,2005年,内部资料。历史上,苗族是一个饱受战争苦难的民族,在长期的征战与迁徙过程中,人口的锐减(苗族《战争与迁徙》唱述,血腥战争打了九年,两军将士厮杀十载;鲜血染红黄水河边,血光映红浑水河畔;兵马尸横九十九个平原,将士骨抛八十八道山湾)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存,而且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力量,增强同外族抗争的能力。于是,在苗语西部方言区苗族人民共同欢度的节日里,增添生育生态文化这一要素,成了历史的必然。人们通过祭祀花杆,以期得到祖先的保佑,从而人丁兴旺。正如流传于云南省威信县苗族地区所传颂的《花山歌》一样:“花杆要送到哪里?送到婆婆神龛上,世间人拿去繁种;花杆要送哪里去?送到公公的神龛,世上人拿去繁衍。”

五、农耕文化生态

人类要生存,衣食住行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开始从其他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古代社会的主要部门之一。汉文文献记载,早在五千多年前,苗族的先民就在长江及黄河流域一带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蒙博娄拓地开荒,在滔滔黄河岸边,开拓了丘丘良田;蒙尤娄辟地开疆,在滚滚浑水河畔,开垦了垄垄沃土”,反映了苗族先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农耕生态文化成为花山节文化的主要文化构件。范勇、张建世说:“农耕民族,常常在农业生产的开始和结束(收获)时进行活动,举行这种活动的目的和背景比较复杂,既有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和企求,也有对生活的喜悦,对自然环境与生态及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的调适和平衡,等等。”[6]苗族的花山节,大都是在春播之前的正月间或秋收之前进行,其主要目的是企求来年五谷丰登。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民间还流传有“苗族不跳花,谷子不扬花,苗族不跳场,谷子花不扬”的谚语,可以看出,苗族举行花山节活动,有祈求五谷丰登的内容。流传于织金县的《青山花场的传说》叙述,有一年天干,已经抽穗的秧苗快枯死了。苗家凡是能动的都上山找水源,一天、两天、三天,全都失望而归,有一个叫杨谷花的姑娘,独自继续在青山上找水,她找了一天、两天、三天,饿得再也走不动了,最后倒在一块岩石上睡着了。睡到半夜,她听到石头下面有一阵淙淙的流水声,高兴得连夜摸下山来,带领大家打凿岩石,连打了七天七夜,终于把岩石打穿,一股清清的泉水奔流出来,秧苗全都得到了浇灌,正常地扬花了,苗族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①织金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织金县卷》,1988年。其实,很多地方的苗族花山节,都是预祝当年风调雨顺,获得好的收成。由此可见,苗族花山节活动,是农耕民族农事活动的一种反映,带有比较浓厚的庆祝色彩。

六、婚姻文化生态

苗族花山节也和其他节日一样,不是单一的一种文化生态类型,它往往是很多种文化生态类型杂糅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节日文化生态,即由多种文化生态构件组合在一起的文化生态集合。除了上述文化生态元素,婚姻文化生态也是其主要构件。我们知道,苗族过去通婚都要在本支系(本文化圈)中进行,严禁与其他支系通婚,以致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婚姻圈,人们只能在这个婚姻圈内进行婚配。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居住较为分散,相距较远,年轻人要相互认识了解,只有靠农闲时的节日活动,于是,这类节日就成了他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晚上,老的小的围着一堆堆篝火谈天,青年人大都和相好的,一群群、一队队地叙唱着衷肠,或是抢花背、讨信物、嬉笑打闹。男青年以抢得的花背越多越荣耀,女青年则将所有花背穿上,一件件脱给那些她认为可以信得过的小伙子,直到最里层的一件花衣为止,到了东方发白这些花衣将安然无恙地还到每个姑娘手中。”②王建湘等:《三口塘苗族跳花节》,载于内部资料《水城文史资料》,1989年363页。清镇、平坝等地的苗族青年在跳花结束以后,女青年要请小伙子去家中吃饭,全寨姑娘作陪。三天之后姑娘送小伙子回家,男青年家也要招待一番。约一个星期后,姑娘把自己亲手打的草鞋送给小伙子。过了两周,小伙子要送姑娘一些钱。关系一般的从此成为路人。感情好的,两三年后就定下终身。①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二集),1986年,内部资料。因苗族支系繁多,方言土语复杂,文化样式多样,其婚姻文化也随着支系的不同而五彩纷繁,形成了一幅灿烂的婚姻文化画卷。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除了婚丧嫁娶以外,苗族姑娘的许多手工艺品一般难有展示的机会,花山节正好给她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因此,节日这天,凡有姑娘的人家,都要倾其所有,给自己的女儿打扮一番。有些地区的花山节,姑娘要穿上所有自己亲手绣制的衣裙,表示富有和自己心灵手巧,以博得男青年的欢心。姑娘们借此“偷师学艺”,看谁的衣裙漂亮,便暗记在心,回家后再制作比其更加漂亮的衣裙。所以,花山节可以说是苗族服饰文化的展览盛会,是苗族姑娘进行手工艺比赛的场所,苗族服饰在这里得到不断地升华和提高。

上述的历史文化生态、祖先崇拜文化生态、生育文化生态、农耕文化生态、婚姻文化生态,是苗族花山节文化生态构成的五大要件,既相互交融,又相互独立。如图1 所示,它们以历史文化生态为中心,为历史文化生态服务。

图1 苗族花山节生态文化结构图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话语权的逐渐丧失,花山节中的这些文化生态已逐渐从它的附体中淡出,很少受到关注。笔者最近与一位苗族中年(从普定到贵阳打工,后在云岩区五里冲新建苗岭小学,为该学校老师)交谈时,发现很多这些文化生态他都无从知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祺女士告诉笔者,说她到苗族村寨调查时,年轻人多已不了解这些文化,对花山节文化的失传感到担忧。有部分了解并热爱花山节文化的年轻人在外打工回到家以后,组织苗族服装表演队在花山场进行表演,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得到当地人的认同。

七、对花山节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花山节是苗族的重要传统佳节,2007年已被确定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云南屏边苗族花山节被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证明了保护好这一节日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保护好苗族这一传统节日,使之能传承下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意对其每一个文化生态的保护。

第一,提高人们对花山节的认识,加强人们对花山节文化的了解。花山节是操苗语西部方言各支系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都要按时举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参加这一节日活动,仅是形式而已,年轻人借此进行交流活动,老年人借此走亲访友。花山节上的许多仪式和程序,已不被人们重视,更少有人关注原有的文化生态,加上当今的年轻人由于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忽略或者忘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要做好对花山节的传承与保护,首先要提高人们对这一节日的认识,让他们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及意义,提高他们对花山节的了解。

第二,加强对花山节文化生态的挖掘工作。花山节的文化生态内涵非常丰富,但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非常有限,大多只是一些关于这一节日来源的传说,而且还比较零散和稀少,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所属区域的实际,把挖掘花山节文化生态纳入工作范畴,切实做好挖掘工作。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如录音、录像、摄影等,对花山节文化生态作一个全方位的调查和记录,让下一代的人能了解花山节的文化,并能代代传承下来。

第三,加强对花山节传承人的调查与保护。花山节文化的传承人是这一节日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一生态消失了,那它也就会很快地消失。这些人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离开我们,这是人类文化的一大损失,也是苗族文化的一大损失。如对于花山节的来源,有散文体的传说,也有韵文体的歌谣,而这些都掌握在一些年岁已高的老年人手中,一旦他们离开,这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民族事务部门,要加大对这些传承人的调查和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建档立案。

第四,加强对花山节文化继承人的培养,重构这一文化生态。随着人们对节日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认识到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进来,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由于他们很多都不懂花山节文化,以致无从入手,加之这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有传承人来继续传承。因此,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这些有积极性的年轻人进行培养,使他们掌握花山节的整个文化,成为新一代的文化继承人。

第五,努力重建花山节文化环境,保护花山节文化的各种文化生态,铸就民族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更应提高民族自信。

八、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9 月27 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历史文化生态、祖先崇拜文化生态、生育文化生态、农耕文化生态、婚姻文化生态、服饰文化生态等都包含在这一传统节日文化之中,这一节日的衰亡,不仅是苗族文化一大的损失,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苗族地区各支系、各地域的文化实际,开拓创新,加强保护,让这一传统佳节代代传承下去,继续为苗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花树花山苗族
“五花山”的由来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题花山寺壁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神秘谷
花树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花山恋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