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象透明性解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2022-04-13 02:58胡沈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折角透明性体量

文/胡沈健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教 授

周继发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陈 岩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通讯作者)

1 现象透明性理论

1.1 理论发展沿革

现象透明性并不是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独有的性质,它广泛地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但对于它的系统性研究却始于立体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初,抽象绘画在二维中展现三维世界的特征启发了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建筑空间设计革命。1955年,世界著名建筑和城市历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柯林·罗和20世纪美国建筑教育家、评论家斯拉茨基完成《透明性I》,这本专著系统阐述了现象透明性与物理透明性,明确指出了物体表皮的半透明与空间层次感的本质区别。之后,柯林·罗和20世纪美国建筑教育家、评论家霍伊斯里在得克萨斯建筑学院推行了现代建筑形式空间基础教学改革。催生了著名建筑家、教授约翰·海杜克的方盒子练习;胡安·格里斯问题①;霍伊斯里的“苏黎世模式”;著名建筑师、理论家、教育家彼得·埃森曼的“深层结构”。纷繁多样的课程实践背后是对于建筑空间现象透明性的探索。

1.2 现象透明性特征

现象透明性描述的是体验者对于空间的感知特性。特指人在某一位置可以通过室内空间要素直接的围合或间接的暗示,同时感受到多个空间的叠加。由于人具有格式塔心理学所形容的补全图形的本能,在体验者看来,此刻所处的空间既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单元,也可以看作是多个单元叠加之后形成的有界无形的大空间。从特征上归纳现象透明性可以总结为三点:秩序多重、空间分层以及多维渗透。其一,建立建筑秩序在于控制线的组织,多重因素形成的复杂控制线为空间要素的布置提供依据。其二,空间分层是将形成围合感的空间要素相互遮挡,同时保证视觉和光线能够穿透多个空间,进而形成空间由近及远的纵深感。其三,这种渗透既要体现建筑的使用功能,也要形成精神性的氛围感,从而加强空间的感染力。

2 项目背景与西扎的设计思想

2.1 案例基本情况

2018年4月,坐落在浙江杭州,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东南角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投入使用。以包豪斯主义为主题,这座博物馆主要展示了西方近现代设计的历史和作品,同时兼顾设计遗产和当代设计作品的展示。建筑造型是极简抽象几何体,项目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颜色为红色,局部白色,室内是纯净白色的展示空间,光线多样,参展流线流畅自然。室内功能包括底层集中库房及配套设施,首层是展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纪念品商店及公共教育空间;二层是主题展厅;三层是艺术家工作室、专题教室等房间。室内设施现代完备,是中国第一个完整地展示西方现代设计产品的展览馆。

2.2 西扎的设计思想

设计师阿尔瓦罗·西扎是葡萄牙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曾获得过第1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项目的个人风格十分明显:外表是具有强烈雕塑感的纯净几何体块,内部是“充满光,但不是灯”的白色空间。西扎的建筑作品非常关注与环境的关联,并且力求造型极简。这种风格可以看作是对于若干现代主义大师思想的沿袭和发展:包括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理论;芬兰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乡土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奥地利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阿道夫·路斯的空间体量设计理念等。众多理念融汇,形成了西扎对于空间现象的透明性思想和操作方法。西扎的这个项目,其平面设计背后的理性几何构图逻辑自律且严格;其造型尊重场地,与环境产生积极的呼应;其室内空间由于渗透和遮挡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最终在多重秩序的参与下形成了既复杂又模糊多义的视觉效果,非常符合现象透明性原则。

3 项目中体现的现象透明性原则

3.1 协调多重秩序

博物馆场地形状接近三角形。西扎利用场地边界的方向作为控制线,在靠近城市道路的南侧和东侧形成一个连续的折角,在基地的西北侧置入一个L形建筑体量与折角形成咬合关系(图1)。这个过程中,西扎为了应对锐角地形的不利影响,将道路方向导致的折角轴线与呼应西北侧校园肌理方向的斜向L形轴线的两套秩序叠加碰撞,形成了复杂的轴线秩序,为交错的区域透明性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将不利的场地条件化为有力的操作依据。L形体量的短边与折线体量折角部分的碰撞叠加形成了博物馆的核心区域——博物馆主厅。这里也是空间现象透明性效果最强烈的地方(图2),这是由于遵循L形体量秩序的一层大厅、二层走廊和与走廊正交的景观楼梯所形成的空间秩序,与折角体量所形成另一方向的空间层次发生碰撞。尤其是在折角末端的采光天井处,西扎甚至在天花板用带状光线来强调平面构图中的控制线的两个方向。因此参展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多重空间秩序的叠加。两种秩序在大厅形成调和,背后是西扎对于现象透明性设计理念的熟练运用。

图1 两套秩序的协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室内主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 增加空间层次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三个平面大小相似的长方形体量咬合拼接组成。功能上主要是三大展厅。南侧与西北侧三层、东侧一层,三个体块的下面均含地下一层并贯通连接。层数和体块相互的碰撞是产生丰富室内空间的前提,单就每一块来看,其展厅的组织与衔接手法都不算复杂,但三个体块围合所形成的向心性布局让建筑的完整性与复杂性陡然上升。从建筑的整体造型来看,L型体量的短边与折角体量的衔接至关重要。L型体量整体向东北方向错动,形成了西南与东北两个豁口:东北侧的开口避免了锐角空间,并提高了几何体量的可读性,西南侧的开口成为了建筑的主入口,充分张开怀抱吸纳西侧场地。同时L型体量的短边与北侧、东侧的体块共同围合成建筑的内部庭院,形成了室外场地-室内主厅-室外中庭的三个空间层次,空间体验丰富。

从建筑的内部空间来看,博物馆采用将辅助空间设计成实体体积的手法,以便创造更多相互遮挡的体积,进一步生成层层叠加的空间。比如三大展区都采用将设备、楼梯、电梯、卫生间包裹成相对封闭的体块。体块以一定的距离分隔了展览空间(图3),这样做将原本层次单一的空间划分成多个空间区域的同时形成了走廊、展厅的附属空间和展览空间,既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以这样的空间操作为基础,局部展厅在末端与节点又发生了变形,进一步叠加空间层次(图4)。由此可见,西扎的这个项目中处处体现着空间分层的特质。

图3 附属空间与展厅的平面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附属空间与展厅的空间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渗透合乎礼仪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礼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功能合理布局,其次是场所精神的营造。西扎设计的参观路径既清晰又丰富,体现在展览空间、公共空间跟辅助空间三者之间的组织。从门厅到达各个主题展馆,两条参观路线可供选择:第一条是以三角形内部庭院为几何中心的环形参观流线。在这里狭长的展览空间被辅助空间阻隔、打断、收缩,又在参展空间的开端和结尾被放大,进而形成多重渗透的公共空间。然而位于几何中心的中庭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成为空间的焦点,而是让位于其西南侧的门厅。这种位置的倒错迫使参观行为变得更加复杂;第二条路线斜置在场地内部的长方体块中,从一层到三层,展厅空间与辅助空间呈周期性排列,形成相对固定的展览节奏,这有利于布置相对固定的展品,例如三楼就作为永久展示包豪斯藏品系列的展厅。

西扎曾说:“我希望在我设计的建筑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光,但不是灯。”博览馆,特别是当代博物馆的设计,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表达内容。参展者所期待的博物馆场所精神的体验感,既可以说是由空间的渗透带来的,也可以说是由于穿过不同房间的光带来的。例如剖面的位置,光以侧窗的方式穿过对角空间,形成了空间的渗透。其特征是,人只能看到纯净光源,而不能通过洞口看到其背后的自然环境。经过西扎一系列对于光线的处理,直射光收敛了眩目的干扰,来自不同方向的散射光为博物馆提供了静谧、乌托邦式的空间气氛,游客可以从光影的变化中感受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起承转合,这种理想化的体验有利于观众进一步感知展览品。因此,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礼仪性背后是空间渗透的理性规划。

结语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建造目的是通过展览现代主义运动以来中外优秀的设计作品,激发当代中国的设计教育活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水平。博物馆作为安放所有展品的容器,需要从建筑空间的维度满足参观者参观体验的场所感受,现象透明性是解读空间、指导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效理论。本文总结了秩序协调、空间分层、礼仪性渗透这三个较为清晰的设计原则,试图找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其他博览类建筑的空间设计规律。

注释:

①胡安·格里斯问题:认为画的形状结构和色彩是相互分离的,探讨了绘画中存在的空间分层的现象,推动了立体主义风格运动。

猜你喜欢
折角透明性体量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钝角区腰线折角为零的月牙肋岔管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让自己强大
折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