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钉钉,卢徐斌,赵静雯,孙雨佳,杨章平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又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通过推广一套完善的生产性能测定体系获得到大量生产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指导牧场改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日产奶量是评价奶牛生产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乳成分主要包括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和尿素氮等指标,与牛奶品质直接相关。对DHI报告中日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分析,可为牛奶品质的改进和奶牛产量的提高提供指导。现有研究表明,奶牛日产奶量易受品种、胎次、泌乳阶段、产犊时期、气候环境、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1-9]。
该牧场属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本研究通过采集江苏地区某规模化牧场的DHI测定数据,对其系统统计分析,探究该牧场荷斯坦牛不同胎次、泌乳阶段、产犊季节、季节变化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为该牧场饲养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乳品质提供依据。
试验牛群来源于江苏省某个规模化奶牛场,通过对自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20余万条DHI测定数据进行质控选择,最后得到共139 703条记录数。该牧场采用自动流量计对日产奶量进行测定,并每月采集奶样送往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进行乳成分测定。
试验牧场均位于江苏苏中地区,长江下游到淮河之间。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介于13~15 ℃,1月最冷,平均气温(-1.0)~3.3 ℃,7月最热,平均气温26.1~28.8 ℃。该试验牧场共有20 000多头奶牛,泌乳牛为12 000多头。泌乳奶牛采用散栏饲养,全混合日粮饲喂,每天早中晚各3次饲喂和挤奶,挤奶方式为转盘式。
在数据整理时,剔除记录不完善数据和部分异常数据。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对数据范围进行如下限定:日产奶量2~60 kg,乳脂率2%~7%,乳蛋白率2%~6%,体细胞评分1~9,乳尿素氮含量0.9~31.6 mg/dL。最后筛选出用于分析的139 703条记录。同时在统计中,对固定效应进行水平划分,划分结果为:胎次分为1胎、2胎、3胎、4胎及以上;季节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下一年2月为冬季;泌乳阶段划分为30 d为1个泌乳月,共12个月。
将数据在Excel中整理好后,用SPSS(Ver26.0)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分析不同胎次、测定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份等因素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模型为:
Y=u+P+J+D+M+e
式中:Y为日产奶量或乳成分的观察值;u为总体均值;P为胎次的固定效应(1~4);J为测定季节的固定效应(1~4);D为产犊季节的固定效应(1~4);M为泌乳月的固定效应(1~12);e为随机残差。
各因素间不同水平多重比较用Duncan’s法,P<0.05表示显著,P<0.01表示极显著。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由表1可知,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和乳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荷斯坦牛3胎日产奶量最高,1胎日产奶量最低,1~3胎牛日产奶量逐步增高。乳成分指标中,3胎牛乳脂率最高,1胎牛乳脂率最低;乳蛋白率在2胎牛时达到最高,4胎及以上牛乳蛋白率最低;乳尿素氮含量2胎时最高,在2~4胎及以上时逐步下降;体细胞评分随胎次的增加而逐步增高。
表1 胎次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测定季节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荷斯坦牛在春季和冬季日产奶量较高,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日产奶量较低,夏季最低。在乳成分指标中,冬季乳脂率最高,秋季乳蛋白率最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夏季均达到最低;夏季时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最高,春季最低;乳尿素氮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在秋季和冬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季节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荷斯坦牛在不同季节产犊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荷斯坦牛在秋季产犊日产奶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0.05)。在乳成分指标中,荷斯坦牛在夏季产犊乳脂率最高,冬季产犊最低;冬季产犊乳蛋白率最高,秋季产犊乳蛋白率最低;夏季和秋季产犊体细胞评分最高,冬季产犊体细胞评分最低;秋季产犊乳尿素氮含量最高,夏季产犊时最低。
表3 产犊季节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泌乳月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从泌乳第1月到第3月日产奶量逐步增高,在第3月达到最高,从第3月到第12月逐步下降;乳尿素氮含量在泌乳第1月最低,从第1月到第5月逐步增高,在泌乳第5月达到最高,随后从第5月到第12月呈下降趋势;第1泌乳月荷斯坦牛乳脂率最高,从第1月到第4月呈下降趋势,在第4月达到最低,从第4月起,乳脂率随泌乳月份的增加而增高;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均在泌乳第2月最低,从第2月开始逐步升高,到第12月达到最高。
表4 泌乳月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乳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乳尿素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蛋白率与体细胞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乳尿素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体细胞评分与尿素氮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
表5 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显示,胎次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其中,3胎牛日产奶量最高,1~3胎日产奶量逐渐升高,这与魏琳琳[7]和叶东东等[8]的研究相一致。脱征军[9]和熊本海等[10]研究显示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2,3胎时最高,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吴双军等[11]研究显示1胎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最高,与本研究不同。本研究中,体细胞评分随胎次增加而升高,这与韩晓晖[12]、赖安强等[13]的研究一致。乳尿素氮在2胎时最高,与Johnson等[14]的研究一致。奶牛日产奶量与乳成分随胎次变化而变化,可能是因为随胎次增加,奶牛泌乳机能逐渐完善,使日产奶量增加,乳脂率、乳蛋白率也相对升高。在3胎之后,奶牛机能开始衰退,患病次数增加,长期挤奶对乳房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开始下降,而体细胞数随胎次增加不断上升。现有研究表明,奶牛乳尿素氮与日粮营养摄取关系密切[15-17]。
在本研究中,不同测定季节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夏季奶牛日产奶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季节。乳脂率在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这与吐尔逊古丽·肉孜阿洪等[13]的研究类似;乳蛋白率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这与张梦华等[18]的研究相一致。夏季奶牛体细胞评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季,这与王祖新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乳尿素氮含量春夏两季差异显著,春季高,夏季低,这与一些研究有所不同。Hojman等[20]、Fatehi等[21]和Carlsson等[22]都认为夏季乳尿素氮含量较高。江苏中部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奶牛容易产生热应激,从而奶牛日产奶量下降以及乳脂率、乳蛋白率也较低。同时夏季气候利于牛场细菌滋生,使奶牛患乳房炎的机率增加,因此其体细胞评分也相应升高,故牛场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和卫生工作。夏季时有些奶牛场为节约成本会减少低产奶牛的精料配比,这可能导致乳尿素氮含量降低。
本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产犊对日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荷斯坦牛在秋季产犊日产奶量最高,冬季和夏季较低,这与刘燕飞等[23]的研究一致。脱征军等[5]研究表明,冬季产犊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均最高,本研究冬季产犊乳蛋白率最高,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夏季产犊乳脂率最高,冬季产犊最低,与其不同;本研究夏季产犊体细胞评分最高,冬季产犊体细胞评分最低,与现有大多数报道一致;苏义童等[25]研究认为春季、秋季产犊的牛乳尿素氮含量高于夏季、冬季,基本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一般认为,夏季产犊江苏地区气候炎热,奶牛由于热应激会使采食减少,导致日产奶量下降。秋季时牧草种类丰富,使奶牛摄取营养水平更高的食物,便于奶牛产犊后及时恢复,从而影响其日产奶量。本研究夏季产犊乳脂率高,可能是因为日产奶量下降,由于乳的浓缩作用,会使乳脂相对含量升高。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产犊,奶牛更容易感染细菌和患病,从而体细胞评分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泌乳月的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日产奶量和乳成分随泌乳月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中,日产奶量和乳尿素氮含量随泌乳月的增加都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这与赖福琪等[26]、Arunvipas等[27]的研究基本一致。王若勇[28]、李胜利等[29]研究表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均随泌乳阶段的进行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规律,上升趋势明显,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奶牛开始产奶时,产奶机制还不稳定,所以日产奶量较低,随着泌乳月的增加逐渐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步下降。由于日产奶量的多少会引起牛奶浓度的浓缩变化,从而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受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而变化。有研究表明,在泌乳前几个月,奶牛采食量会逐渐增加,这可能导致乳尿素氮含量增高,而随着泌乳的进行,奶牛会加强对体内氮的利用,从而乳尿素氮含量逐渐下降。
本研究中,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Z.Litwi等[30]、张峥臻等[31]、郭梦玲等[32]的研究基本一致;张慢等[33]、刘欢等[34]的研究认为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乳尿素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乳蛋白率与尿素氮呈极显著负相关,这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体细胞评分与尿素氮之间未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与李大刚等[35]、焦蓓蕾等[36]的报道相一致。随着体细胞评分的升高,表明奶牛乳房开始出现炎症,从而导致日产奶量下降,所以体细胞评分与日产奶量负相关。另一方面,当日产奶量增加时,牛奶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可能会被稀释,而当产奶量减少时,其浓度就会增加,所以日产奶量和乳脂率、乳蛋白率负相关。而日产奶量的增加很可能与奶牛采食调整相关,进而造成乳尿素氮含量的变化。体细胞评分增加造成日产奶量减少,使其乳汁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乳脂率、乳蛋白率升高,所以其正相关。当乳蛋白率上升时,说明乳腺对血液中氮的利用率增加,其形成尿素氮的氮就相应下降,乳尿素氮含量下降。本研究中体细胞评分与尿素氮无相关性,也有研究认为其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饲养管理、日粮配比等有关,需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胎次、测定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都对江苏地区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其中,2胎和3胎的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含量较高,而体细胞评分较低。夏季及在夏季产犊牛的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含量均较低,而体细胞评分较高。日产奶量和乳尿素氮含量随泌乳月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呈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在奶牛实际生产管理中,牛群胎次结构以2~3胎为宜,在夏季防治奶牛热应激,加强管理,调整繁育计划尽量避免在夏季产犊,利用泌乳规律改进日粮饲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