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2-04-13 12:39仇建新崔玉华
关键词:阿托缬沙坦原发性

仇建新,崔玉华

(1.响水县中医院西药房;2.响水县中医院内科,江苏 盐城 224600)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成年人收缩压>140 mmHg(1 mmHg = 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表现为心肌、头痛、头晕等,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会出现肾脏相关并发症,甚至出现昏迷状况,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目前,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普遍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患病因素的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不同。缬沙坦属于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Ⅰ型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但在使用后会对肾脏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并且该药主要针对血管状况产生影响,降血脂效果仍有待提升[1]。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合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起到调节血脂的效果,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冠心病和脑卒中,以及对高胆固醇血症与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2]。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后,对其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响水县中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7~81岁,平均(67.84±8.21)岁;病程1~6年,平均(2.94±1.01)年。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58~83岁,平均(68.51±8.31)岁;病程1~5年,平均(2.58±1.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年龄>50岁者;近期未使用过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者等。排除标准:沟通能力或精神异常者;活动性肝病或不明原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对阿托伐他汀钙、缬沙坦药物过敏者;具有血小板含量异常、肾功能代谢功能障碍等情况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28,规格:40 mg/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80 mg/d,1次/d,用药后若患者高血压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用药剂量,但最大药量不超过32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4,规格:20 mg/片]晚餐后口服用药,20 mg/次,1次/d,可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调整服药剂量,但总剂量不能大于80 mg/d。治疗30 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舒张压下降>10 mmHg;有效: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舒张压下降5~10 mmHg;无效: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舒张压未见下降或下降值<5 mmHg[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压水平,使用血压计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进行检测。③血脂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C、HDL-C、TG、LDL-C水平。④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肠胃不适、头痛、头晕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脂指标水平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血压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s , mm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s , mmHg)

注:与治疗前比,*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 145.81±2.10 130.67±12.51* 105.82±12.17 83.24±4.68*观察组 25 146.59±2.34 112.54±13.72* 106.71±11.34 78.31±4.64*t值 1.240 4.882 0.268 3.74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 , 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 ,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P<0.05。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C HDL-C TG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 6.11±0.80 4.80±0.61* 1.10±0.17 1.47±0.58* 2.89±0.71 2.11±0.43* 3.44±0.60 2.52±0.76*观察组 25 6.09±0.77 3.68±0.52* 1.12±0.19 2.84±0.27* 2.87±0.68 1.54±0.31* 3.52±0.55 1.57±0.46*t值 0.090 6.986 0.392 10.707 0.102 5.376 0.491 5.34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4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复杂,可由肥胖、遗传、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引发,造成血管和心脏结构,以及内皮功能的改变。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使患者出现血脂水平异常现象,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肾素 - 血管 -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剂,是一种强烈的缩血管药物,具有直接的升压作用,而缬沙坦可迅速起效,且高选择性地对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产生阻断作用,同时还阻止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与Ang Ⅱ受体结合,从而全面阻断Ang Ⅱ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性作用,发挥降压作用,但用药后患者发生血管内皮损伤的风险较高[4-5]。

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进而可对血管起到一定保护作用[6]。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缬沙坦能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对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有良好控制作用,减少机体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复吸收,从而降低血压水平[7];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较强降脂作用,可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进而降低血脂水平,加速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谢,进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浸润,减轻患者血管壁局部炎症反应,改善血管情况,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情况,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达到良好降压效果[8]。在治疗高血压时既需要将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还要对血管的功能和结构进行恢复。一氧化氮可影响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阿托伐他汀可主要通过对甲羟戊酸通路产生影响,减少甲羟戊酸合成与释放,从而使一氧化氮合(NOS)mRNA表达水平升高,促进内皮细胞对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阿托伐他汀还通过对内皮素 -1的mRNA表达进行抑制,减少内皮素 -1的生成,进而减弱内皮素 -1产生的缩血管升压效应,降低血压水平[9]。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药效得到加成,因此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积极促进意义。

TC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其水平过高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发展;TG水平升高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HDL-C水平升高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LDL-C会将肝脏中的血脂运至血管中,促进动脉粥硬化的形成,诱发心血管疾病,其水平升高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10-11]。本研究中,经过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调节其血脂水平,从而防止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他汀类血脂调节剂,具有抑制HMG-COA还原酶合成的作用,可达到抑制肝脏内胆固醇合成的作用,间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从而提高HDL-C水平,降低TC、TG、LDL-C水平[12-13]。此外,有研究表明,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阿托伐他汀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后,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作用,对患者康复进程意义重大[14]。

综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血脂水平,降低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托缬沙坦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